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十年來高考實現由考試評價工具到全面育人載體的轉變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5日訊 教育部在今天召開的“教育這十年”“1+1”系列釋出會上介紹了近年來高考考試內容改革進展及成效,表示這十年來,高考命題從能力立意走向素養導向、從單一評價走向多維評價,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考試評價正規化,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同向同行,實現了學生成長、國家選才、社會公平的有機統一。

教育部:十年來高考實現由考試評價工具到全面育人載體的轉變

教育部教育考試院黨委書記、院長孫海波介紹,這十年來,高考命題探索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考試評價理論和實踐體系,確立“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回答了“為什麼考”的問題;構建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考試內容體系,凸顯學生髮展核心素養要求,回答了“考什麼”的問題;研製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回答了“怎麼考”的問題。

實現高考由考試評價工具到全面育人載體的轉變。十年來,高考深度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把顯性考查和隱性教育相結合,採用符合高中學生認知特點的呈現方式,融入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用精品試題讓學生接受思想的啟迪、文化的薰陶。將體美勞教育的引導與考查內容、考查要求、考查載體有機融合,走出了一條以德引領、以智為基、體美勞強力呼應的內容改革之路。

實現高考由解題到解決問題的轉變。最佳化考查內容、豐富呈現方式、創新設問角度,注重考查支撐學生未來長遠發展和適應社會進步要求的關鍵能力,讓善於獨立思考、認知能力強的學生脫穎而出。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科學技術進步、生產生活實際創設情境,把課本知識與具體真實世界聯絡起來,引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建構知識、培養能力、提升素養。從材料資訊的豐富性、試題要素的靈活性、解題路徑的多樣性等方面增強試題的開放性,強調思維過程和思維方式,鼓勵學生多角度主動思考、深入探究。

實現高考由“以綱定考”到“考教銜接”的轉變。考查內容限定在課標範圍之內,既注重考查內容的全面性,又突出主幹和重點內容的考查;考查要求依據學業質量標準,深度不超過其規定的層次,引導中學做到應教儘教,開齊開好國家規定課程。注重考查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深刻理解,引導教學把精力放在講透課程重點內容上,強調在深刻理解基礎上的融會貫通、靈活運用,不考死記硬背、不出偏題怪題,引導中學把教學重點從總結解題技巧轉向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提升課堂效果和作業的效率。透過開展學情調研,分析考試資料,制定科學策略,在考試內容覆蓋上保持平衡,在命題素材選擇上保持平實,在試題設問上保持平和,在試卷結構設計上保持平穩。

同時孫海波還表示,高考更加註重完善命題的保障機制。釋出《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將國家選才與素質教育聯通,建立起科學合理、導向明確的考試評價體系。加強改革省份命題隊伍的培訓,強化考試機構命題能力建設。加強國家題庫建設,建成了具有徵集試題、研磨審校和統計分析等多功能、全流程的資訊化系統。

閃電新聞記者 王志芹 北京報道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230 字。

轉載請註明: 教育部:十年來高考實現由考試評價工具到全面育人載體的轉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