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首批國家“雙一流”建設共計140所(兩地辦學高校算兩所)高校入選,其中有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98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這140所“雙一流”高校代表了國內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
通常情況下,“雙一流”高校在大學排行榜上的位次都比較高,排名多在國內前150位,但也有少數“雙一流”高校排150名開外,如果它們連續兩年落榜國內150強,就會被人們說成是“可能落選下一輪‘雙一流’的高校”。
筆者認真查看了軟科近兩年釋出的2019中國最好大學排名和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發現至少有10所“雙一流”,連續兩年排國內150名開外,它們下一輪會落選嗎?
新疆大學、上海海洋大學、成都理工大學、石河子大學、寧夏大學、北京體育大學、延邊大學、西藏大學、青海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10“雙一流”學校的排名表現不佳,均連續兩年落榜國內150強。其中西藏大學和青海大學連續兩年排國內高校200名開外,表現更差。
表單中的十所“雙一流”大學,有些具有“211高校”的身份,有些是“非211”高校。比如上海海洋大學、成都理工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等,都不是211高校,其中上海海洋大學和成都理工大學還是地方高校。
隸屬於上海市管理的上海海洋大學,前身為張謇、黃炎培於1912年建立的江蘇省立水產學校。該校歷經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水產學校、上海市立吳淞水產專科學校、上海水產專科學校等校名,於1952年升格為中國第一所本科水產高校——上海水產學院。1985年,學校更名為上海水產大學,2008年,學校更名為上海海洋大學。
上海海洋大學是國內僅有的兩所“雙一流”海洋大學之一,實力很強。該校擁有我國第一艘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淞航”號、我國唯一的CNAS、CMA、DNV GL和USCG資質認定的船舶壓載水實驗室,2011年以來,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1項、省部級獎36項。目前,上海海洋大學在海洋、水產、食品三大學科領域有很強的優勢,具有一定的國際影響力。
成都理工大學的前身為1956年成立的成都地質勘探學院,1988年,學校“煤田、油氣地質與勘探”和“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兩個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在較長一段歷史時期裡,成都理工大學為原地礦部所屬重點高校,2000年才劃轉為地方管理,成為四川省屬重點大學。作為我國適應當時工業建設需要興辦的第三所地質院校,成都理工大學擁有較高知名度,也比較受人們認可,所以有不少人覺得成都理工大學的名次並沒有反應出該校的真正水平。
仔細分析表單,我們發現,這10所大學,在2019軟科中國最好大學排名中,有7所排200多位,只有3所排進了國內高校前200位。但在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有7所排進了國內高校前200位,只有3所名次掉到200名以外。
很明顯,多數高校排名在進步,其中進步最大的三所高校分別是西藏大學、新疆大學和石河子大學,它們2020年的排名比2019年分別進步了294位、115位和100位。位次退步的高校有兩所——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和北京體育大學,它們2020年的排名比2019年分別退步了97位和20位。
排名在國內高校150位之後,的確有在下一輪“雙一流”建設中落選的風險,尤其是那些排名仍在持續下滑的高校,風險更大。不過,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和北京體育大學應該會繼續出現在下一輪“雙一流”建設名單中,因為它們一個是辦學形式特殊的部屬公安類院校,一個是擁有“211高校”頭銜的體育類實力強校,必須被持續重點建設。
話說回來,僅僅根據大學排名來判斷高校會不會落選“雙一流”,很不科學,也很不客觀。“雙一流”建設從來不是以大學排名為依據,它是一個綜合性的評估,既要參考高校的整體實力、師資力量和學科建設水平,又要兼顧地域平衡和國家戰略。某些高校實力一般、生源質量一般,卻被納入到“雙一流”建設名單,就是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戰略需求。而有些沒有入選“雙一流”建設名單的高校,不是實力不夠強,可能就是受地理位置的影響或名額的限制。
事實上,除了極個別院校,絕大多數“雙一流”建設高校,即便排名不高,也一直在進步。這是“雙一流”建設成效顯現的一個印證,如果進步的趨勢保持下去,未來它們一定會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也就不會再有被踢出“雙一流”建設範圍的風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