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八屆年會線下論壇現場。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供圖
中新網北京12月5日電 (記者 馬海燕)2021年,“雙減”、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民辦教育發展規範調整、高中階段普職分流、校長教師輪崗等教育政策密集出臺。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八屆年會4日至5日在北京舉行,多位專家圍繞“中國教育大變革”展開探討。
75歲的“玻璃大王”曹德旺今年出資100億元人民幣建立了福耀科技大學。“跨界”參與教育論壇的曹德旺直言,現在大學的問題在於學科的設定還不能與社會需求相適應,也就是說培養的學生不一定適應企業的需求。很多大學生就業的目標偏向公務員。
朱永新對話曹德旺。 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供圖
“到今天,我們還在宣傳只有上大學才能改變命運,這對社會價值觀是很大的誤導。”21世紀教育研究院理事長楊東平認為,升學主義違背了社會經濟生活對多樣化人才的客觀需求,“這就是為什麼工廠招不到人的原因。因為社會需要360行的人才,但大學只給學生提供一行,就是讀書做官。”
楊東平說,升學主義否定了人的多樣性對幸福生活的需求,助長了學歷高消費,造成社會和人生的浪費,使學校淪為升學率競爭、培養“小鎮刷題家”、“二流機器人”的培訓機構。他認為,義務教育應當點燃、啟蒙、激發、照亮每一個學生,應當為學生的健康成長髮展和終身幸福服務。應當關注大多數學生和弱勢學生,而不是少數能夠“跳龍門”的“錦鯉”。
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會長朱永新表示,“雙減”表面上看來是減輕校內課業負擔、減輕校外培訓負擔,其實有著更深層次的考慮。未來學習要從學校走向學習中心,從固定的學習走向彈性的學習,從學歷社會走向學力社會。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志勇表示,“雙減”改革給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會教育帶來三個“倒逼”:一是學校超長的學習時間,這個所謂提高升學率的路徑要被斬斷;二是題海戰術行不通了;三是大量學科補習的時間和空間被規範,學校教育、校外教育、家庭教育都必須做出調整。
張志勇談到,過去的家庭教育完全成了學校教育的附屬物,家庭教育就是刷題和補習。在當前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家庭教育面對新的挑戰,要有科學的家庭教育、美好的家庭建設、溫馨的家庭生活、和諧的家校協同。
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理論與政策研究院院長項賢明認為,在落實“雙減”政策的過程中,必需時刻牢記這樣一條基本原則:減輕中小學生過重學業負擔,並不是簡單地讓孩子們學得少一點、學得簡單點,而是要讓孩子們學得輕鬆活潑一點,在興趣盎然的狀態下學得更多、學得更快、學得更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