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我在高一“讀大學” 復旦大學週末先修學堂開課很精彩

由 勞新忠 釋出於 經典

原標題:我在高一“讀大學” 復旦大學週末先修學堂開課很精彩

東方網記者傅文婧3月27日報道:復旦大學面向上海全市高一學生的週末先修學堂今天迎來了第一課。來自144所高中的高一學生走進復旦大學校園,在教學樓裡聽課,在食堂用餐,在這個春雨淅瀝的星期六,做了一天“大學生”。

生動課堂超乎預料

今天上午,三門課程在第六教學樓同時開設,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經濟學院院長張軍啟發大家“如何像經濟學家那樣思考”的同時,哲學學院教授楊澤波,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姚大力也分別在“先秦諸子”“中西文化交流史”的課堂上激情澎湃地授課,並不時與大家交流互動。

“如果你請朋友去一個很高檔的餐廳吃飯,卻只點了一份薯條,是不是不太合適?這就是我們經濟學研究的內容之一。”張軍說。

“如果你在抽菸,就會妨礙到身邊的人,或者說你排汙、製造噪音,都會影響到他人,這就叫負的外部性,這就是科斯定理研究的內容。”

除了舉例子,張軍還與同學們保持著互動。

“有沒有同學給我一個例子,什麼是正外部性?”張軍問。

“教育!”有同學回答。

“對,教育,還有醫療都能提供正外部性,比如疫苗接種,你打了疫苗,就為大家提供了正外部性。”

張軍教授的經濟學課堂

今天,除了科斯定理外,張軍還在課堂上講解了MM定理和薩繆爾森定理,據他介紹,自己精心挑選的三個定理涵蓋了經濟生活中“一些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講MM定理前,他向同學們提問:“如果你想賣披薩,應該切4塊還是切8塊?這其實討論的是一個公司資金構成的問題”,同學們的求知慾與好奇心瞬間被激發,大家紛紛屏息思考;在透過薩繆爾森定律討論國家之間的貿易關係時,同學們表現十分積極,奮筆疾書,還有同學把自己的觀點與困惑記在了紙上,期待向張軍老師請教。

在課後提問環節,不少同學提了問。來自市西中學的盧雪瑩為了上這門“高深”的課程提前做了不少預習,還特地買了一本《宏觀經濟學》來啃,不過課堂效果出乎了她的意料。“沒想到他給我們分享了很多有趣的經濟學案例和故事,我之前一直覺得經濟學原理是存活在書本上的東西,透過老師的分享,我瞭解到了經濟原理其實與生活息息相關。”

這樣的課堂效果也是張軍的期待,既要展現經濟學的偉大,又要打破經濟學在高中生心目中的神秘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儘可能結合實際給大家講故事外,他在PPT中插入了一些照片,有相應的教科書封面、有相關經濟學家的人像等,讓大家隨時隨地“浸入”課程。

課上,馮俊佳坐在教室前排,認真記著筆記。“張教授是中國經濟學界一位很有名望的學者,為了讓我們聽得懂,做了如此精心的準備,我們真的很感動”。課後,他這樣描述聽課感受。

據張軍介紹,共同開設這門課程的還有田素華、寇宗來、陳釗、樊瀟彥等經濟學院老師,在設計課程的過程中,他希望每位老師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點,避免像教科書一樣給大家講授經濟學,“希望這門課程能夠讓高中生們對經濟學殿堂的神秘感消除,讓他們知道其實經濟學其實是很落地的,要把世界變得簡單,可以琢磨,可以觸控,然後也可以量化”。

哲學學院教授楊澤波的課堂

為高一學生“量身備課”

據張軍介紹,為了上好這門課程,他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來準備,為了適應高中生的知識結構,他儘可能找尋合適的故事或案例來幫助大家理解日常生活現象如何引發經濟學家的理論思考。

為“中西文化交流史”備課時,姚大力也在思考如何用更好的方式把課程講給高中生聽。在他看來,這門課的意圖主要在於“展示”,“把有強烈興趣的中學生帶到學科前沿地帶去走一走,感受一下那裡的風光和氣氛,向現有認識邊界以外那個尚未被探明的神秘空間張望一番。”設計課程時,他計劃採取一種“複線式教學”的方式,以線上交流和堂上講評方式輔導下的課外閱讀,與堂上的全面講授並行推進。“兩條線,實際上是從兩個不同角度觀察中西文化交流史。”

物理學系教授沈健給自己出了一個“難題”。為了帶同學們領略最前沿的物理學知識,開拓大家的視野、激發對於物理學的興趣,他在“物理學的新啟示”課程中選取了凝聚態物理與資訊科技的交叉領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作為授課的主要內容。但是要把如此艱深的知識講得生動易懂,讓同學們獲得最好的聽課體驗,談何容易。

“單純的理論或者公式可能比較枯燥,高中生們也難以理解,因此我決定採用圖片和動畫為主的方法”,為此,他把多年積累的成果做了近百張圖片和動畫,幾乎每一張PPT都是透過影象或者動畫的形式呈現出來;此外,為了激發同學們的興趣,他會選擇從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引入,比如為什麼手機和電腦尺寸不變,但功能和儲存資訊卻能越來越大?這樣的發展達到極限後應當如何尋求突破?磁鐵的磁性是如何產生的?這種磁性的形成與我們將要尋求的新的資訊載體間有怎樣的關聯?以好奇帶動興趣,以興趣引導鑽研。

臨床醫學院常務副院長陳世耀認為,對臨床醫學有一定的瞭解,是每一個人都應該上的一節“必修課”,這也是他在此次備課過程中一直秉持的理念。他選擇講授的內容“內鏡境界與消化系統疾病”聽起來非常神秘,同學們卻一定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聽說過,“胃腸鏡”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從管子到膠囊,從看表面到能看內部結構和周圍臟器,從單純診斷到可以進行治療,內鏡技術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與進步,但是很多人可能並不瞭解。他認為,這既可以增加同學們對於醫學的興趣,也是一堂重要的科普,畢竟“對醫學多一些瞭解就是對健康多一些瞭解”。除了消化內鏡技術外,影像技術、婦產科、兒科、內分泌、眼科等都與健康生活息息相關,他協力合作的五位專家老師分別深耕於這些領域且卓有建樹,希望能透過這樣的團隊合作幫助同學們描繪出更全面的臨床醫學圖景。

在他看來,醫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社會學,人文、倫理、法律等問題都巢狀其中。為了從醫學的視角出發帶領大家更立體地認識世界與社會,他反覆思考,多次對課件進行修改,把醫療風險、衛生資源、社會保障等社會問題穿插在了授課內容中,“用醫學來引導大家形成健康的世界觀、價值觀,也是我在這次課程中對於自己的一個要求”。

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姚大力的課堂

在高中階段培養基礎學科志趣

據介紹,本次先修學堂依託學校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基礎醫學、藥學等十大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首期共開設包括十大基礎學科等復旦大學特色優勢學科在內的13門課程。

上海市復興高階中學的傅妍清一直對醫學很感興趣,卻缺少深入瞭解,先修學堂報名一啟動,她毫不猶豫就搶了“臨床醫學探秘”這門課,在她看來,復旦大學為自己打開了一扇視窗,讓她有機會在高中階段觸控到自己感興趣的學科。

上海南匯中學的高一學生吳瀚從小喜愛資訊、晶片等領域,這次,他順利報名了“改變世界的晶片技術”,他說,先修學堂不僅可以讓自己在高中課本外拓展知識面,還有自己喜歡的“晶片”相關課程,非常開心!

“助力中學教育,增強學生綜合素質,培育學生創新思維,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復旦大學一如既往、積極履行的社會責任和使命之一。”教務處處長蔣最敏說。

據教務處介紹,自2014年起,復旦大學便與部分滬上中學試點合作,在高中基礎教育階段透過課程與教學改革探索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的新模式,力求建構創新人才早期培育機制。此次復旦大學週末先修學堂面向上海市所有高中學生,從原有的復旦名師走入中學的形式擴充套件到高中學子走入復旦校園,進一步強化高中學子與復旦大學的緊密互動,在更大範圍、更深程度,創新探索大中學銜接培養新模式。

針對高中學生的特點,週末先修學堂從培養創新精神和基礎學科學習興趣出發,進行了精心設計,滿足高中學生對不同學科的興趣和需求,授課難度和深度介於大學教育和高中教育之間,有利於高中學生的知識銜接和綜合提升。

“我們希望透過週末先修學堂,給予高中生一個自由選擇、自主探索、自我體驗大學優質教育的機會。幫助學生在高中階段更好地培養基礎學科學習的志趣,樹立遠大的目標,將個人的規劃和國家的需求緊密結合。”蔣最敏說。(傅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