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作者《清林劍客聊古代名將》系列之12,戰國名將之廉頗的故事。
說起廉頗來,還是知之甚廣的。因為小學課本里有廉頗和藺相如將相和的課文,也就是說,只要你上過小學,應該就知道廉頗。
廉頗(大約公元前310年~公元前237年) ,嬴姓,廉氏,名頗,一說字洪野,中山苦陘(今河北省定州市邢邑鎮)人。 戰國末期趙國名將,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廉頗初成名緣於樂毅伐齊
廉頗成名開始於趙惠文王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283年,這一年,廉頗還不到30歲。
當時是,張狂的齊湣王被各國所嫉恨,於是,和齊國有舊仇的燕國,趁機發起了聯合五國進行的伐齊行動。此戰由樂毅做總統帥,各國派兵參與。
趙國自然也要派兵出征,於是,年輕的廉頗掛帥出征,跟著樂毅去伐齊國。
後來五國聯軍打敗了
齊湣王,然後四國撤軍,只留下樂毅追擊齊國。
廉頗在伐齊過程中,率趙軍在陽晉(現山東省菏澤鉅野縣)大敗齊軍,奪取了陽晉。
此舉勇貫諸侯,所有人都相信,趙國又出了一個厲害的大將。
廉頗凱旋,趙王非常高興,於是把廉頗拜為上卿,上卿的職位很高,相當於丞相的級別了。廉頗自己也很得意。
廉頗真正讓人欽佩的是敢於承認錯誤的負荊請罪
也就在這一年,好巧不巧的,曾經聞名於各國的楚國美玉和氏璧,流轉到了趙國,並獻給了當時的趙惠文王。
趙惠文王自然愛不釋手,但卻被秦國盯上了。秦國秦昭王派使者向趙王求玉,並且說願意出十五個城來換和氏璧。
秦國當時已經強大到趙國不敢惹的地步了,趙惠文王面對這個請求犯了難,給吧,秦國極有可能璧也要了,城也不給,不給吧,秦國弄不好就要以這個為藉口來打趙國。這可如何是好?
趙王召大家來商量,但大家議論紛紛,卻都沒有一個好的想法。包括廉頗也沒啥好主意。
正在這時,宦者令繆賢向趙王推薦了一個人,這個人是繆賢的舍人(親信或管家或下人),叫藺相如。說這個人估計有辦法,因為之前給我出我很多主意,都很不錯。
趙王於是召見了藺相如,聊了一聊,果然不錯,應對得法。
藺相如對趙王說:“現在的情況是,秦強趙弱,不管咋整,都得把璧送到秦王那讓秦王看一看。”
但是趙王擔心送去了,不給城咋辦?
藺相如給趙王吃寬心丸:”我親自帶著璧去,如果給城,啥也好說,如果不給,你相信我,我一定會讓璧完好無損的回來“ 這就是所謂的完璧歸趙成語的由來!
藺相如出使的情況是怎樣的呢,結果大家都知道了,那就是完璧歸趙。
趙王很高興,讓藺相如當了上大夫(這在當時是一箇中層官職)。
不過,很快,讓藺相如露臉的機會又來了,秦王對於完璧歸趙,終究心懷不釋,還想找個機會整整趙國,於就約了趙王在澠池(秦趙邊境,現在的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進行會盟。
趙王再次猶豫,這時的藺相如和廉頗站了出來,藺相如願意和趙王去參加會議,而廉頗則輔佐太子守衛趙國。
就這樣,趙王帶著藺相如起程了。澠池會議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
秦王讓趙王演秦瑟,趙王不敢不從,彈了。結果秦國史官就記上了,秦王讓趙王鼓瑟,這很明顯的就是說秦國比趙國牛唄。
趙王憋氣但沒有辦法,誰知藺相如站了出來,威脅著秦王也給敲了一下鼓,趙國史官也順勢記下一筆,趙王讓秦王敲鼓。算是扳回了顏面。
秦國再施計,群臣發聲,要求趙國給秦國十五個城做秦王的壽禮。藺相如則針鋒相對,要求秦國把咸陽貢獻出來給趙王賀壽。
幾局下來,在藺相如的一片巧舌下,秦國沒有佔到一絲的便宜。
而且最後秦國也看到趙國廉頗帶著部隊已經在邊附近待命。隨時都有可能衝過來。最終也沒有敢再有什麼舉動。
澠池會議後,趙王很高興,藺相如功勞實在是大啊,於是也封為上卿,還位在廉頗之上。
藺相如位在廉頗之上,讓廉頗不高興了。
廉頗心說,我是憑戰功升的上卿,你任啥啊,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巧舌如簧說一通,就到了我的上邊。我不服啊。
於是廉頗放出話來,我要是碰到他,我一定羞辱他!
這話很快的就到了藺相如耳朵裡,藺相如聽到後,直接採取了迴避的措施。上朝假裝有病,不去。外出時,不小心和廉頗的車子碰面了,遠遠的看到了就調頭回避了。
這讓廉頗很是無奈,他本來憋了一肚子的氣要找藺相如說道說道,誰知道,對方人家不給機會。
這也讓藺相如的門客很是氣憤,他們認為藺相如太軟弱了,他們找到了藺相如,要和藺相如辭行。
說藺相如:”你這也太軟了吧,我們都是仰慕你高尚的節義,才跟你的。結果您現在倒好,比廉頗官大,結果讓廉頗嚇的都不敢出門了。“
藺相如則堅決的挽留大家,藺相如和他們說:“你們覺得,相比於廉頗和秦王,誰更牛?”
大家都說是秦王啊。
藺相如又說:“那麼,秦王我都不怕,你們覺得我會怕廉頗嗎? 不是怕,是現在咱們趙國啊,廉頗為將,我為相,團結一心,國家才能強盛,秦國才不敢欺負。如果我們兩先內鬥了,那不就削弱趙國力量嗎?我是純為了國家大義,才會把個人恩怨放在一邊的啊!”
廉頗是個急性子,本質上也是為國家好,和藺相如沒有私人恩怨,只是一時的氣憤而已。
所以當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裡,廉頗深感後悔,充分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最讓人意想不到並且讓人欽佩的是,他直接上門負荊請罪去了。
而藺相如呢,也是非常的高興, 置酒筵款待 ,極歡而罷。
廉頗征戰史
將相和,國家就會向著穩定強盛的方向發展,趙國也在擇機進行擴張。
趙國雖然打不過秦國,但可以打打其他的國家碰碰運氣啊。
趙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廉頗率趙國攻打齊國,打敗了它的一支軍隊。
過了兩年,廉頗再次率軍又攻打齊國的幾邑,把它攻佔了。
再此後三年,趙國開始瞄向最近的魏國,廉頗率軍進攻魏國的防陵、安陽,都攻克了。
趙惠文王三十年(公元前269年),秦國攻韓,趙國救援,於是發生了後來的閼與之戰。這一次的戰鬥是趙奢帶兵去打的。因為當時趙王問廉頗能不能打,結果廉頗認為路窄,不方便。不想去。而趙奢卻認為,狹路相逢勇者勝。於是,趙奢率軍去打。
閼與之戰趙國大勝,但不甘失敗的秦王又發兵攻魏國的幾邑,廉頗則率軍去救,再破秦軍。
後來,因為上黨事件,秦趙在長平擺開了決戰的架勢,廉頗最初為統帥,在長平阻擊長平。
最初雙方互毆,秦將王齕向長平的趙國軍隊發動進攻,廉頗率軍對秦軍展開進攻。趙國軍隊擊傷了秦軍的偵察兵,秦國軍隊的偵察兵斬殺了趙軍的裨將茄(音:加,裨將的名)。
但秦軍還是比趙軍勇猛,很快的,王齕率軍猛衝,攻破趙軍陣地,擊敗趙將廉頗,斬殺趙軍四名都尉,趙國的兩個重要據點二樟城和光狼城均被秦軍攻佔。這時的廉頗經過思考,認為硬拼並不是辦法,於是命令趙國的軍隊築起圍牆,龜縮在營壘裡不去應戰。秦國軍隊發起強攻,攻佔下趙軍西邊的營壘,斬殺趙軍兩名都尉。
經此連敗,廉頗率軍敗退至丹河東岸,修築壁壘,趙軍自此怯縮不戰。雖然趙軍不出戰,但是廉頗的防守策略非常有效,生生的和秦國耗了三年。雙方都無法取得勝利。
不過,趙國畢竟沒有秦國的國力雄厚,三年下來,實在是耗不起了,此時,與秦國的議和又失敗。並且還讓秦國擺了一道,秦國把趙國使者到秦國議和的訊息給其他國家看,結果其他國家都不不再出兵救趙,於是趙國徹底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地步。
因此,趙孝成王考慮速戰速決。對於廉頗畏懼秦軍、久拖不決頗為不滿,幾次派人責備廉頗。要求儘快出戰,好解決國內壓力。
但是廉頗卻不為所動。無奈之下,趙孝成王問計趙括,而趙括則力挺出戰。秦國趁機也搞反間計,散佈謠言說害怕趙括。
於是,廉頗就被從長平之戰的戰場換了下來, 廉頗告訴趙括:“秦軍千里奔襲,利在速戰,應以守為主”,並以“守勢圖”相托。不料趙括卻冷眼相待,廉頗大怒,但無可奈何,交出帥印,回到邯鄲。
結果長平之戰大敗。長平之戰失敗後,第二年,邯鄲被秦軍包圍,誓要滅趙。幸虧後來有楚魏兩國來救。加上廉頗率軍拼死抵抗,才使趙國倖免。
長平之戰後沒幾年,趙國國力大耗,幾年之間,都不敢再有徵伐的行動。
但戰國時期的形勢就是,你不打我,我就來打你。
很快的,看到趙國這麼弱,燕國也想來欺負下趙國了,燕王於是出動了兩支軍隊,兩千輛戰車,命慄腹率軍進攻鄗城,卿秦率軍進攻代地。
趙王派廉頗領兵反擊,在鄗城大敗燕軍,殺死慄腹,俘虜了卿秦、樂閒,之後又包圍了燕國都城。燕國割讓五座城請求講和,趙王才答應停戰。
經此一戰,趙王把尉文封給廉頗,封為信平君,並任假相(假是代理的意思,假相就是代理丞相)。
趙孝成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45年),廉頗又帶兵攻取魏地繁陽(今河南省內黃縣西北)。
廉頗:我雖老,但我還想為趙國出力! 郭開:不,你不想!
就在那一年,趙孝成王去世了,他的兒子趙悼襄王繼位。
而廉頗這時已經是侍奉了三代趙王的老臣了,功高震主,引起了新趙王的不安。
於是趙悼襄王一繼位就解除了廉頗的軍職,派樂乘代替在外領兵的廉頗。
廉頗暴燥的脾氣又上來了,他生氣受到排擠。
在樂乘來接替他的時候率兵攻打樂乘,樂乘逃走。
廉頗在事後自知闖禍,也不敢再待著了。於是離趙投奔魏國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
在魏國,廉頗雖然也受到了魏國的禮遇,但是卻不信任他。廉頗只能孤寂的待著,盼望趙國能來人請他回去。
可是,很久也沒有等到趙國來人。
過了幾年,趙國和秦國戰爭持續,但結果都是屢戰屢敗。這時候,趙王又想起了廉頗。想把廉頗再請回來,率軍抗擊秦軍。
但是此舉卻讓此時的趙國丞相郭開陷入了矛盾,他害怕廉頗回來,功勞,職務比自己高,取代自己,於是就重金賄賂使者,讓使者誣陷廉頗。
等到使者在魏國見到廉頗。廉頗很高興。為了回到趙國,為了表示自己還能為趙國出力,他要好好表現。
當著使者的面,吃了一斗米、十斤肉。飯後,還披甲上馬,提槍表演了一番。
可是沒有用,受了賄賂的使者離開魏國,回見趙王,把廉頗的情況先是簡單的說了。
趙王很高興,想著要召廉頗回來。結果,憋著壞的使者,最後輕描淡寫的給廉頗說了一句壞話,這就是:“
趙使還報王曰:“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
說廉頗老將軍雖然老,但吃飯還行,不過,一會的功夫,上了三趟廁所。趙王一聽,得,廉頗還是老了。算了吧。
廉頗等了許久,終未等來趙國召他回去的訊息。
後來,楚國聽說廉頗在魏國,暗中派人去迎接他去了楚國。
在楚國,雖然也讓廉頗做將軍,但這時的他確實已經老了,沒有參加什麼戰爭,也沒有戰功。
廉頗最終死在壽春,之前,他感嘆:“我還是想指揮趙國計程車兵啊 。”
後世地位及評價
廉頗是戰國著名的大將,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後來西漢的賈誼的《過秦論》中,廉頗列為東方六國八名將之一。唐德宗時,名列武成王廟六十四將之一。宋徽宗時,追贈臨城伯,位列武廟七十二將之一。北宋張預《十七史百將傳》百將之一。
廉頗性格急躁,但敢於承認錯誤,藺相如家請罪,請求寬恕,二人成為刎頸之交。作為一個大將軍,如此行為很難得。一般人也就不再提了而已,但礙於情面,很難做出上門請罪的行為。
廉頗寧願受辱的自我反省彌補過失的品格,實為可貴。
附:廉頗出生年月日的討論:
史書上無明確的廉頗的生卒時間,查了一下,發現保定地方誌中,記錄的廉頗生卒年份是(前327~前243),但是這個時間與史記記載的就有一些出入了,首先是去世時間,史記記載在公元前244年,趙趙孝成王去世,其子趙悼襄王繼位,讓樂乘代替廉頗,結果廉頗攻擊樂乘,然後自己逃到了魏國,有一句話是居梁久矣,中間,趙國還多次被秦圍困,然後趙王想把他請回來,居梁久矣不應該是隻有一兩年的時間,最少也得有四五年。廉頗後來還去了楚國當大將,這中間也應該不止一兩年,所以,正常的來說,至少廉頗從趙國出走後,應該有十年左右的時間才正常。所以,他卒於237-234這段時間比較正常。
對於出生年份來說,保定地方地是公元前327年,如果按這個來計算,廉頗活了90多歲。在那個年代,80多歲還能騎馬打仗顯然不合乎邏輯,現在也很難。60多歲還可以。而且,廉頗在史書記最打的一仗是公元前283年打的一仗,如果是公元前327年出生,到283年,都45歲了,這個似乎有點晚了。正常的估計 ,他應該是公元前310年出生,公元前283年打第一仗27歲。還是比較合理的。
本文參考資料《史記》、《戰國策》、《資治通鑑》、《東周列國志》、《十七史百將傳》,廉頗的故事記錄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
清林劍客聊古代名將,為你講述古代200位名將的故事。
注:之前的系列裡,有時候我寫成戰神系列,但感覺用戰神來形容所有人,不妥,所以決定以後統一為聊名將。
關注我,與你分享更多值得沉思的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