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到底有什麼好玩的?——孩子宅家背後的心理需求
“宅”意味著呆在家中,透過電子裝置進行日常活動。
很多家庭也面臨著孩子宅家的煩惱,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抱怨:
孩子生病後就休學在家,整天沒做什麼,就是玩手機打遊戲;孩子生病了想帶TA出去散散心,可是TA不願意出去走走,就願意在家裡待著;孩子在家總把自己鎖在房間裡,也不和家裡人交流,這麼不會憋壞嗎?
說到最後,家長們往往仰面嘆息:手機到底有什麼好玩的?一提起孩子“宅”,家長們就有許多的困擾,那咱們今天來聊聊,孩子為什麼宅家,這背後究竟有什麼秘密呢?
01
孩子宅家都在幹什麼
要弄清楚孩子為什麼宅家?那得好好觀察孩子宅家都在做些什麼。
家長們可能會不假思索:整天就是玩手機呀,玩遊戲呀,還能做什麼?
可能家長觀察到的現象的確存在,但家長的描述並不客觀。
在對1562名青少年的手機使用情況調查中發現,青少年最常使用的手機應用為社交類應用,基本達到了總是在使用的狀態;同時,音樂類和網購類應用也有相對較高的使用頻率;其他遊戲類應用、教育類應用、資訊類應用、生活服務類應用以及運動類應用也具有較高的使用頻率。
根據調查資料,大部分孩子在家裡確實透過手機進行活動,使用手機一般都是上網,上網的主要活動各有不同,但是主要是以遊戲、瀏覽資訊(微博等)、聊天、視聽活動、購物等為主。
這五大活動可能孩子是“擇一而終”,可能是“混搭”,這些活動的特徵就是娛樂化,活動一般時間較長,以遊戲為例,一般一局生存類遊戲時間在半小時左右,如果是模擬類遊戲那時間就不固定了;刷微博,玩抖音一看就能過一個下午,看一部電影,一部劇半天就過去了。
這些透過電子裝置開展的活動,的確能夠讓孩子樂在其中,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也會讓旁觀的家長很焦急,怎麼一上午就在玩手機呢?
家長感到擔心的是孩子沉迷於玩手機,與外面的世界脫節,交流溝通能力減弱,生活與學習荒廢,未來一片迷茫。但是孩子玩手機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心理需求呢,孩子需要的是什麼呢?
02
孩子宅家都在想什麼
孩子宅家主要有兩種不同的型別:
1. TA不關心或擔心自己的隔離狀況,反而對自己現在的狀況感到滿意,孩子非常享受這樣的生活。
也就是說,宅家是自然的,不受拘束的,避免了TA在與他人互動的情況下感到不舒服和尷尬。
2. TA認為現在的狀況是個大問題,並且為了擺脫隔離而變得緊張。在自我不協調狀態中,個體傾向於社會化的適應性價值,所以TA認為宅家是消極的,並且不斷嘗試與其他人交往並努力獲得社交技能。
這兩種情況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現實中遇到一些難以處理的人際關係,而網路能夠提供給孩子安全的交流環境,所以孩子選擇透過網路交流而非現實交流。
這樣的情況其實是很典型的“補償心理”,當由於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和阻礙,使個人的目標無法實現時,設法以新的目標代替原有目標,以現在的成功體驗去彌補原有失敗的痛苦。
表現在網路上則變成:網下挫折網上補。網路依據自身物理屬性向孩子提供了一個巨大的虛擬現實空間,透過他們的熱情參與,補償現實中受到的心理挫折,無論是線上聊天還是遊戲,都能夠提供這樣的補償。
03
孩子宅家的心理需求
(1)社交的需求
孩子宅家背後的心理訴求恰恰是交流。很多家長可能就會不解:在家打遊戲玩手機,完全不和現實生活中的人交流呀。那宅家的孩子到底需不需要交流呢?讓我們來聽聽孩子怎麼說
“至於說交流意願,我認為對我影響不大,因為平時無聊的時候挺喜歡在網上找個人聊聊天啥的,而且這和看電影、聽音樂啊,兩不誤。但是在現實中可能有影響,就是很多時候想和別人聊天或者打招呼,但是沒有勇氣或者膽量、而且不知道該如何開口。我想這可能和自己的性格有關吧。”
“宅”加強了與人交流的意願,孩子本身就有與人交流的願望,只是苦於自己不善言談或者是不敢主動張開口。在宅的過程中,這種願望一直被壓抑著,所以宅反而把他們悶住了,與人交流的意願更加強了。
透過網路平臺,TA們找到了自己的交流方式,沒有現實交流的尷尬與被動,孩子在網路上可謂是“如魚得水”。因為某些方面的自卑、膽怯、內向,影響了他們與人的交流,慢慢的導致了自己不合群。他們從未缺少與人交流的意願,只是一直未克服自己內心的障礙。而且宅這種離群索居的生活,加深了與他人交流的意願,透過網路得以發洩出來。
(2)逃避現實的需求
家長可能認為這是逃避現實的做法,但逃避雖然可恥,但是短時間內很有用。
事實上,每一個人的心理上都有一套自我保護機制,它能夠對危機有所防禦從而得到自我解脫。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心理退縮?
遇到無力解決的問題時,現實中的“我”退行,企圖以非現實的虛構方式來應對挫折從而獲得心理平衡。
除了逃離壓力,還有逃離被動的人際交流。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往往面臨被動交流的困境,例如不知道如何處理人際矛盾,不知道如何與人面對面交流,與人交流時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等都是孩子關心但難以控制的地方。
而且現實生活中所能遇見的人可能都不是孩子想要交流的物件,例如親戚、老師、同學等,沒有共同語言的被動交流,每一秒都像是在監獄中煎熬,孩子只想要逃跑。
無論是透過網路聊天還是透過網路遊戲、影片等,這些活動的主動權始終掌握在孩子自己手裡,孩子能夠自由選擇自己想看的訊息,想要交流的物件,這樣的鍥合度和自由度是真實生活中很難得到的。
(3)娛樂的需求
網路像電視和報紙一樣,是一種大眾媒體,社會和心理的娛樂需要誘發孩子對網路產生某種期望,這種期望導致了各種各樣的網路使用,並讓使用者獲得滿足和快樂體驗。
如果個體過度依賴這種心理體驗而對自己的行為不加控制,則最終會導致網路成癮。有一句話叫玩手機一時爽,一直玩一直爽,這句話其實很科學,蘊含著經典的心理學原理。
早在1954年,美國的兩位科學家奧爾茲和米爾納,利用小白鼠做實驗,他們把小白鼠放進籠子,將電極植入一些實驗鼠的不同腦區,電極的另一端,則連線到鼠籠內的一個踏板上。
在試驗人員誘導下,每當小白鼠自主踩動踏板時,就會有一次微弱電流刺激它的某個腦區,從而使小白鼠產生興奮。
有一些小鼠迷戀上了這項活動,一次又一次不知疲倦地踩動踏板,甚至忘記實驗人員送來的食物和水,最後直至衰弱死亡。
這個經典實驗證明了動物大腦記憶體在一個區域能讓動物產生興奮,這種興奮感只要透過踩一下踏板就可以獲得。
對於小白鼠來說,找到了這個踏板就如同看到了終極幸福。同理推斷,借這個快樂中樞的實驗我們來詮釋孩子的宅,在宅的快樂作用下,大腦的某些區域分泌大量的“多巴胺”,於是越宅越快樂,越宅越上癮。
宅家的孩子比較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長期甚至短期目標的喪失,但有可能孩子依舊對自己有高要求和高期待,一邊是對自己的高要求,一邊是沒有目標難以行動,這樣的情況導致孩子內心衝突。
透過上網排解焦慮的過程中,偶爾的反思自己又增加了負罪感。所以可能孩子宅家自己心理也很著急,只是並沒有在家長面前表現出來而已。
如果說網路相比現實生活在滿足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上更有優勢時,青少年就更容易尋求網路支援而非現實交流。孩子娛樂、逃避現實與社交的需求在網路上得到滿足,孩子沉迷網路,宅家不願出門也是很自然的事。
如果要解決這一困境,就需要讓孩子能在現實生活中也能找到娛樂方式,更高質量的社交,讓孩子能夠更好的面對困難,不使用逃避的方法。下一期渡過服務將深入剖析孩子社交困境,探索如何讓孩子學會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
文:螢火
責任編輯: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