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教師減負,讓安安靜靜地教書不再是奢望

    近日,《中國青年報》冰點週刊一篇題為《他們想安安靜靜地教書》的報道,將中小學教師負擔過重問題再度呈現在公眾視野之中,觸發了不少教師的共鳴。高三班主任忙於截圖拍照留痕、填表造冊、賣保險等非教學任務,一所民辦學校最多時一年收到接近4000份各類檔案,其中有35%左右是跟教學無關……學校和教師所承擔的額外工作,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從事任何工作,都會有壓力。責任重大的教書育人事業,當然不會輕鬆。倘若精力都是花在如何上好課教育好學生身上,教師會覺得“累並快樂著”,自然不會滿懷怨言。問題是,現實中教師常常被各種與教學不甚相關的雜事糾纏,忙忙碌碌卻體會不到職業成就感。前不久,河南鄭州一名00後小學女教師疑因工作壓力過大跳樓自殺,她在遺書中吐槽最強烈的就是各種非教學負擔。

    近日,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發展研究所與光明日報釋出的聯合調研結果顯示,教師的非教學工作量增加,佔用了過多時間精力。其中,60.8%的受訪教師表示,參加各類檢查考核、建立活動、綜合督導、評估驗收等非教育教學工作量“明顯增加”或“增加”,這是當前教師負擔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最想減輕的工作”調查結果中,排在前5位的是:迎接各項檢查、撰寫各種教育教學之外的材料、參加各種評比和比賽、課後服務、家長工作,其中多數屬於非教育教學事務。

    客觀地說,並不是所有非教育教學工作都是沒有意義的。作為社會的一員,教師適當承擔一定的社會事務,也是在履行自身的社會責任。但是,教師的主職是教書育人,如果非教育教學事務大量擠佔教師的時間,無疑是在喧賓奪主、本末倒置。更嚴重的是,很多進校園的非教育教學工作已經變異成電子打卡留痕了。

    據《半月談》披露,教師們經常接到上面要求,就某項工作拍照留痕。各種“小手拉大手”任務也會下發給教師,要求家長和學生配合,下載App答題,並截圖上傳。一名受訪教師稱:“比如反詐騙、學憲法、防溺水等各種宣傳,有些歲數大的家長不會操作,我們就得替他們完成。”

    或許,就初衷而言,一些“小手拉大手”活動挺有價值的,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卻淪為了一種形式主義。只是資料漂亮,效果如何反倒不重要。很多有意義的活動,不僅沒有產生什麼實際效果,還會因為老師不斷逼迫家長代勞導致家校關係出現不愉快,甚至鬧出事端。

    減少非教育教學類工作任務,是中小學教師群體一直以來的心聲與訴求。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之後,有關部門又三令五申要求各地遏制形式主義向學校轉移趨勢,杜絕行政任務向校園轉嫁做法。

    令人遺憾的是,囿於種種因素限制,教師減負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實效,但作為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破解之路依然漫長。一方面,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扭轉不良政績觀,切實減少教師非教育教學工作,確保教師有充足時間和空間開展本職工作;另一方面,要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讓學校有底氣將干擾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的形式主義之風拒之門外。

胡欣紅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270 字。

轉載請註明: 為教師減負,讓安安靜靜地教書不再是奢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