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兩宋之時,士林興盛,其中有一位人物,被眾人公認為“一代之師,由初迄終,名節無疵”,這位大賢,便是以“先憂後樂”享譽後世的范仲淹。
為人苦奮,節儉樸素
說起范仲淹,我們就會想起《岳陽樓記》中的千古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是傳統士大夫的典範與楷模。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稱范仲淹為“一世之師,由初起終,名節無疵”。清代大學士紀昀評價他:“行求無愧於聖賢,學求有濟於天下,古之所謂大儒者,有體有用,不過如此。”
范仲淹兩歲喪父,其母改嫁朱氏,仲淹一度改姓過朱。由於年幼時家境貧寒,范仲淹曾寄居長白山(今山東鄒平縣西南會仙山,以山中雲氣長白得名)的佛寺讀書。每天晚上煮一鍋小米粥,經過一宿凝成膠狀,早起後用刀劃為四塊,早晚各取兩塊,加點醋,撒點鹽,加熱後就著小根蒜吃,這就是他一天全部的食物。這樣的生活他維持了整整三年。
儘管後來官至參知政事,范仲淹仍保持著節儉樸素的生活作風。他曾諄諄告誡諸子說:“吾貧時與汝母養吾親,汝母躬執爨(音:cuàn,意:燒火做飯),而吾親甘旨未嘗充也。今而得厚祿,欲以養親,親不在矣,汝母亦已早逝,吾所恨者,忍令若曹享富貴之樂也!”范仲淹對子女的告誡,並不僅僅停留在語言中。他以身作則,作出表率。每天睡覺前,他都要算算一天飲食等種種花費與當天所做之事。如果花費與所做之事相稱,便心安理得,鼾息熟寐。如果不相稱,就終夕輾轉反側,不能安眠,第二天一定要做出彌補。
范仲淹不僅對自己如此要求,對子女也同樣嚴格要求。次子範純仁娶的是官宦世家王質之女,王質的伯父是北宋真宗時期長期擔任宰相的王旦。範王兩家結親並非范仲淹貪圖富貴,攀附高門。王質與范仲淹的交情,源自景祐三年,范仲淹因指責宰相呂夷簡用人不公被貶官,當時在朝計程車大夫大多害怕得罪呂夷簡,被指為朋黨,不敢為范仲淹送行,只有耿直的王質毅然“載酒往餞”。患難見真情,從此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併成了兒女親家。純仁之妻由於出身名門望族,自幼生長於錦繡堆中,據說在孃家曾用羅綺做帷幔,羅綺是一種質地輕軟而又有花紋的高階絲織品,價格非常昂貴,平常百姓家是不可能看到的。在媳婦未過門前,范仲淹聽說了此事,儘管與王質是好友,仍不留情面地當眾說:“羅綺豈帷幔之物耶?吾家素清儉,安得亂吾家法?敢持至吾家,當火於庭!”范仲淹給親家及未過門的兒媳婦“上了一堂儉樸課”,維護了范家一向清苦節儉的家法。
但范仲淹的儉樸並非吝嗇。據范仲淹死後歐陽修所撰《神道碑》記載,範氏“終身非賓客食不重肉,臨財好施,意豁如也。及退而視其私,妻子僅給衣食”。說他沒有客人時,菜餚中最多隻有一盤肉菜,妻子、兒女平日也只是滿足最基本的衣食需要而已。但在需要幫助的人面前,范仲淹非常大度慷慨。
勤學苦學,不營私利
除儉樸之外,范仲淹還要求家人勤學苦學,廉潔奉公,不營私利。在他留下的家書中,有一封是給他哥哥範仲溫的,內容是對其侄兒的教育:“二郎、三郎並勤修學,日立功課,彼中兒男,切須令苦學,勿使因循。須候有事業成人,方與恩澤文字。”宋代中高階官員可以根據其級別高低,申請授予子侄等親屬一定的官職,這在制度上稱為蔭補。宋代官僚子弟中,頗有些人因此不求上進,僅憑蔭補入仕。范仲淹的這封信,是告誡他哥哥,雖然他有資格向朝廷申請授予兩個侄兒官職,但前提必須是兩個侄兒學業有成,否則他不會奏請蔭補。同時,他也親自寫信給兩個侄兒說:“汝等但小心,有鄉曲之譽,可以理民,可以守廉者,方敢奏薦。”意思是你們必須好好學習,好好做人,只有等到學業道德均有成就,名聲為鄉里所傳誦,有治理百姓之才能,有廉潔奉公之操守,我才會向朝廷申請授予你們官職。
後來,兩位侄兒不負所望,范仲淹也就奏薦二人出仕。在三郎做官後,他又寫信諄諄告誡說:“汝守官處小心,不得欺事。與同官和睦多禮,有事只與同官議,莫與公人商量。莫縱鄉親來部下興販,自家且一向清心做官,莫營私利。汝看老叔自來如何,還曾營私否?自家好家門,各為好事,以光祖宗。”在這封信裡,范仲淹還專門強調,不得縱容鄉親到你們所管轄的地區做生意。范仲淹生前不營家產,他在徐州地方官任上去世後,家人只能暫時借居官舍,毫髮不爽地實現了他對侄兒所說的不營私的主張。
這封信影響很大,其原件至少到南宋時還存於世,在士大夫中流傳。南宋中期,大儒朱熹的好友、時任福建侯官縣令的陳明仲得到了真跡,僱工摹刻,置於案頭,每日自省,而將原件寄贈朱熹。朱熹反覆誦讀,大為感慨,在此書札左邊的空白處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右范文正公(范仲淹的諡號)與其兄子之書也,其言近而易知。凡今之仕者,得其說而謹守之,亦足以檢身而及物矣。然所謂自未嘗營私者,必若公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擇利害為趨舍,然後足以充其名。”在朱熹看來,人們應該牢記范仲淹的這番教誨。只有效仿範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不以一己私利為取捨,防微杜漸,從自己做起,從自己身邊人做起,才能踏實做事,清白做人。
范仲淹的言傳身教,對諸子侄影響極大。長子範純佑,年少時就“尚節行”。范仲淹在蘇州做地方官時,建立郡學,聘請當時的名儒胡瑗擔任老師。胡瑗對學生要求很嚴格,蘇州計程車子們難以適應,這讓范仲淹很頭疼。於是純佑自請入學,他年齡是學生中最小的,但事事都能達到老師胡瑗的要求,因此感動了比他年長同學,蘇州郡學之學風因此成為諸地方學校的楷模。西夏叛亂時,范仲淹奉詔守邊,也帶上了純佑。儘管身為主帥之子,但範純佑經常身先士卒,親冒矢石,屢立戰功。不幸的是,當范仲淹被貶官鄧州時,純佑得暴疾,以致痴呆。
范仲淹次子範純仁,則是宋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范仲淹死後,純仁承擔起了照顧病兄的責任。純佑患病十九年後去世,葬於洛陽。考慮到范家向來清儉,范仲淹的好友韓琦與富弼專門寫信給洛陽的地方官,讓其幫助純仁妥善安葬純佑。但純仁謹守父訓,不願接受資助。範純仁日後出任宰相,亦以廉潔勤儉著名。
一生先憂後樂,千載廉儉家風
古代著名的家訓中,大都少不了“儉”字。據《逸周書·文傳》記載,周文王就曾訓誡子孫:“不為驕侈,不為靡泰,不淫於美”。家訓中重視儉,與家訓作者的家庭貧富差距、官位的大小高低無關,而是一種歷史經驗的總結,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體現。
在古人看來,儉的品格培養,與德、廉以及一個人的安身立命,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如《左傳》說“儉,德之共也”,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說“儉以養德”,都是說有儉才有德。有德、有儉才有廉,才能塑造“臨大利而不易其義”的精神。西漢經學家、文學家劉向說“廉士不妄取,以財為草,以身為寶。”范仲淹之子範純仁說“為儉可以助廉”,晚清重臣曾國藩說“欲求廉介,必先崇儉樸”,都是說儉的意義。儉還與一個人的安身立命有很大關係。司馬光在《訓儉示康》中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意指奢靡的生活無止境,陷入其中必然玩物喪志。
自古以來,以儉立名,以侈自敗者多矣。范仲淹是北宋一代名臣,他不僅嚴於律己,為國盡忠,也以儉樸的家風教育子女,留下了千古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