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安靜的讀書地
以後要當老師這個想法,是從我的小學五年級左右開始有的,而且是因為一堂作文課。我清楚地記得那個作文題目是《我的理想》,要求全班在課堂上寫好然後交上去。對於這個題目,班上的同學似乎都有很多要說的,所以都很快寫完了,我也不例外,然後期待著老師下發作文字時上面有一個大大的“優”再加一顆小星星,然而,事情並不是這樣發生的。老師對於我們的作文並不滿意,甚至有點生氣,原因是我們的理想都太飄,很大一部分人追求的都是那些光鮮亮麗的職業,而且沒有一個人願意成為一名老師,為此,老師花了一節課的時間來給我們談理想,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腦海裡萌發了以後要當一名老師這個想法,但它還是模糊不清的。
等到了初中,班主任很反對我們以後當老師,甚至是責備那些有這個想法的同學,認為沒出息,我對此特別反感,好像是較勁一樣,心裡想著我非得當個有出息的老師給你看看不可,可我還是沒有跟別人說起過我的這個小小的理想。
到了高中,這個小小的理想一點點地擴大。可能是受家庭的影響,我從小愛看書,所以語文成績一直很好,也受到語文老師的喜歡,幸運的是遇到的語文老師都是非常的優秀,我的高中語文老師是一位作家,更是一位執著於教育的好老師,也是因為她,我的夢想才真正從模糊變得清晰。
而我真正地開始懂得並理解老師這個職業,是到了大學,每年一次的見習,雖然時間短,但對我的觸動以及思想成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而這次在麓谷二小的見習是我受益最大的一次。
小時候就讀過《窗邊的小豆豆》,那時候只是覺得巴學園可真好玩,後來才明白巴學園給予了孩子們一個自由成長的空間,給予了孩子們一個安靜學習的空間,正是在這樣一個環境下,孩子們才能真正地有成為具有屬於自己的個性的優秀的人的能力。麓谷二小要辦一所安靜的學校,這個理念是獨特的,在現在教育顯得急功近利的浮躁形式下,能靜下心來,為教育而教育,給孩子們一片學習的安寧,給孩子們一片自由成長的天地,甚至是使這份安靜感染到周圍的區域,重傳統文化,同時兼具現代化、科技化,使孩子們既有中華民族的根基,又有放眼世界的目光,這樣的一所學校是令人嚮往的。
在生活中,當長輩們問起我以後想做什麼工作的時候,我會告訴他們我想當老師,然而“老師”這個詞一次又一次地被他們扣上“輕鬆”“假期多”“補補課收益多”的帽子,這時候我總是很生氣,甚至是跟人很激烈地爭辯過。爸爸跟我說:“你那樣跟人爭辯是沒有什麼用的,他們所認為的是改變不了的,也確實有不好的老師存在,你把你自己的事情做好,把自己做好,做一個好老師,證明給那些人看,給他們看看一個好老師應該是怎樣的。”是啊,費勁口舌地爭辯是徒勞的,唯有用實際行動證明。
很多人不理解老師,很多家長不懂老師,在背後說著學校和老師的閒話的同時,又期望著學校和老師能把自己的孩子培育好教育好。麓谷二小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讓家長參與到學校的事務當中,比如家長輪流在校門口迎接孩子們上學,開設了爸爸講壇等等,讓家長知道學校在做什麼,老師在做什麼,自己的孩子會培養成什麼樣的人,學校和家長之間良好的溝通交流以及相互合作,能促進家長對學校和老師的理解和支援,對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說到家長對學校的理解和支援,這也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一個連線,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就是自己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的成長的作用是潛移默化的,也和學校的教育是緊密相連的。記得我一個教育學的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現在做什麼都需要考個證,唯獨當父母不用持證上崗。”是的,很多人都不知道應該怎麼去當一個合格的父母,當父母也需要學習,學習怎麼去培養教育自己的孩子。
我的父母在我的教育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也是在不斷學習的。我印象很深的是小學的時候,學校要求家長參加一個講座,關於孩子的教育的,我的媽媽去參加了,回來後她對我說:“講座的老師說要多鼓勵多誇獎孩子,以後我要多誇誇你。”這句話雖然簡單,但現在回想起來,媽媽的確把這句話記在了心裡,也成為了一種本能。所以在我的印象中,我是極少被爸媽罵的,除非實在做了錯事,也是因為爸媽的鼓勵和誇獎,生活中暫且不提,在學習上我沒讓他們操什麼心,自己知道應該怎麼做,他們也非常的尊重我的想法,而且從小到大,爸媽都很信任學校,信任我的老師。
見習的這幾天,確實是很累的,每天在去學校的車上我都是昏昏欲睡的,但孩子們就有這樣的一種魔力,一見到他們我就精神得很,而且我很喜歡跟他們待在一起,哪怕是坐在教室後面聽聽課看著他們我都覺得很棒,所以一有時間我就去我分到的1401班,他們很調皮,很可愛,很大方,很活潑,我是有點說不上來了,因為我覺得那些形容孩子的美好的詞都能夠用在他們身上。我也不知道我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上小孩子的,我朋友曾問過我:“你以前不是最煩小孩兒的嗎?”是啊,我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開始悄悄地改變了,大概是我知道了自己的方向並清楚地理解了這條路的時候吧。
其實,雖然自己知道自己要往什麼方向走,但對於未來有時候我還是會覺得迷茫,怕自己成為不了自己想要成為的人,我想過能不能換一條路,但是除了這一條別的我都不想走。人還是要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的,這一點在我決定要跨專業考研的時候,我才更加地明白。那個時候我想過要不算了,還是選個容易點的,但看了看那些科目和複習書目,我一點興趣都沒有,和朋友提起,朋友跟我說,堅定自己的目標,遵從自己的內心,是啊,人總要為自己喜歡的事情拼搏一把的,所以,我聽從了自己心裡的吶喊聲,的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即使累,心裡也很滿足和快樂。總是覺得自己學得不夠,不夠我成為一名好的老師,不論結果如何,要加油努力的,至少我在這個過程中學到了更多自己想要的東西,更加充實了自己理想的道路。
後來有一次,我和我的小學語文老師提前當年的那一堂作文課。她說:“當時生氣是覺得你們想得太浮躁。現在想想,你們是有個性,追求自我的90後,這個寬容的時代和父母允許你們有時間、有條件、有資本任性去追求自己的夢想。誰說你們不能創造屬於你們的奇蹟呢?”我想,我應該感謝她那一次的“生氣”的,因為這才有了我現在前行的方向,而且走得很快樂,我不敢說我會創造屬於我的奇蹟,但是,不管以後會有怎樣的結果,我還是會一如既往地堅定自己的理想,教育這條朝聖之路,既然堅定了信仰,就要義無反顧,勇敢前行的。
在麓谷二小見習的這幾天,我有一種歸屬感,因為心裡的想法和期待與這個學校,與這個學校的老師,與這個學校的學生是契合的,也感謝緣分讓我有了這樣的一場相遇,是我的幸運與幸福。
遇見孩子們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