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把一手好牌打爛了自負又招搖,變法雖失敗自己卻成了英雄

康有為把一手好牌打爛了自負又招搖,變法雖失敗自己卻成了英雄
戊戌七君子英勇就義
“黨”字所代表的內涵,自古至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的政黨是中性詞語,指一國之內的政治派別與執政力量。但在中國的帝制時代,“黨”字往往和結黨營私相勾連,朝堂內大臣之間的派系鬥爭一般被稱為“黨爭”,這是任何一個明君都不能容忍的現象。皇權社會里,臣子的效忠物件只能是皇帝,他們之間是不能結成任何同盟的,一旦結盟就有了對抗皇帝的資本,所以歷朝歷代都非常忌諱結黨。一旦某人被扣上結黨的帽子,他的仕途也就完蛋了。
一、變法前的“康黨”
甲午戰後,康有為自廣東前往京師,和他的弟子梁啟超等人發起了一系列活動,宣揚變法思想,希望藉此進入朝廷,實現他變革的理想。康有為與同樣希望變革制度的清政府高官相交甚密,張之洞更是為康梁的陣地——上海強學會和《時務報》等的創辦,提供人力與資金支援,此時的康有為與政府變法派正處在蜜月期,所以這時候“康黨”一詞還沒出現。
康有為把一手好牌打爛了自負又招搖,變法雖失敗自己卻成了英雄
梁啟超主筆的《時務報》成為宣傳康學的主陣地
遺憾的是,這段蜜月期並沒有持續太久,康有為及其一派很快便與變法官紳發生了矛盾,這也導致強學會被迫關閉,為何雙方之間的合作會如此短暫?
先從康有為身上找原因,他做事太過於“逞一人之見”,許多文章未經眾人審議就發表出來。康有為號“長素”,素王一般用來代稱孔子,康有為自稱“長素”甚至還有超過孔子的意圖。康有為雖與變法官紳同樣支援政治變革,但康有為創辦孔教並自封教主的“荒誕”做派,卻是張之洞等人所萬不能接受的。
康有為把一手好牌打爛了自負又招搖,變法雖失敗自己卻成了英雄
張之洞在早期是支援康有為的
雙方關係開始撕裂,“康黨”一詞就被髮明出來,代指康有為和他的支持者。強學會被關閉之後,梁啟超因為在《時務報》上大力宣揚“康學”而被迫離開。儘管離開上海,梁啟超在湖南依舊想要對《時務報》進行控制,希望將其打造為宣傳“康學”的主陣地,為此梁啟超得到了黃遵憲的支援,他們不惜捏造謠言以驅逐汪康年。
就這樣,早在變法維新之前,康有為已經失去了大部分變法官紳的支援,他與他所信奉的“康學”, 也成為張之洞等人認為的“邪教”。
康有為把一手好牌打爛了自負又招搖,變法雖失敗自己卻成了英雄
梁啟超在湖南得到了黃遵憲的大力支援
二、“康黨聯盟”不斷擴大
1897年,康有為本人在北京的活動遭到許多官員的反對。儘管康有為多次向皇帝上書一事終於有了結果,光緒皇帝開始注意到康有為及其思想,但時人多對康有為企圖自立為“教皇”大加鄙夷,官員還要求朝廷取締保國會這等非法機構。
康有為把一手好牌打爛了自負又招搖,變法雖失敗自己卻成了英雄
光緒既對康有為產生了興趣,自然不會查封他所創辦的保國會,康有為備受鼓舞,他甚至將保國會成員及參與集會的官員民眾的名單公之於眾,這個舉動太招搖了,為日後慈禧捉拿“康黨”成員提供了依據。
康有為與包括變法派官紳在內的諸多勢力的矛盾愈發明顯,“康黨”的範圍也越來越大,只要與康、梁等人來往密切,對其進行資助或認同康學的人,例如黃遵憲、夏曾佑等,都被認為是康黨,反而變法與否並不是衡量是否是康黨的主要標準。
康有為把一手好牌打爛了自負又招搖,變法雖失敗自己卻成了英雄
三、失敗之後的康黨
維新變法僅維持了不到100天便宣告失敗,康梁流亡海外,戊戌六君子被殺害在菜市口,這些大家都知道,其實在這些人之外,還有許多本不屬於康黨的人也被牽連進來。比如戊戌六君子中的楊銳,其實是張之洞的得意門生,但也跟康門的康廣仁等人一塊被處死。這背後有沒有其他隱情?
其實慈禧反對的不是變法,而是借變法奪她權力的人,所以僅捉拿康黨她並不解恨,在她的眼中支援變法的“新黨”與“康黨”都一個樣,都是要打擊處理的物件。儘管在處死戊戌六君子後,朝廷迫於諸方壓力,說此次捉拿行動是為了捉拿康有為及其康黨,不是針對變法,也不會牽連無辜,但事實上慈禧並沒有做到這一點。
康有為把一手好牌打爛了自負又招搖,變法雖失敗自己卻成了英雄
慈禧反對的不是變法,而是奪她權的人
清廷的捉拿範圍還在不斷擴充套件,許多新黨人士被牽連進去,如果說湖南的黃遵憲與康梁關係密切,被人彈劾不奇怪,那麼湖南巡撫陳寶箴及其子陳三立,卻在變法前後盡力與康梁保持距離,康學也並未得到這對父子的認同,但就在變法失敗後,陳氏父子也同樣被彈劾下臺,湖南變法官員損失殆盡。
康有為把一手好牌打爛了自負又招搖,變法雖失敗自己卻成了英雄
陳寶箴老宅
其實,康有為倒是很希望將新黨與康黨合二為一,成為變法勢力的領導者。這下如了他的願,在抓捕中,康黨與新黨被混合在一起,這給了流亡海外的康有為極好的宣傳機會。1899年,康有為寫的《戊戌政變記》出版,在書裡他被塑造成一個悲情的維新英雄,統領著所有變法官員,並在慈禧的打壓下最終失敗。康有為非常擅長宣傳,加之種種因素,《戊戌政變記》裡所描寫的內容也就成為了後世認同的歷史真實,戊戌變法的“史實”也就由此確立下來。
康有為把一手好牌打爛了自負又招搖,變法雖失敗自己卻成了英雄
文史君說
康黨名稱的演變不但折射出維新變法的成敗,也向世人展示出變法失敗背後的另一種原因,康有為本身的剛愎自用與建立孔教的瘋狂想法,註定不被奉行儒家思想的官員所接受。而失敗後慈禧的無差別捉拿變法人員,也為康有為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宣傳機會,一場人為製造出來的變法故事,自此在中國流行百年之久。
參考文獻
桑兵:《康梁並稱的緣起與流變》,《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2期。
賈小葉:《“新黨”抑或“逆黨”--論戊戌時期“康黨”指涉的流變》,《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劉越)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援!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153 字。

轉載請註明: 康有為把一手好牌打爛了自負又招搖,變法雖失敗自己卻成了英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