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絕大部分地區,義務教育階段採取“六三學制”,將六年級放在小學階段。
也有少部分地區,尤其是上海,實行“五四學制”,將六年級放在初中階段,稱為“初中預備班”。
那麼,為何會有兩種分段方式,哪一種更好呢?
學制的演變
1966年,本著“教育要革命,學制要縮短”的理念,全國義務教育開始試點小學6年制改為5年制。
初中階段一般三年,到了文革後期,很多地方初中改為兩年,高中一度也只有兩年。
改革開放後,初中、高中階段率先改為三年,這樣中學階段一共六年。
隨著我國《義務教育法》的頒佈,要求統一實施9年義務教育,於是各地在小學或初中增加了一年的學制。
目前全國義務教育階段有三種學制:小學六年、初中三年的“六三制”,或小學五年、初中四年的“五四制”,以及兩個學段一體化的“九年一貫制”。
(說個題外話,“公民同招”後,因為省去了小升初的折磨,優質的“九年一貫制”學校,不管公辦、民辦,變得愈加吃香。)
上海“五四學制”的演變
1988年,為了緩解小學升學高峰帶來的入學難,上海試行小學、初中“五四分段”教育。
將六年級放在初中接受教育,稱作“初中預備班”,學生須讀完初中預備班才算“小學畢業”,而初中教育仍實行3年學制。
到了2004年,上海市教委正式發出通知,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面實行“五四學制”,原來的小學六年級和初中預備班名稱將被取消。
但大家還是習慣沿用以前的說法,把六年級稱為“初中預備班”,七、八、九年級對應初一至初三年級。
這也衍生出上海獨有的“小五班”現象,為了進入優質的民辦初中,必須在五年級參加機構舉辦、初中暗裡參與的“小五班”,才能提前被民辦初中“掐尖”錄取。
其它實施“五四學制”的地區
除了上海以外,全國還有不少地方實施“五四學制”,但很少是全省實施。
黑龍江實施“五四學制”的地區有哈爾濱市(不含下屬縣市)、大慶。
其中哈爾濱市六個主城區是“五四”學制,其它十二個區(縣、市)是“六三”學制。
遼寧實施“五四學制”的地區有遼陽、盤錦。
山東實施“五四學制”的地區較多,有威海、煙臺、濟寧、淄博、東營、新泰,以及青島的部分地區。
“五四學制”的優勢
主張“五四學制”的人認為,現在的孩子們發育早,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強,小學階段的學習內容本來就不難,五年時間完全可以完成學業。
而初中階段的科目和難度都大幅度增加,又面臨中考的巨大壓力,如果延長1年,實行四年制,將有助於減輕學業壓力。
上海市教科院的專家認為,實行“五四學制”有利於減輕學生初中階段過重的學習負擔和心理壓力。
在“六三”學制下,初中三年的學習時間太短,第一年基本處於對初中教育方法和環境的適應期,而初三又面臨畢業和升學,中間只有初二這一年過渡,一旦調整不過來,很容易造成兩極分化。
提早一年進入初中,學生可以儘快適應初中階段的學習節奏,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初中階段的學習還要為高中學習打好基礎,學生在初中時期的基礎紮實一些,那麼在高中難度更大的課程學習中,理解能力也就會更強一些。
為什麼“六三學制”成了主流?
既然初中多學習一年可以打下更好的基礎,那為什麼“五四學制”沒有取代“六三學制”,成為主流呢?
實施“五四學制”教學的,大多是經濟發展處於中上游水平的地區,這些地區的教育水平都比較高,孩子的可以在五年內完成教學內容。
而對於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廣大鄉村地區來說,學生的家庭教育要弱於城鎮,老師的知識深度和廣度也要弱於城鎮老師,小學五年就結束課程,難度比較大。
“六三學制”還有利於防止學生輟學,初中階段學習競爭壓力更大、花費也也更多,初中階段往往因厭學而導致學生的流失率增加。
小學階段六年學習,可以讓學生有一個更加輕鬆的童年,避免過早地步入初中,說到底就是競爭延後了。
再有,從教育資源看,如果改成“五四學制”的話,小學的教室和老師都很難直接搬到初中部,這也會造成很大的混亂和浪費。
因此總體來說,我國現有的教育資源更適合“六三學制”教學。
2019年,哈爾濱政協會議上,就有代表提出了統一學制的問題。
市領導表示:統一學制主要存在教室和教師不均衡的問題。
透過調研,認為“六三”制更適合本市的基本情況、更適合孩子的發展,爭取在5年時間內,將主城區學校教育逐步過渡到“六三”制。
讓小學階段儘量長一些,多開展一些文化、體育、科技等興趣愛好類課程,給孩子們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當然,不管什麼學制,很多家長早就提前搶跑了,幼兒園小學化,小學提前學初中課程,初中提前學高中課程,高中則學奧林匹克競賽課程。
這也是內卷時代家長日益焦慮的現狀。
學爸一直認為,提前學習必須在學有餘力,而且孩子有主動學習意願的情況下,再去安排。
如果學得痛苦,父母再去逼著學,只會更加厭學,乃至誘發心理疾病。
為人父母,不僅是注重眼前的分數與成績,更要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長遠的視野和寬大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