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是我國曆史上,影響非常深遠的一場戰爭。這一場決定天下大勢的戰役,成為了秦國橫掃六國的開端。戰爭總是殘酷的,有人勝利,自然也就有人失敗。這場戰爭成就了武安君白起,讓他一躍成為了戰國第一名將,同時,也讓另一個人遺臭萬年,這個人就是趙括。
史學家司馬遷認為:在這場空前慘烈的戰事中,趙國之所以會敗的這麼慘,主將趙括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至此,趙括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成為了後世人眼中“只會死讀書而不知變通”的代名詞。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至少在我個人看來這種說法真的是太過於片面了。
雖說,主將對於一場戰爭的成敗負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我們不能把一場戰爭的勝敗全都歸咎在某一個人身上,畢竟,誰也沒有辦法承擔這麼重大的責任。再說,趙括的失敗,真的全都是他自己的原因嗎?說到這,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另一個人了,那就是趙孝成王。
作為一個國家的實際掌權者,趙括之所以能夠當上主帥也是他任命的。不說臨陣換將,本就是兵家大忌,作為一國之君,趙王手中的權力雖說不小,但是,臨時更換戰場上的主要將領,這樣的大事,恐怕並不是他一個人能夠決定的吧。
所以說,在決定任命趙括為主將之前,他肯定是和朝中大臣商量過的。
我們都知道,趙括是名將之後,自幼熟讀兵書,武藝超群。對於這樣的名門之後,朝中大臣對他肯定也是有一定了解的。如果,他真的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毫無實際作戰經驗的人,那麼,大臣們又怎會輕易同意他擔任主將率軍出征呢?
所以,從客觀來看,我並不認為趙括僅僅只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庸才。相反的,我認為他是一個十分優秀的官二代。
對於這個觀點,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證明:
首先、根據史料記載著,趙括自幼熟讀兵書,才華出眾。每當他和父親一起討論各種作戰案例的時候,其父都會被他駁得無話可說。由此可見,在軍事上他確實是有幾分真才實學的。按說,作為名門之後他們家還是有著爵位的,所以,趙括並不需要透過在戰場上出生入死來獲得晉身之階。他本可以藉著父輩的功勳,老老實實的在家安享富貴,但是,他卻並沒有這麼做。
由此可見,他是一個滿腔報國熱情的大好男兒。
其次、有趙父那樣一個在趙國軍界泰斗級的人物,他根本不需要透過“妄談軍事”來博取名利。雖說,他之所以發表那麼多對軍事的見解,不過,是因為他真的熱愛這個行業罷了。而且,司馬遷說他只會誇誇其談,毫無實踐經驗,這一點我也是不同意的,雖然,史料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
常言道:“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作為一個軍事世家的公子哥,他必然也曾跟隨父親上戰場上真刀真槍歷練過的。
第三、我們再來說一說趙國當時的局勢。當時的趙國已經是內外交困了,趙王為什麼會想到要換掉廉頗,這其中,雖然有秦國挑撥的緣故。但是,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趙王自己已經對這場戰爭失去了信心,他認為:廉頗已經沒有贏的希望了,所以,才會抱著“死馬當活馬醫”心態,更換趙括為主將。
因此,如果理智來看的話,其實,趙括出征的時候就已經面臨著必敗的局面了。所以,我們客觀來看的話,這場戰役的勝敗,其實,並不全部在趙括。至於趙括的問題,我覺得他爹說的對,不知兵… ...經驗匱乏。
雖說,從軍中的威望和作戰經驗兩方面來看,趙括都比不上廉頗。但是,沒有任何人能夠保證廉頗擔任主角,他就一定能夠打贏長平之戰。要知道,趙括接替主帥之前,廉頗就已經將軍中的儲備糧草快要消耗完了。
這也就是後來趙括為什麼在被圍四十幾天而一直無法突圍的主要原因。都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連續四十多天沒能吃上飽飯的趙國軍隊,遇上素有虎狼之師稱謂的秦軍,它的最終失敗自然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一說,趙國在趙括被圍的這四十多天裡都做了什麼呢?
最主要的是,他們並沒有採取積極的營救措施,倘若,當時的趙國積極透過外交手段聯合魏、楚兩國出兵的話,那麼,趙括不可能那麼快失敗。而且,在明知軍中斷糧的情況下,趙國也沒想過要給他們補充糧草,這也是導致他失敗的另一個重大因素。
面對內無糧草,外無援軍的絕境,趙括依舊沒有忘記自己作為軍人的使命,他依然代領士兵奮力突圍,最終,被亂箭射死。所以,在我看來,長平之戰的失敗,趙括雖然負有很大的責任,但是,如果因此就說他只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庸才,難免有失公允。
但同樣,趙括也有他自己的問題,趙括雖然很努力,但是,他作為統帥傾國之兵來打決死之戰的統帥,以他的能力還是遠遠不夠的。並且,對於長平之戰,趙國敗的如此徹底,王陽明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說:這是“一股戾氣”而已。
年輕人常年溫習聖賢書或兵書戰策,一心幻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幻想率領百萬大軍攻必克伐必勝,久而久之,雖有英雄志,但是,更會在心中形成一股虛驕之氣,形成一股強橫的“戾氣”。具體表現為:一旦得志,不顧具體情況,只想大幹一場,誰的話都不想聽。
中國歷史上的這種人有很多:趙括、馬謖、陸機、康有為、博古等等。
參考資料:
【《史記》、《長平之戰》、《紙上談兵的趙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