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閩侯洋下村:千年古村 夢裡水鄉

由 不新伏 釋出於 經典

StartStop

StartStop

(蜿蜒曲折的瀨江•郭城/攝)

它坐落於瀨江旁,古渡、舊居、老橋是滄桑歲月的見證,耕樵漁讀、尊師重教是文化傳承的脈絡。

它就是閩侯縣祥謙鎮洋下村,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古村落。

洋下村位於五虎山東麓,隸屬於閩侯縣祥謙鎮,清澈的瀨江是洋下村的母親河。一千多年來,五虎山的巍峨雄壯,塑造了洋下村人的堅強和血性;瀨江之水的婉轉秀麗,陶冶了洋下村人的含蓄和靈性。

世世代代的洋下村人在這片古老而又富足的土地上,耕樵漁讀,繁衍生息,形成了以林、黃、陳等姓氏為主的村莊。

(洋下村村景•郭城/攝)

村民陳錦鍾說:“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是一塊平原,叫‘七里平原’。為什麼又叫‘洋下’呢?因為本地人稱平原為‘洋’,村子在這片‘洋’的下游,所以稱為‘洋下’,村子形似飛鳳,所以過去也稱作‘鳳洋’。”

洋下村依水而建,因水而興。關於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末三國時期,當時孫權遣女婿、車騎將軍劉纂發兵閩中,劉纂遂稱霸福州。永安元年(即公元258年),劉纂置典船都尉於福州開元寺東直巷,領謫徒(罪人)造船於馬江,造船工廠設於馬尾中岐、祥謙鎮洋下村灞水邊等地。

(洋下灣灞水塢•程強/攝)

洋下灣灞水塢的造船史,可以從岸旁新修葺的周都督廟中遐思出一二。周都督,即三國時期的周瑜,字公謹,安徽省廬江縣人,因聯合劉備在赤壁大破曹操,名聲大震,被後人敬之為神。東吳的船工們在灞水塢造船時,為求順風順水、平平安安,從安徽周瑜家鄉分爐而來,建廟宇奉“周都督”神位。

(洋下灣灞水塢周都督廟•郭城/攝)

明嘉靖四十二年(即公元1563年)端午節,倭寇侵襲“洋下灣”。此時洋下村的青壯年正在瀨江划龍舟,聽聞鄉親們遭受了塗炭之災,紛紛拿起手中的船槳,衝上岸去,同倭寇作殊死搏鬥。

《閩侯七里志》將這一次的戰鬥稱為“洋下灣殲倭”。“這一戰鬥殲倭達200人,到20世紀60年代,尚遺12個骸骨堆。”這場戰役由於倭寇人數眾多,武器精良,洋下村及周邊鄉村群眾倉促應戰,死傷慘重。

(古荔枝樹群,樹齡達200多年,屬國家三級保護古樹•張鋒/攝)

同年十月,元兵攻破邵武、南劍州,逼近福州,形勢十分嚴峻,新帝趙昰由水路乘船出閩江口退往泉州、潮州,秀王趙與澤由陸路取道南通瓜山,過五虎山南下福清、閩南到廣東。

在洋下村,熱血村民與宋軍聯合起來與元軍殊死搏鬥,終因寡不敵眾敗下陣,元軍撤退後,部分倖存的村民就地掩埋了宋軍和村民遺體,構成了這“百家墩”的一部分。

洋下村玉帶環繞,景色怡人,過去,村西北面有8口池塘,其中大池塘一口,直徑有60多米,鄉人喻為“月亮”;小的池塘7口,直徑約為30米,人們稱之為“星星”。站在五虎山上往下看,7口小的池塘像北斗七星方位排列,俗稱“七星池”,小池塘圍繞著大池塘,俗稱“七星伴月”。

(鳳靈寺•程強/攝)

鳳靈寺是一座集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綜合性寺廟,始建於民國甲子年(即公元1924年),也叫“佛堂”“學堂”“祠堂”,主祀“五靈公”。作為一個多姓氏群居的村落,洋下村的村民不約而同的將舉辦各種慶典活動的場所定在這裡。

(字紙爐遺址•郭城/攝)

過去,在鳳靈寺的東面,有一座用幾十塊花崗岩石拼接砌成、造形似寶塔的字紙爐,爐整體為六邊形,對角長約1.5米,高近3米。整個字紙爐造型精美,是洋下村最具特色的古建築之一。

現在雖然已經看不出字紙爐的原貌,但洋下村尊師重教的傳統一直都在。

洋下村守浦道旁,有一座“鄭家裡”,據鄭氏後人介紹,宋代時,鄭氏的先祖在洋下有很多的田產和宅院,其先祖在朝廷為官,與朱熹是好朋友。朱熹受朝廷打擊,避居三溪口下卓村吟翠山樓講學時,鄭氏先祖曾邀請朱熹到洋下外舍居住,後人將朱熹居住過的地方稱之為“朱子裡”。

(鄭家裡•郭城/攝)

文物需要守護,文化離不開傳承。洋下村文化底蘊豐厚,村民對閩劇十分熱愛,改革開放初期,洋下村恢復村閩劇團,排演了閩劇“白蛇傳”“白鶴寨”,並在全縣各鄉鎮演出,轟動一時。

徐徐清風帶走了紅塵往事,滾滾江流滌盪著繁華舊夢。守浦道,這個“兩潮吞吐”至今有200多年曆史的老碼頭,安靜地矗立在這裡。

(鳳安橋碑•張鋒/攝)

在橋頭浦的南北兩岸,橫跨著一座平梁石構橋,它就是鳳安橋,鳳安橋始建於清嘉慶十九年(即公元1814年),橋長23米,寬2.5米,淨跨4.7米,離水面高2.2米,兩岸橋臺由花崗岩條石砌成,取名為“鳳安”,寄寓百姓希望生活平安富足的美好心願。

(鳳安橋橋身•郭城/攝)

溪流無歲月,堤樹有春秋。千百年來,洋下村仿若一位淡泊的老者,看往事滄桑,憶風煙流年……

(閩侯縣融媒體中心,郭城/文 郭城 張鋒 程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