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未名家長談 | 備考期間,家長應扮演怎樣的角色?

由 鍾離綺琴 釋出於 經典

全文共2143字,閱讀約需 6分鐘

關鍵詞:未名家長談

編者按

書山尋徑,學海探底。難忘的尋夢路上,總有親情的助力和陪伴。歡笑與淚水的背後,寶貴的記憶閃閃發光,化作父母的筆下文字,永恆記錄著追夢的點點滴滴。此刻,我們特邀您共讀 “未名家長談”,交流心得,伴您和孩子走過沖刺的旅程,做好未來的選擇。

學生姓名:潘湃

畢業中學:哈爾濱市第三中學

就讀院系:政府管理學院

又是一年升學季。雖然兒子高考已是4年前的事情,但每當六月灼熱的空氣劃過臉頰,當年陪伴兒子共戰高考時的點點滴滴就會浮現在我的腦海,讓我不時回味起那段夾雜著充實、期盼、緊張與焦慮的“崢嶸歲月”。高三的備考階段,無疑是孩子和家長的一場共同修行。那麼,家長在此階段應扮演怎樣的角色?結合我自身的經歷,我願與大家分享我個人的幾點體悟,供大家參考。

1

默默的陪伴者

耐心的傾聽者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備考期間,家長的陪伴不應僅是“鞍前馬後”的服務,而更應將陪伴注入孩子學習生活的每個細節中,更需要盡心、用心、細心。

每次接兒子放學的路上,我都會開啟車載音響,拿出一張張CD。無論是西方古典、歐美金曲、懷舊老歌還是流行音樂,不同的音符和節奏潛移默化地加深著彼此的共鳴。雖然每天只有20分鐘左右的車程,但久而久之我驚奇地發現,兒子似乎更願意與我傾訴衷腸了,逐漸地把我當作一個有共同語言的、可以信賴的“朋友”。

週末是陪伴的黃金時間。兒子在學習時,我總是為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晚飯後的散步,我在邊走邊聊中,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和心理動態,肯定、鼓勵他每一個進步,與他共同探討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在這個時候,我儘量讓自己避免婆婆媽媽式的“嘮叨”,避免耳提面命式的“勸導”,避免噓寒問暖式的“關切”,而是 努力做一個安靜的傾聽者,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長此以往,我真切地發現這樣的交流方式很好地打開了兒子的“話匣子”。在兒子的傾訴、宣洩中,我也能準確地判斷他的狀態,從而給出更有針對性、更貼心的建議。

雖然在緊張地備考,但事實上孩子也會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不同程度的“干擾”。記得在兒子高考前幾天,NBA總決賽打響了。兒子作為一個“資深”籃球迷,央求著我看完兩小時的比賽。當時我雖然心急如焚,但也沒有過多催促兒子,而是讓他酣暢淋漓地享受比賽的全過程。讓我欣慰的是,兒子在看完比賽後立刻投入了學習狀態。試想,如果我當時對兒子“耽誤時間”的行為“一棒子打死”,將他強行按在書桌前,那我們之間一定會陷入冷戰,兒子的情緒和學習效率也一定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在備考階段,家長時常在與孩子的相處上陷入苦惱:或是孩子不願敞開心扉,傾訴他們的所思所想;或是孩子“油鹽不進”,對我們的陪伴“不領情”。這往往是特殊時期下雙方壓力的疊加所致。此時, 作為家長,我們應站在孩子同輩人的角度試圖去理解他的情緒、思想和行為,嘗試去培養和孩子共同的愛好和興趣點,最大限度地給予其信任和寬容,做一個默默的陪伴者和耐心的傾聽者。這樣會給孩子注入一劑有力的強心針,讓他變得安心而專注。

2

睿智的引路人

靠譜的信託人

如果說陪伴與傾聽是與孩子建立良好互動關係的基石, 那麼睿智的引導則是孩子高考航程中的燈塔,為孩子標定航向、指引前程。

“打鐵還需自身硬。”有效的引導通常並非言傳,而是身教。如果家長天天焦慮急躁,孩子很可能也會無所適從。在兒子備考階段,雖然心中緊張、坐立難安,但在他面前我會表現得淡定、樂觀、自信,而焦慮的情緒我通常透過跑步來自我排解。同時,在為他做好後勤保障之餘,我也會讓他看到我認真工作的樣子。這會在無形之中讓孩子認識到, 家長在與他共同努力、共同奮鬥,他的心裡自然會多一份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 家長對孩子的指導並非在高考結束的一剎那就畫上句點,我們也要提前做好為孩子提供報考指導的心理準備。因為從出分的那一刻起,我們很可能會面對各類資訊的“ 狂轟濫炸”。北大是兒子夢寐以求的學府,但在報考時,港大也向他丟擲了橄欖枝。兒子也曾彷徨、動搖過,但我還是在為他權衡利弊後堅定地告訴他:遵從你的初心。誠然,孩子在人生第一次“重大選擇”中會有舉棋不定和躊躇不安,這時 家長理應成為中流砥柱,成為孩子最靠譜的信託人,在尊重孩子初心的前提下指導他做出明智而不功利的取捨,這將使孩子受用終生。

“行百里者半九十。”高考將至,最後一個月的備戰期是尤為重要的,也是最應戒驕戒躁的。作為家長, 我們應在嚴陣以待的同時保持從容,對孩子多一分理解、多一分信任,做孩子默默的陪伴者、耐心的傾聽者、睿智的引路人和靠譜的信託人,成為孩子前進路上穩若泰山的大後方。

最後,祝願每一位學子

心想事成、蟾宮折桂!

美編 / 戎子藝

審校 / 童禕璐 吳柏榕

北大學子備考錦囊 / 張婷婷:大勢定成敗,細節見高度

博雅雲講壇 / 尋訪燕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