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杜是誰?大唐詩聖,生於盛唐,長於盛唐,他七歲就開口詠鳳凰,從小就有致君堯舜上的夢想,卻經歷了盛世的崩塌,他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興衰,生活在國家面臨滅亡的邊緣,當年的百姓有多幸福,如今的百姓就有多艱難,於是,在逃亡流離的路途中,他把所見所聞寫成詩,才有了“三吏三別”:《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你若問“三吏三別”抒發的是愛國還是愛民,我只能說,愛民即是愛國。以《石壕吏》舉例來說。
創作背景安史之亂爆發於755年。按道理來說,叛軍雖然聲勢浩大,但也不足以與盛世光環籠罩的大唐抗衡,郭子儀等名將本來有機會迅速平叛,然而老皇帝西逃,小皇帝趁機登基,外憂之下更有內患,上層一頓騷操作,唐軍全線崩潰,勝利的曙光被吹滅,開始了持久戰。當時杜甫因為他“致君堯舜上”的理想,管不住嘴,一個勁兒給皇帝提意見,這不,左拾遺被貶華州司功參軍,去上任的路上,經歷了新安、石壕、潼關等地,這天他路過石壕,在一戶人家借宿,恰巧遇上了國家隊了為補充兵力,四處抓壯丁的慘相。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全詩共24句,可分為3層理解,前4句為第一層,中間為第二層,最後4句為第三層。
第一層開篇敘事,夜裡到石壕村投宿,“有吏夜捉人”,這裡“捉人”二字值得玩味,這是官軍,國家隊,不說徵兵招兵,而說捉人,何等諷刺,並且是“夜捉人”,因為白天都躲出去了捉不到,晚上你總得回家吧?然後“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官軍搞突然襲擊,百姓如驚弓之鳥,一聽到響動老翁趕緊翻牆逃走,讓老婦去開門周旋。有人就會罵這老頭子沒責任沒擔當,大男人丟下媳婦兒跑了,真的是這樣嗎?
第二層“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你看,官兵是呼和怒,老婦是啼和苦,軍民魚水情都是扯淡,在戰爭時期只有尖銳的矛盾,接著老杜就開始詳細敘述“婦啼”的內容:家裡三個兒子都去守衛鄴城,在戰爭中,只有一個兒子活了下來,捎信告訴家人另外兩個兄弟都戰死了,能咋辦呢,人死不能復生,活著的人只能苟且。家裡的壯丁都沒了,只剩下一個孫子還在吃奶,她的母親連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沒有,家裡已經窮困至此了,官人大老爺您就行行好,放過這孤兒寡母吧,老太太我願意跟您去軍營,還來得及為軍士準備早飯。
我們說是抓壯丁,其實不對,這簡直是有活人就抓,無分別抓人,否則老頭子為何要逃走,老婦人為何要為了保護家人豁出自己?在古代,男人是一家之主,整個家庭的頂樑柱,而這一家子4個男人,其中3個已經上前線,剩下一個老頭子,如果他再被抓走了,留下老伴兒、兒媳和嗷嗷待哺的孫子,該怎麼生活下去呢?這一幕是杜甫所見,雖然只是一戶人家,但以小見大,一家如此,家家如此,百姓的生活已經慘到什麼境地。
第三層“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是誰在哭呢?老婦在哭,她被抓走,邊走邊哭,哭聲也越來越遠;兒媳在哭,公公逃了、婆婆抓了、丈夫兄弟上前線了,自己和孩子怎麼辦;杜甫在哭,為這飽受戰爭摧殘的天下百姓。最後“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天亮了,老頭悄悄摸回家,昨天傍晚來投宿之時,還是一家三口來迎接招待,僅僅一夜而已,告別的人就只剩下老翁一人,這樣的鉅變,對任何家庭來說都是毀滅性打擊。
愛民即是愛國沒有李白的浪漫,更多了幾分現實,國家的風雨飄搖、亂世中的民間疾苦、自身的孤寂漂泊,揭示了安史之亂給大唐及百姓帶來的巨大痛苦,此時的老杜是痛苦無比的,是悲天憫人的,他的詩也是最深刻的。杜甫這次被貶,是因為他看到了平叛過程中不合理之處,向皇帝諫言,他不希望在平叛的決策中出錯,只希望迅速平叛,恢復盛世的榮耀,這是老杜的愛國之心。被貶之後,他看到了戰爭對老百姓的摧殘,憐憫之心頓起,這是他的愛民之心。只有當國家強大了,百姓才會幸福,只有百姓幸福了,國家才會更加強大,所以說,愛民即是愛國,愛國即是愛民。
杜甫最悲慘的一首詩,雖然沒有李白浪漫,卻更多了一份愛國情懷!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19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