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蘇聯集結軍力80個師、近110萬大軍,為何最終未敢南下中
''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溫斯頓·丘吉爾
友誼一直只是一個相對持久的關係,但卻絕非永恆。人與人之間,恆遠之友情尚且鳳毛麟角,能奉為美談,何況乎勢力之間,國家之別。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這句話,放在國與國的高度層面上,得到了更加深刻的印證。
縱觀中外史書,利益使然,今日一衣帶水親如一家,明日刀戈相向大興國戰,司空見慣矣。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中蘇之間的關係惡化,兩個原本的友邦,一度在各自邊境陳兵百萬,然而最終蘇聯卻未敢南下中國,本文所述,即是這其中緣由。
早生間隙,隱患暗藏
舊中蘇關係指的是舊中國國民政府與蘇共之間的關係,自新中國建國,蘇共中央不再承認敗退的國民政府為中國合法政府,新的中蘇關係遂在我黨所領導的新中國與紅色要塞蘇維埃之間建立起來。
然而中蘇矛盾,早在解放前土地革命時期就種下了萌芽,中共認為蘇共與共產國際的革命路線並不符合當時缺乏工人階級的中國國情,遂否決了蘇聯路線,發動農民革命,代表蘇聯路線的''二十八個半布林什維克''也被拉下馬來;毫不留情地駁了蘇共的面子。
抗戰勝利後,蘇聯先是提出中共與國民政府合作執政,後又忽視中共意向,擅自與國民政府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到這時,中共與蘇共的關係已然有了幾分貌合神離的苗頭。新中國成立,中蘇關係迎來一段短暫的蜜月期,這時期蘇聯雖對中國有大量技術援助和大批援華人才,其用心卻是為駐軍中國奠定基礎。
但中共中央與蘇共中央之間的意識形態差異,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蘇關係並不可能求同存異。中共始終秉持著對外和平底線和對紅色陣營的善意,單純因意識形態差異而做出侵害他國現實利益舉動的,始終都是蘇共。
兩度越界,友邦反目
因為受著蘇聯方面的好處,中國政府也不好點明蘇聯的某些舉措;直到1958年蘇聯提出極其侵害中國主權的''長波電臺計劃''與''聯合艦隊計劃'',中蘇關係才在這時真正惡化,即便未公開宣告破裂,但兩國之關係已然暗潮湧動,火星四濺。
長波電臺計劃,蘇聯以監測潛艇指揮潛艇為名,提出在中國海南建設大型偵察用軍事基地,實謀監控中國南部各省重鎮;一計不成,蘇共再出一計,提出聯合艦隊計劃,''幫助''中國建設海上力量,這則是蘇聯不加掩飾地妄圖軍事控制中國的狼子野心,以當時中國極其薄弱的海軍基礎,與蘇聯共建聯合艦隊,無異與虎謀皮。
這兩項舉措,蘇聯意在投石問路,假若中國政府同意,蘇聯便會得寸進尺。出乎蘇共的預料的是,中國政府在涉及主權的問題上的極度堅決。這使得蘇共的大國霸權主義路線在中國政府面前吃了閉門羹,自然惱羞成怒,想制裁中國。而中國政府因為蘇聯的兩度越界而不改,亦然徹底做好了同蘇共撕破臉面的準備。
1958年的''炮擊金門''行動,使蘇聯徹底意識到,中國徹底脫離了掌控,遂對中國實施初步制裁,並屢次公開以各種形式明嘲暗諷中共社會主義路線及我黨意識形態。就此,中蘇關係真正僵化,開始了長達近十年的''論戰''階段,雙方均認為對方方針有誤且意識形態背離社會主義卻也都認為對方應當予以改正。
直到1966年時,中蘇關係已經僵化到中國除允許蘇聯經中國向越戰中的越共政府輸送物資外凍結任何其他行為。特殊時期,兩國雖未斷交,但兩國關係近乎名存實亡,直到1967年歹徒衝擊蘇聯駐華大使館,兩國關係走向對立衝突的局面。
隨著兩國之間的關係達到冰點,中蘇之間的態勢終究還是達到戰爭一觸即發的局面。1961年時,蘇聯已然在靠近新疆的邊境線陳兵12個師團兼兩百架飛機。待到1968年,更是增兵至25個師,另1200架飛機和200具導彈。
除此外,蘇聯甚至威壓外蒙古,在其國境線和遠東邊陲集結了55個師70萬軍勢,至此在中蘇邊境線上,蘇軍集結軍力達到80個師、近110萬之多。空中力量更是強達戰機3400架,並各類導彈裝置3500具,坦克、戰車數萬輛。
甚至還有33箇中程導彈基地蓄勢待發。蘇聯對中國的恫嚇威逼之意不言而喻,然而新中國早已不復昔日屈服列強的羸弱,遂在同年8月,從南方各軍區急調重兵至中蘇邊境各重鎮地區;同時,中國政府發動全國軍民大力備戰,''廣積糧、深挖洞''持久抗敵之準備充足,舉國上下枕戈待旦。一時間,無論東西方諸勢力均以為中蘇之間,必有一戰,故舉世譁然。
終究是蘇聯未敢起兵南下,紅色陣營也沒有陷入真正的內耗。究蘇聯不敢南下之因,無外乎如下三般:
1、 中蘇軍事對峙前期,中國政府''兩彈一星''突破斐然,蘇聯恐兩國交戰引發核戰,赤色陣營內耗使歐美諸國坐收漁利。
2、 中蘇邊境線亢長,遠東地區相距蘇聯核心地區甚遠,戰事一起,極易陷入長期拉鋸,有被分割擊破之危。
3、 中國解放軍在中蘇對峙時期尚有數十萬作戰經驗豐富的沙場勁旅,中國之輕重工業基礎初成,舉國之力,與蘇聯一戰大有可為。
綜上三種憂慮,蘇聯縱陳大軍百萬、戰車萬乘,終究懼於中國軍民舉國死戰,未敢南下。
長期對立,終歸和平
1969年,中蘇於珍寶島、鐵列克提兩地爆發區域性武裝衝突,交鋒數著,終是各自剋制,均未敢大起戰端,兩國從劍拔弩張的武裝對峙轉為長期的軍事對立,不予交往,即便中間偶有兩國領導人非正式會談,兩國的對立態勢依舊未有較大緩和,仍舊互相提防。
二十年後,物是人非,蘇聯勢微,大廈傾覆。接替蘇聯的俄聯邦不再敵視中國,矛頭轉向北約歐美,而中國致力於解決臺島獨立運動和經濟開發,兩國遂從昔日對立轉為唇齒友邦,物是人非,滄海桑田,中蘇乃至中俄的諸般糾葛,說到底,不過是勢隨利動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