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讀到《三國志》後半段的時候,很多人可能都會忍不住連連嘆息,感嘆諸葛亮與司馬懿智斗數年,雖取得一些小勝,卻總不能戰勝魏國,最終以悲劇收場,甚至連對繼承人的培養上諸葛亮也不如司馬懿,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和得意門生鄧艾都是歷史上很有成就的人物,而諸葛亮在這方面比司馬懿就曲折多了,最後落得個後繼人才匱乏的局面。
按常理推測,最適合繼承諸葛亮衣缽的人,當然是他的親生兒子諸葛瞻,可從諸葛瞻的表現看,他根本就沒有學到諸葛亮的政治、軍事才能。那麼,諸葛瞻為何在戰場上表現得那樣不堪,會不會是諸葛亮故意沒有將衣缽傳授給他?事實證明,諸葛亮衣缽真正的繼承人確實不是兒子諸葛瞻,而是另有其人,這其中的事情有著怎樣的曲折呢?
猜想一:諸葛瞻品德突出,“才能”不行
歷史上關於諸葛亮和夫人黃氏何時結婚,並未記載,但應該不會太早,可能是早年諸葛亮隨劉備奔波太多,也可能是諸葛亮太過操勞,他生兒育女的問題受到影響,直到227年,諸葛亮46歲時才生下長子諸葛瞻,這時劉禪已登基5年,諸葛亮在漢中駐軍,向劉禪呈上《出師表》準備北伐。
諸葛瞻自幼表現很聰慧,並受到諸葛亮的嚴格教育,很多歷史著作對諸葛瞻人品的定位都是非常正派的,即:身性甚佳,品德端正,君子之風。如干寶曾說:“而能外不負國,內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我們知道,一個人品性如何與家教好壞是密不可分的,故而可以得出結論,諸葛亮對諸葛瞻必定進行了精心的培養,但這些培養並沒有側重在“政治、軍事”等才能上,而是集中在了品德修養方面。這可能是解釋諸葛瞻抵擋鄧艾時,為何表現得忠勇可嘉,而行軍佈陣的能力卻差很多的原因,這場阻擊戰使諸葛瞻戰敗身亡,害了自己也害了蜀國。但這恐怕與諸葛瞻出生太晚,諸葛亮還沒來得及培養他的才能有關。
猜想二:諸葛亮對兒子的發展早有預測
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時,也是他去世的這一年,他最後一次給大哥諸葛瑾寫了一封家書,信中提到:“瞻今已八歲,聰慧可愛,嫌其早成,恐不為重器耳”,諸葛亮這樣給兒子諸葛瞻定性,不知是出於怎樣的判斷,他在信中點明瞭自己對於諸葛瞻的看法是“難成大器”,或者是他已察知諸葛瞻天賦有限,才沒有培養其軍事政治才能。因此,諸葛亮只側重培養了其品德修養,甚至還為其寫了著名的《誡子書》,諸葛亮可能認為既然這個孩子難成大器,那最好不要去碰政治和軍事,只安心享受我的遺蔭就好了。
其實,諸葛亮的這種判斷是非常主觀的。
猜想三:維護融洽的君臣關係很重要
諸葛亮結婚後,好多年都沒有生兒子,所以曾經從大哥諸葛瑾處過繼了一個兒子,即諸葛喬。《三國志》記載諸葛喬死於建興元年(223年),時年二十五歲。由此可見,諸葛亮一開始是想培養諸葛喬繼承自己衣缽的,當時劉備和諸葛亮的君臣關係也正處於蜜月期,二人關係如魚得水一般,所以諸葛亮確實用心培養和鍛鍊了諸葛喬。諸葛亮曾寫信給諸葛瑾說:“諸葛喬本應該回成都,但各位將軍的子弟都參與行軍,我認為諸葛喬也應該同甘共苦。今日讓他帶領五六百士兵,與各位將軍的子弟駐紮在山谷中。”這些話充分說明,諸葛亮確實在有意培養諸葛喬的軍事和政治能力。
不過,到劉備託孤後,事情的發展就有所不同了。諸葛亮獲得託孤重任後,除了要考慮如何輔佐劉禪治理蜀國,還必須考慮自己作為權臣可能帶來的後遺症,因為他知道歷史上很多託孤權臣最後的下場都不好,搞不好家族就可能遭遇噩運。巧合的是,劉備和諸葛亮養子諸葛喬死於同一年(223年),這年距離諸葛瞻出生還有四年。
227年7月,諸葛亮終於生了自己兒子諸葛瞻。這時諸葛亮除了高興,可能更要思考這個兒子以後在蜀國將如何生存,如果全力培養他接班兒自己,一是其年齡太小,恐怕時間來不及,更嚴重的是那樣做恐怕對家族也不會帶來什麼好處。所以,為了讓劉禪安心,他不再像培養諸葛喬那樣培養諸葛瞻,而是隻側重培養諸葛瞻的品德修養和文學才識,以便憑此保全家族後世的平安。
猜想四:轉移目標培養與家族無關的接班人
迫於現實條件和對家族命運的思考,諸葛亮開始把培養接班人的目標放到自己的部下身上。公元225年,諸葛亮在南征孟獲時,馬謖向諸葛亮提出了“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建議,這使諸葛亮初步確定馬謖可能是值得培養的接班人。其實諸葛亮關注馬謖也是無奈之舉,據《三國志》記載“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雖然劉備去世時曾提醒過諸葛亮大用馬謖可能會有問題,但當時諸葛亮沒有兒子,而且益州的青年才俊後繼匱乏,比來比去他認為馬謖還是值得培養的人選。
可惜馬謖的人設在三年之後的街亭之戰中,徹底崩塌了。街亭之敗充分暴露了馬謖的缺點,這對諸葛亮的打擊非常大,揮淚斬了馬謖,諸葛亮很沮喪。因為當時馬謖是極少數值得培養的接班人選,殺了馬謖,一時間諸葛亮並沒有更好的人選接替他,雖然那時他的兒子諸葛瞻已經出生,可一則當時只有1歲,年紀太小不確定能否培養好,二則培養親兒子也可能給家族或蜀國帶來災難。
不過令諸葛亮稍微欣慰的是,馬謖被斬後的第二年,就出現了另一個令他比較滿意的人選,就是魏國降將姜維。從歷史的發展看,諸葛亮最後確定的接班人確實是姜維,在二人共事的六年間,諸葛亮用心培養和鍛鍊姜維的軍事和政治才能,使姜維很快得到重用,逐漸成為蜀軍將士中重要的一員。《三國志·姜維傳》記載:建興十二年(234年),亮卒,維還成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統諸軍,進封平襄侯。這應該是諸葛亮給劉禪的遺命,也正式確定他將衣缽傳給了姜維。
其實諸葛亮的選擇,我們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迫於無奈的解決辦法。他在這方面,照比司馬懿真是差得太多了,積貧積弱的蜀國,只憑一個姜維怎麼能守得住呢?反觀司馬懿那邊後繼人才不但比蜀國多,而且還比蜀國強,所以,蜀國被魏國消滅確實是歷史的必然,非人力所能改也!
參考資料:《三國志·卷三十五·蜀志·諸葛亮傳》《漢晉春秋》《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