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縣城中學被抽空誰都知道有問題,為何誰都無法改變

由 仁連榮 釋出於 經典

正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教育問題一直都是我國所重點關注的,關於教育的政策也有不少,例如九年義務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相關補貼,甚至關於教育的法律法規,我國也制定了不少,可見我國對教育的重視。

但是由於地理位置不同,每個省份所能享受到的教育,資源,環境都存在差異,從而使得各個地區之間的教育水平產生差距。這一點在縣城中學上表現得尤為明顯。其實縣城中學被抽空的現狀,誰都知道有問題,但為何誰都無法改變呢?

首先從高考情況上來看,考上清北以及其他一些重點大學的往往是那些可以一口叫出名字的省城中學,這些學校大家都很熟悉,或者說一聽到學校名字大家在腦海裡會有一個大概的影響。
在然後就是地級市的重點高中,這些中學在雖然沒有省城高中那麼出名,但是在自己市內的影響力還是十分巨大的,每年也會出現不少考上重點大學的優等生,到了最後才是縣城中學,這三類中學每降一個級別,其中的差距是巨大的。
縣城的學校幾乎無法與前面兩類學校相比,當它們追求重點大學時,縣城中學所想僅僅是每年上二本線的人數能夠多一點。如果能出現幾個985和211的已經是燒了高香了。那麼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差距呢?
首先生源的差距,現如今為了孩子的將來,家長們都想盡辦法將學生送進大城市,這其中首選的就是一線城市,其次就是省會城市,最次也要送到地級市,經過這一輪洗禮,所留在縣城的學生,大多都屬於家庭背景一般普通人。

但是即使是在這群人裡也偶爾會出現一個或多個,成績突出的好苗子,但是這中情況畢竟是罕見的,大多情況下是不會出現的。所以沒有優質生源,縣城中學拿什麼和人家比。
其次,教師的整體質量,說完了生源接下來要說的就是"師源"了,要知道以前學校的老師都是由國家統一分配過來的,老師的整體素質還是比較高的,甚至在農村都會出現高階知識分子。
但是現在,時代變了,原來的分配製度早已被市場所打破,現如今,優秀的師範生早在沒畢業之前就已經被各個一線城市、名牌中學等學校搶走了,剩下的多數也可以進入到市級的學校,最終來到縣級中學的寥寥無幾。

而且這其中還存在跳槽的情況,在縣級中學表現優秀的老師,會為了追求更高的目標而選擇更好的學校,當然了這是無可厚非的,就想學生想考好的大學一樣,可以理解。但是這樣一來,外面的優秀人才不願意來,裡面的又想出去,縣級中學的整體素質不下降才怪。
還有最後一點,就是教育的環境存在差異,出生在大城市那些家庭經濟條件富裕的家庭中,他們當中絕大多數父母都是高素質人才。

他們父母本身的文化水平和素養就很高,在這種環境之下,無論是對孩子的教育還是輔導,他們所擁有的資源,都遠遠不是一個普通縣城家庭相比的,而且他們的周圍大多都是高階人才,這為他們孩子的教育又增加了不少優勢,使得他們在學習中更加得心應手。
而反觀縣城中學,縣城中學的父母大多都是起早貪黑地掙錢,對孩子的教育就是簡簡單單的幾句話,或者只是一句鼓勵,而且由於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即便想給孩子輔導也沒有那個能力。所以在這樣一種環境下,他們拿什麼去和人家拼,這怎麼可能拼得過人家呢?
有這樣一句話,寒門難出貴子,這句話就很好的印證了現在的現實。

在中國,2000多個縣城的學生在全國學生佔比中突破了50?這就意味著這一批學生的教育狀況對中國的未來是有很大影響的,所以尋找走出縣城教育的方法已經迫在眉睫。而應對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將資源進行合理分配,給縣政府提供更多的資源,並且制定相應的措施進行獎勵。
要減少人才的流失,在學校裡最重要的人才就是老師,只有想辦法提高老師的待遇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學水平。

在過去,由於縣城學校缺乏一個明確的發展目標,並且沒有追求,長期處於一種"無慾無求"的狀態,從而導致升學率降低,進而導致了優質生源的不斷流失,在這中情況下,教師無法將自己實力更好的施展,因此那些對自身要求較高的老師也不願意繼續投入這種學校。
從而影響了學校的教學質量,結果就是高考成績的不好,又一次打擊了老師的積極性,整個學校形成了一種惡性迴圈。
另一方面,由於教師是一個鐵飯碗,他們不需要時刻面臨著篩選和淘汰的競爭,因此他們並不會主動地去預測,去應對變化。他們既不同於普通的職場人員,也不等同於政府的公務員。這兩者之間都存在競爭和晉升的壓力。

因此他們沒有太多的壓力,大多時間都生活在自己的舒適圈,很難對事物進行客觀的評價因為他們總是會基於自己原來的認知來評判事物。而且教師往往在當地有著很高的社會聲望,加之缺乏合理的淘汰機制,使得教師們擁有足夠的資本來保持一種高傲的態度。
高速的經濟發展改變了原本閉塞的環境,隨著交通,網際網路,等一系列的發展人們對外面的訊息知道得越來越多,家長和學生們所接觸到的事物越來越豐富,再加上城鎮化速度的加快,也進一步加劇了生源的流失,而生源一旦流失,教育水平必然下降。

我國過去二十年秉承的是"以縣為主"的基礎教育管理,其目的是為了緩解教育公平和效率之間的衝突,但是從結果上來看,這種做法並沒有取得成功,非但沒有取得成功甚至加劇了這一現象,因此我們需要認真地思考一下,如何調節縣區之間的資源,從而改善縣區的教育狀況,使縣區的教育水平得到提升是現在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首先,我們要知道"以縣為主"這種制度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從而更好的去進行改變,"以縣為主"極大的增加了縣政府的資源配置權,但是縣政府的利益與基礎教育的利益不一定相同。
由於教育是一個長期過程,因此教育部門在國家結構中的地位略顯弱勢,而在當前的GDP導向下,某些地方政府為了拉動地方GDP增長,總是會對國家的教育政策總是有選擇地去執行,這也是為什麼會出現"超級中學"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

這些都是由於經濟發展過快,從而導致階級分化,最終所產生的後果。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些情況都是正常的,合理的,因為經濟學家認為"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最終所留下來的都是強者,而強者能更好的促進國家發展。
但是他們忽略了一件事,教育不是經濟,教育是一件無法用資料來衡量的事,如果教育一旦衰敗,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就會急速下降,常言道: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充分體現了教育的重要性。
如果想要改變,那麼首先當地教育局局長在執行政策是應該把符合教育事業的政策放在第一位,來增加經費,增加教師待遇,合理的分配教育資源,使民眾滿意,使優質的教育需求得到回應,以此來挽救當前的狀況。
最後,生源問題也必須得到解決,否則就會導致"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情況。
因此當地應該制定合理的政策努力的提高自己本地的升學率,使得生源得到改善,雖說升學率只是教育質量的一方面衡量標準,但是這卻是絕大部分人所看的重點,這也足以讓原本衰敗的縣級中學看到振興的希望,有了成績,也能讓更好地讓政府對教育事業投入更多。
當然了,"以縣為主"的教育體制並非沒有優點,至少它給我們破解縣級教育困局提供了極大的空間。
因為在這種政策下,縣級政府幾乎擁有完全的獨立處置權力和市場的主體身份,縣級政府可以根據當地的基本情況來進行制度創新,不但要著眼於內部的發展,更要將眼光向外看,爭取拉到更多的資源,使"以縣為主"的優點充分發揮出來。
要真正地做到"以縣為本",將原本僵硬的思維活躍起來,讓當地所有生長在這裡的人感到驕傲,努力的讓他們成為縣區發展的本源,重新燃起當地民眾對於教育的希望和追求。
按照這樣的發展方向,相信要不了多久,民眾對於教育的追求就會被重新點燃,縣級學校的孩子們也會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