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株棉花苗到一張棉布,需要經歷怎樣的奇妙過程?在上海外國語大學,校園內一處未開發用地成了學生們的勞動基地,他們將親手“種”出一張布,見證棉花的奇妙一生。
張禮駿是上外西班牙語的老師,也是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與傳播”課題小組的指導老師。保護與傳承非遺是張禮駿最投入的事情之一,過去一年,他帶領學生推廣上海非遺超過十項,這一次,輪到了松江布。
南宋末年,黃道婆革新和傳授棉紡織技術和工具,使得松江一帶人民掌握了先進的織造技術,一時間“烏泥涇被不脛而走,廣傳於大江南北”。在明清時期,松江棉布便遠銷全國各地,贏得了“衣被天下”的聲譽。
“既然要推廣松江的布,我們為什麼不自己去做一塊呢?”團委書記廖文其心中萌生了一個想法,“如果我們可以在學校種一塊棉花地,既能讓同學們瞭解種地的艱辛,又能讓大家參與勞作,還能收穫從無到有的成就感。”
在上外校團委、學工黨委、西方語系、後勤和國資多方協商協作下,一個“種布計劃”就此開始。上外小別墅後的一塊荒地被批了下來,成為上外“勞育工坊”的啟動地,學生們將在這裡種下棉花。
1月21日是“勞育工坊”的正式啟動儀式,這天太陽當空,溫度正好,張禮駿帶著他的非遺團隊和寒假留校的志願者學生們,與相關院系部門老師一同在小別墅後的荒地集合。
上午的目標,是將這片荒地開墾完畢,把地上的土翻過來,這樣可以在正式種地之前,凍死雜草,減少一些蟲害。拿上鋤頭,大家全情投入到勞動中,清晨霧氣剛散,來的時候大家都穿著厚厚的棉衣,在一番辛苦勞作之後,大家都脫下了大衣,就連平時離田間十分遙遠的各位老師們也幹得熱火朝天。後勤組的周師思老師說:“小時候看見過爺爺奶奶幹農活,這次鋤地讓我想起了許多童年的場景,非常親切,非常懷念。”
負責教授大家犁地的是一位年逾古稀的本地農民,他細心地向同學們講解鋤地的技巧,哪裡用力,哪裡下腰,哪裡下腳,並分享了自己年輕時勞作的故事。“當年種地的時候,都是頭頂星,腳踏冰。”他一個人可以在幾個小時內耕完的地,十幾位同學和老師合力卻用了大半天時間。對於從來沒有鋤過地的同學而言,第一次做農活是一次不小的挑戰。
來自金院的王鈺表示雖然做農活很累,但也很快樂。“我以前從來沒有做過農活,這還是第一次做這麼辛苦的工作,學到了許多的農學知識,和大家一起來幹活也很開心。”來自西方語系的留校同學周詠芝說道。
3月12日,植樹節當天也是“勞育工坊”翻土工作的最後一天。張禮駿等幾名老師帶著一群學生,再次來到這片土地,完成最後的翻土工作,之後他們將陸續開始種植、施肥等工作。
“現在手工紡織已經非常少了,讓同學們體驗到從一顆種子到一塊布,我覺得這樣的經歷相當可貴。”張禮駿說。
位於倉城的“布文化展示館”是松江一處有關“布”的展示與創意館,館內展示了部分近、現代松江棉布和織造工具,陳列了松江棉布、藥斑布、織布機等實物,追憶松江勞動人民男耕女織、安居樂業的生活情景。經張禮駿聯絡,展示館將與學校合作,在最終收穫之後,同學們可以在此將棉花織成真正的一塊布。
【來源:上海松江】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