在北方混戰了150年的“五胡”,是如何融入到了漢族之中?
東漢魏晉時期,鮮卑、匈奴、羯、羌、氐、烏桓等民族不斷內遷,最終在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雙重原因下,引發了“永嘉之亂”,形成了十六國的混戰。從八王之亂到北魏的統一,北方一共經歷了150年的戰亂。讓人奇怪的是,鮮卑族入主中原之後,這些民族也就融入到了漢族之中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一,鮮卑民族是一支漢化程度很高的民族
實際上,以上的少數民族之中,除了鮮卑族之外,其他的在西晉之前就已經定居中原,並且成為了國家的“編戶齊民”,從事農業生產,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晉籍胡人”。不過由於西晉沒有進行教化,使得他們的野蠻習俗依然保留了下來,最終引發了內亂。
而鮮卑族雖然長期位居塞外,但是卻很早就接受了漢文化。例如慕容鮮卑在進入遼西、遼東後,就設定僑郡僑縣以安置流民,仿照魏晉官制來建立官僚體制;勸課農桑、修建水利工程;建立學校,推行儒家文化。在慕容氏的治理下,遼西成為了北方難得的樂土,人口增長了10倍。後來慕容氏的一支遷徙到了青海,建立了吐谷渾王國,該王國的官方語言竟然也是漢語,這是青海地區第一個說漢語的政權。
拓跋鮮卑也十分崇尚漢文化。漢末,拓跋氏南遷到了漠南,排擠走了這一帶的南匈奴。拓跋氏也就在漠南逐漸接受了漢文化。西晉末期,拓跋氏首領被西晉封為“代王”,名義上成為了中原王朝的分封國。338年拓跋什翼犍正式建立了代國,他開始學習中原制度,重用漢人燕風、許謙等,“始置百官,分掌眾職”,“始製法律”。這些措施加速了拓跋鮮卑從遊牧民族轉為了農耕民族。
而拓跋氏的另外一支進入了河西走廊,建立了建立了“南涼”政權。南涼在國內推行“宜建學校, 開庠序, 選耆德碩鏞以訓胄子”、“以田缶衝、 趙誕為博士祭酒,以教胄子”,使境內尊師重教之風興盛。後來後秦的尚書韋宗在考察了南涼後說“涼州雖殘弊之後, 風化未頹, ……憑山河之固, 未可圖也”。南涼對河西文化的形成也有一定的作用。
二,拓跋氏的統一和民族政策
376年,代國被前秦所滅,鮮卑族的力量暫時受到了壓制。不過淝水之戰後,前秦帝國宣告瓦解,前秦征服的部族紛紛謀求復國,拓跋什翼犍之孫拓跋珪於386年重建代國,不久又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之後,拓跋氏擊敗了周邊各部,統一了漠南,於是和後燕大戰,佔據了山西、河北一帶。398年,拓跋珪遷都平城(大同)稱帝,史稱魏道武帝。
拓跋珪拓跋珪不僅軍事能力突出,其內政也頗有建樹。他仿照魏晉制度,建立了官僚體系;學習漢文化,命令朝野皆束髮加帽;推廣儒學,置五經博士,建立太學;收集天下圖書,彙集平城;三教並行,營建佛寺。他還強制解散所有被征服的部落,使之全部歸於國家的編戶齊民,這就讓進入中原的遊牧民族失去了部族組織,很快就融入了漢民族的熔爐之中了。拓跋珪的這個政策非常重要,被北魏歷代皇帝沿用,是北方民族融合的基本政策。崔浩對其評價到:“太祖用漠北醇樸之人,南入中地,變風易俗,化洽四海,自與羲農齊列。”拓跋珪去世後,拓跋嗣和拓跋燾兩位出色的帝王均繼承了拓跋珪的事業,他們滅大夏、北涼、北燕等,擊敗劉宋,到439年終於統一了整個北方地區。450年,拓跋燾南征,飲馬長江,準備一舉拿下建康,統一天下。可是當時北方人不習慣南方氣候,軍中士卒多染,於是拓跋燾果斷撤回,避免曹操和苻堅的悲劇。從此之後,北朝就在南北對峙中佔據優勢。
拓跋燾在內政方面的非常出色。在政治上,他繼續完善北魏的中央和地方制度,使得鮮卑國家和南朝已經趨同;在經濟上,他非常重視農業生產的恢復,下令“悉除田禁,以賦百姓”“宜寬租賦,與民休息”。為了遏制佛教勢力的進一步擴大,和國家爭奪勞動力,拓跋燾下詔滅佛,史稱“太武滅佛”,此後北方的佛教走向了衰落。實際上,西晉以來的民族問題也是經濟問題。拓跋燾的經濟政策,緩解了北方的階級矛盾,讓農業迅速恢復,百姓終於安定下來,原來進入北方的遊牧民族也紛紛被登記在冊,從事農業生產,最終也就融為一體了。拓跋燾對漢文化也十分推崇。他在431年擊敗柔然後,就決定“偃武修文”“尊孔崇儒”。當時全國的字型有小篆、隸書、草書和楷書多種,十分混亂。拓跋燾認為,如此混亂的字型流傳會造成典籍記載的錯誤,也不利於文化的傳播,於是他下令全國上下的官方字型一律實行楷書,從此篆書、隸書、草書、行書就只能出現於藝術作品之中了,拓跋燾在文字方面的貢獻僅次於秦始皇。
三,胡太后和孝文帝的全面漢化改革
452年,拓跋燾去世,拓跋濬、拓跋弘先後繼位,延續拓跋燾的政策。471年,年僅五歲的拓跋宏繼續為了帝,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孝文帝。孝文帝繼位初期,太上皇拓跋弘總攬朝政。當時,北方階級矛盾依然沒有得到緩解,農民起義不斷。這個階級矛盾也就是土地問題:在兩漢魏晉時期,全國土地兼併十分嚴重,大量的平民淪為了依附民,而士族卻田連阡陌,醉生夢死,社會矛盾十分突出。北魏統一後,士族也開始大規模兼併土地,如果這個矛盾不解決,那麼北方很可能再一次陷入戰亂。476年,馮太后毒死了拓跋弘,臨朝稱制,開始推行大規模的社會變革。馮太后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政治和經濟領域。在經濟方面,他推行了均田制。馮太后將國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給農民,“計口授田”,在均田制的推行下,北方失去土地的農民重新獲得了土地,社會穩定了下來。在政治上,馮太后推行了三長制,即“五家立一鄰長,五鄰立一里長,五里立一黨長”,目的在於控制監督士族,清查人口,監督耕作,徵收租調,徵發徭役和兵役。兩項制度保護了自耕農,抑制了士族勢力,緩解了社會矛盾。政治上,馮太后推行俸祿制,使得北魏制度基本實現官僚化。在風俗上,馮太后禁絕“一族之婚,同姓之娶”,廢除了鮮卑的陋習。
馮太后
而孝文帝在馮太后的嚴格教育下,成為了一位精通儒家經義、史傳百家而才藻富贍的“哲學王”。490年,馮太后去世,孝文帝開始親政,於是全面的漢化改革就開始了。第一步就是全面的政治和禮儀改革,作明堂、建太廟、正祀典、迎春東郊、親耕藉田,祭祀舜、禹、周公、孔子,養國老、庶老,允許群臣守三年之喪。這就使得北朝的典章制度和漢族完全無異了。
孝文帝出行圖
為了全面融入漢族,抵禦鮮卑族的頑固勢力,孝文帝於493年遷都洛陽。隨著首都南遷,大量的鮮卑族也南遷到中原,而他們的編髮左衽、不懂漢語,和中原風俗格格不入。於是孝文帝決定移風易俗,全面漢化。他規定所有人必須穿漢族服裝,使用漢語,改為漢姓,和漢族通婚,在孝文帝的命令下,拓拔氏改為元姓、獨孤氏改為劉姓、丘穆稜氏改為穆姓、步六孤氏改為陸姓、賀賴氏改為賀姓、賀樓氏改為樓姓。孝文帝的這些命令不僅僅是針對鮮卑族,還包括進入中原的所有遊牧民族,這就使得這些遊牧民族也一同融入漢族了。
改革後的鮮卑官員
不過孝文帝的全面漢化,以導致許多中原原本已經腐朽的制度被繼承下來,加速了北魏的腐化和衰落。如孝文帝學習魏晉,重用門閥士族,導致北方士族勢力開始恢復,為北魏的分裂埋下了隱患。但是,孝文帝的改革相當於是犧牲了北魏為代價,換來的卻是北方的大融合,為全國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北魏之後,宇文氏掌權,建立了強大的北周政權,此後從北周演化而出的隋朝統一了全國,開創了隋唐幾百年的繁榮昌盛,將中華文明再一次推向了頂峰。
結語
歷史上每一次民族的融合都伴隨著戰亂和破壞,但是一味的破壞並不能帶來真正的融合,而只能導致民族矛盾不斷尖銳,陷入了不斷迴圈的仇殺之中,非洲盧安達種族大屠殺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只有推行良好的民族政策,讓所有民族都能夠安居樂業,這才能使得民族矛盾緩和下來,並和平相處,最終在相互交往中相互融合,成為一家。而現在的許多“大漢主義”者在日本等勢力的蠱惑下,天天宣傳“非我同類。其心必異”的思想,企圖隔絕民族、製造新的民族矛盾,分裂國家,這是我們需要時刻防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