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極一時的海洋帝國“迦太基”為何失敗?
西方歷史上有一些重大的決定性較量, 其結局決定了西方文明的方向。公元前三世紀至公元前二世紀羅馬與迦太基之間的布匿戰爭就是這樣的一場較量。羅馬人的勝利使之成為"世界性政治力量",從此之後西方將由雅利安人而非閃族主宰, 其未來面貌將主要由希臘羅馬文化而非閃族文化塑造。
但是在這場戰爭之中,在經濟和軍事實力諸方面都很難和迦太基相匹敵的羅馬,最終卻選擇迦太基挑戰並最終取得爭霸戰爭的勝利,這其中的原因值得探究,本文便從政治制度、文化心理、戰略戰術等方面出發略談其中之原因。
迦太基的錢幣
在布匿戰爭爆發之前,羅馬已經控制了波河以北的義大利所有領土,成為整個義大利的霸主。在這段歷史時期內,羅馬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羅馬已經從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城邦發展成為地中海世界的一大霸主。於此同時,在社會階級方面,伴隨著平民與貴族的鬥爭結束,平民的權力得到了擴大,羅馬設立了平民保民官,廢除了債務奴隸,羅馬的公職也開始逐步向平民開放,這些都緩和了羅馬的階級矛盾,優化了羅馬的權力結構,使得羅馬的凝聚力不斷上升。另外,大量新的領土併入羅馬,使羅馬的土地和人口大大增加,伴隨著對外征服戰爭的勝利,大量的財富和奴隸也流入羅馬,羅馬的奴隸制到此時開始進入極盛時期。
布匿戰爭圖
與之相對應的迦太基,是迦太基人建立的一個商業據點。但是由於其地理位置優越,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繁盛的城市,成為迦太基人所有據點中最為繁榮強大的一個,幾乎超過了迦太基人在亞洲的所有據點。在此之後,迦太基人經過長期的戰爭,成功地將希臘人阻擋在的黎波里沙漠東地區,政治地位獲得極大提升,之後透過征服利比亞和爭奪西西里島,到布匿戰爭爆發前,迦太基已經控制了整個利比亞以及腓尼基人控制的其他非洲殖民地,他們的勢力範圍深入現在的突尼西亞腹地,並據有西班牙南部、西西里西部和北部、撒下島、科西嘉島等地區並壟斷了整個西地中海的海上貿易,從而成為成為地中海地區首屈一指的強大國家。而布匿戰爭的爆發就在這兩個國家之間展開,按照歷史發展的程序來看,布匿戰爭的爆發是歷史的必然,作為膨脹到相當程度的地中海地區的兩大強權,羅馬和迦太基之間的戰爭是不可避免的,也必然會以其中一方的徹底倒下為結局。
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第一次布匿戰爭就此爆發,而導火索則是著名的"墨西拿事件":公元前288年,一群敘拉古僱傭兵在瑪爾美提的率領下佔領了西西里島東北角的墨西拿,自稱"戰神之子"並脫離敘拉古獨立。他們殺了當地所有的男人,佔有女人為妻,以這個城市為基地,騷擾附近的鄉村和城市,包括母邦敘拉古。前264年,敘拉古的希落二世(希羅二世)即位後,決定清除這批盜匪,出軍圍攻墨西拿。 瑪爾美提同時向羅馬和迦太基求救。
一開始,羅馬並不想幫助他們。一方面因為瑪爾美提名不正言不順,另一方面羅馬剛剛清洗了此一類的僱傭兵。迦太基卻立刻同意,很快派軍隊來到墨西拿,逼迫敘拉古軍隊後撤。羅馬元老院不能容忍來自南方且之隔一小小海峽的巨大威脅參戰,於是羅馬和瑪爾美提聯盟,派將領西庇阿並授權其率軍到西西里島,嘗試讓敘拉古投靠到羅馬這邊。這是羅馬軍隊第一次在義大利半島以外的活動。三方聯盟穩定之後,羅馬和迦太基繼續戰爭,爭奪西西里島。第一次布匿戰爭就此爆發,這場戰爭持續了23年,以羅馬的最後勝利為結果,迦太基人被迫離開西西里島及其附屬島嶼,並向羅馬支付3200塔蘭特的賠償金,羅馬人就此獲得了除希羅外的整個西西里島。
而迦太基在第一次布匿戰爭失敗之後,因失去地中海里的西西里島,開始向歐洲西部的伊比利亞半島發展。公元前218年,羅馬警告迦太基將軍漢尼拔不可穿過埃布羅河。漢尼拔無視此警告,繼續領軍向東北進軍。羅馬令迦太基交出漢尼拔受審,被拒絕之後宣戰。第二次布匿戰爭是古羅馬和迦太基之間三次布匿戰爭中最負盛名的一場戰爭,作戰16年,其中羅馬人先敗而後勝,迦太基戰敗被迫求和,接受了十分苛刻的條件,失去一切海外屬土,賠款1萬塔蘭特,戰艦除留10艘外全被鑿毀。從此,迦太基的海上霸主地位徹底破產,羅馬成了西地中海的霸主。
迦太基名將漢尼拔
在兩次布匿戰爭結束後,羅馬人為了繼續其的擴張和遏制迦太基的復興挑起了第三次布匿戰爭,公元前149年,羅馬進犯迦太基,第三次布匿戰爭爆發。戰爭持續到公元前146年春,迦太基發生饑荒,瘟疫橫行。在"非洲征服者"小西庇阿領導下,羅馬血洗迦太基,迦太基市民經過六天六夜的浴血奮戰後投降,二十五萬公民僅約五萬人倖存並被賣為奴隸,迦太基被西庇阿奉命摧毀,大火燃燒了三天三夜,羅馬在此後建立阿非利加行省,從此迦太基便消失在歷史的舞臺之上。
(一)政治制度的優勢
可以說,政治制度的優越性是羅馬能夠戰勝迦太基最為重要的原因。與迦太基相對比,羅馬特有的元老院制度、兵役制度和同盟者制度是其能夠戰勝迦太基的三個重要制度支撐。
先來看羅馬的元老院制度,相對於迦太基的元老院制度,羅馬的元老院制度的優勢主要體現在較高的權力集中程度和行政效率。到布匿戰爭爆發前,羅馬元老院已經成為羅馬最高權為的實際掌控者,羅馬國家生活中所有的重大事項都需要經他們辦理,據記載,"羅馬在公元前268到公元前167年間,有很多次戰爭,但李維記載的僅有四次是人民大會投票決定的"。
從中可以看出元老院在羅馬的權力專制和集中的權威。羅馬是一個農業國家,其不具備強大的商業能力和豐富的商貿活動,所以羅馬的元老院貴族都是土地貴族,他們之間沒有根本利益上的衝突,在作出決策時不會有根本性的分歧,其決議也能得到切實有效的執行,這就決定了羅馬元老院具有較高的行政效率。在布匿戰爭期間,元老院能夠快速統一意見,不為民意所左右,及時採取重要且明智的決定,可以說與其高度集中的元老院制度有著重要的關係,在布匿戰爭期間,元老院不顧反對支援費邊的拖延政策,後來又堅持任用西庇阿,在人民疲於戰爭時聽從西庇阿的建議繼續進攻,這些行為雖然都違反了當時的 民意,但是對布匿戰爭最後的勝利起了關鍵的作用。
羅馬元老院
反觀迦太基,國家由富商和大莊園主組成的貴族寡頭統治,其政體形式和羅馬的元老院制度很相似,政治權力的核心也是元老院。但是其決策層人員來自兩個不同的經濟集團,雙方的切身利益存在巨大的差異。大莊園主所代表的大土地所有者,主張全力擴張非洲的領土;富商代表的商業集團則將注意力集中在維護和擴大迦太基的海外商業利益,雙方的矛盾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這種矛盾也帶到了戰爭中,導致其決策集團在作出決策時,猶豫不決,甚至相互撃肘,導致貽誤了戰機。在布匿戰爭中,迦太基多次喪失戰爭的先機,可以說都是因為其決策系統的低效造成的。對比羅馬,可以看出,決策系統的差距使得兩方在戰爭初期便產生了差距。
再來說當時羅馬另外一個重要的政治制度——同盟者制度,同盟者制度的產生是因為羅馬人認為其不具備實力管理廣大的疆域,因此羅馬人將被他們擊敗的城市分為不同等級,簽訂條件不同的條約,這些同盟者對羅馬負擔不同程度的義務,這種義務主要是指為羅馬提供資金和兵員,以及在羅馬對外作戰的時候作為同盟軍隊一起出戰。羅馬實行的這一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羅馬從同盟者手中獲得兵員和資金,為他們提供保護,在彌補自身不足的同時也透過這些同盟者保證對整個義大利的有效控制。在與同盟者的相處中,羅馬錶現得相當守信。大多數同盟者都認為自己是羅馬的忠實夥伴,與羅馬並肩作戰,非常忠誠。即使在坎尼會戰後,義大利中部和南部仍有許多忠於羅馬的同盟者城市。
而反觀迦太基,迦太基人對其統治範圍內的地區也實行有差別的統治政策。但是迦太基對這些地區進行著嚴重的剝削,尤其是對其非洲領土的屬地。迦太基武力征服利比亞後,沒收了其土地,所有的利比亞自由農成為了迦太基的佃戶,他們需要把所有土地產出的四分之一上繳迦太基。並且需要接受迦太基的徵兵令,編成迦太基的本王軍隊。即使是整個非洲最古老的腓尼基商業據點烏提卡也要接受迦太基的霸權。這些地長期以來受迦太基的壓迫剝削,心懷不滿。對迦太基自然沒有堅定的忠誠,甚至還會武裝反抗迦太基的統治。對比迦太基和羅馬戰爭戰爭中的後方就可以看出,羅馬有著穩定的後方,能夠發揮出超額的戰爭潛力,而迦太基則不具備。
相較於迦太基,羅馬還有著更為先進的兵役制度,羅馬實行的是公民兵制,有著完善的兵役制度的支撐,同時這些公民兵將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榮譽的追求作為精神動力,並且將自身利益與國家利益統一在一起,在戰爭中便有著無比的忠誠和極高的戰鬥信念。反觀迦太基,其陸軍兵員的主體是僱傭兵,他們僱傭各地的強力兵種組成自己的軍隊,這樣的一支軍隊固然擁有強大的戰鬥力,但是他們的招募和訓練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並且一旦遭受損失,很難補充。同時,他們作戰只是一份收取報酬的工作,他們無所謂榮譽,更談不上對迦太基的熱愛,一旦報酬出現問題,他們完全有可能倒戈相向,公元前240年的僱傭兵暴動便是最好的例證。在這樣的制度下,羅馬與迦太基的戰爭優劣便清楚可見了。
(二)文化心理的優勢
羅馬是一個以土地為生存資料的農業國家,羅馬文明也建立在農耕的基礎麼上,屬於農耕文明。從公元前519年到第二次布匿戰爭結束,羅馬人懷著渴求土地的強烈慾望不斷向外擴張。公元前5世紀末,羅馬領土面積只有948平方公里,而到第二次布匿戰爭前,羅馬用於耕種的止地就至少達到9000平方公里,被充公、出售、出租的土地幾乎不低於10000平方公里。正是這種對土地的強烈渴望及政府迦太基所帶來的巨大利益共同構成了羅馬人對外擴張的強大動力,並且在這種動力的支援下,羅馬人戰勝了無數困難取得了布匿戰爭的勝利。
公元前44年羅馬共和國地圖
而與羅馬不同,迦太基以商業立國,迦太基城本身也是有一個商業據點發展而來,這就決定了土地對於迦太基人而言遠遠沒有對於羅馬人而言那麼至關重要,相應的,迦太基人對土地的渴望就沒有羅馬人那麼強烈。羅馬人不僅對土地的擴張有一種強烈的渴望,對自身土地也有一種寸土必爭的精神。據相關學者統計,在羅馬自建城以來直到布匿戰爭的歷史中,羅馬並不是沒有打過敗仗,但是在失敗後簽訂的合約中,羅馬從來沒有割讓過一寸土地。
(三)戰略戰術的正確採用
以上所談的皆是在這場戰爭中兩方戰爭背後因素的影響,但是在戰爭中,形勢瞬息萬變,正確的戰略戰術會直接影響戰爭的勝敗,而在此方面,羅馬則採取了恰當的戰略戰術,不斷反敗為勝。
在整個布匿戰爭中,羅馬採用的戰略可歸結為中央牽制,外線突破。在第一次布匿戰爭中,雙方爭奪的焦點是西西里,在整個第一次布匿戰爭中,羅馬軍隊除了在戰爭開始的時候透過突襲取得了一定的優勢外,雙方在西西里的戰局一直處於僵持狀態,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第一次布匿戰爭結束。面對此種情況,羅馬在保持西西里島軍事壓力的同時,將目光轉到了海上。羅馬在公元前269年的邁萊海戰中利用"烏鴉"裝置帶來的便利擊敗了迦太基海軍,隨後制定了從海路進攻迦太基本土的計劃並實施。雖然這次的戰略沒有最終成功,但是,這一戰略成功地將盤踞在西西里附近的迦太基海軍調離開來,一方面使得西西里島上的沿海城市獲得的迦太基來自海上的支援減少,緩解了島上羅馬軍團的壓力另一方面將迦太基海軍帶離陸上基地,迫使其與羅馬海軍在海上決戰。公元前256年,羅馬海軍在埃克諾姆海戰中擊敗迦太基海軍,大大削弱了迦太基海軍的力量;公元前241年,羅馬海軍又在烏提卡海戰中再次擊敗迦太基海軍,迫使迦太基簽訂了和平協議。羅馬在外線作戰的勝利一點點摧毀了西西里島上迦太基軍隊取得戰爭勝利的希望,使得西西里島上的迦太基軍隊"不敗而敗"。
在第二次布匿戰爭中,羅馬認識到自己無法在義大利快速擊敗漢尼拔,故在透過進一步徵兵獲得了新的軍團的情況下,同時對義大利實施了戰略防守和對漢尼拔最主要的基地,也是外圍包圍圈上最重要的環節一一西班牙實施了戰略進攻。坎尼會戰前,羅馬任命費邊為獨裁官,費邊採用拖延戰略,在避免正面決戰的同時消耗沒尼拔的有生力量,坎尼會戰後羅馬沿用這種策略,將漢尼拔困在義大利。總體上來講,羅馬在第二次布匿戰爭中採取的戰略仍然是中央牽制,外線突破。他們在戰爭的主戰場牽制住迦太基的主力漢尼拔,在義大利以外的西班牙、希臘和非洲戰場採取進攻態勢,完成對迦太基和漢巧拔的反包圍,從而取得戰爭的最終勝利。
綜上所述,布匿戰爭中羅馬的勝利是羅馬在文化、制度、策略的勝利,其中政治制度上的勝利尤為重要,在決定戰爭勝負的前兩次布匿戰爭中,雙方的實力勢均力敵,持久戰不可避免。
正是羅馬人堅韌不拔、勇敢無畏的英雄主義精神和勇於奉獻的愛國主義精神,及羅馬人的願意學習和善於學習的變革精神使羅馬在嚴峻的形勢中堅持下來並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