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覺得自己什麼也不行,怎麼辦?父母一個小改變就能解決

《少年說》中,有一個上了高三的女孩,跟媽媽說:自己已經開始努力學習了,雖然現在只考了三百多分,爸爸媽媽很失望,希望爸爸媽媽能看到自己努力的過程,而不只是看結果。希望父母相信自己,一定會加倍努力的!

結果,媽媽的回答讓女孩特別難過,媽媽說:希望你別隻喊口號,沒有行動!女孩說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下了臺以後,女孩說:剛月考結束,心理壓力很大,希望能得到父母的理解!沒想到媽媽這麼說!

孩子經常覺得自己什麼也不行,怎麼辦?父母一個小改變就能解決

在孩子的內心世界裡,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父母不同的回答,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在瞭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時候,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其實,在孩子的心中,並不是只想聽到一個簡單的答案,而是希望得到來自父母的理解,以及父母發自內心的愛。如果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在孩子的心中,希望得到最高質量的陪伴,而不是簡單的一句話。

父母想看到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卻忽略了孩子的情感,正在悄悄被傷害。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績好,有出息!當然沒有任何問題,錯在用什麼方法,去付出對孩子的愛!孩子需要的,不是一個天天問分數的家長,而是需要一個愛自己的爸爸媽媽!

家長如何去做,才能讓孩子感受到愛!

一定要理解孩子的心情,不逼迫孩子做事情,而是透過共同面對當下的困境,引導孩子學會處理問題的方法。

孩子經常覺得自己什麼也不行,怎麼辦?父母一個小改變就能解決

希望孩子分數再高一些的家長,肯定著急了!這也沒說怎麼提高成績啊?馬上就送上最好的助孩子成才的秘訣!心理學家調查顯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引導孩子自己想方法,才能最終實現,孩子主動學習的願望!

第一,找到人生的目標。

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瞭解孩子人生的目標是什麼?這個過程中,一定不要挖苦孩子,多聽少說,跟孩子一起找到他最喜歡的事情,最想實現的目標!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調查。即將從哈佛大學畢業的一群學生進行了一次關於人生目標的調查,這群學生的智力、學歷、環境條件都相差無幾。 調查的結果是這樣的:3%的人,有清晰而長遠的目標;10%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60%的人,目標模糊;27%的人,沒有目標。

孩子經常覺得自己什麼也不行,怎麼辦?父母一個小改變就能解決

25年後,結果是這樣的:3%的人,25年間他們朝著一個方向不懈的努力,幾乎都成為社會各界的成功人士,生活在社會的上層;10%的人,他們的短期目標不斷實現,成為了各個領域中的專業人士,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60%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他們能夠安穩地生活與工作,但似乎都沒什麼特別的成就。27%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25年來生活過得不如意,常常失業,靠社會救濟,並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會。”

結果表明,有人生目標的學生,在離開校園以後取得成功的機率更高。而沒有目標的人,生活沒有方向,只好無奈地生活在最底層。鼓勵孩子找到內心最喜歡的事情,有了人生目標以後,做事情有熱情,孩子會更加熱愛生活,對於未來,孩子也有了清晰的認識,才會主動學習,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而不斷努力,就算在遇到磨練時,也會用人生目標,為自己加油,只要解決了當下的問題,離目標也是更近了一步!

孩子經常覺得自己什麼也不行,怎麼辦?父母一個小改變就能解決

第二,現狀與目標之間還有哪些差距。

現在的情況,離實現孩子的人生目標,還有哪些差距?讓孩子看到自己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及時改正,還有哪些方面,需要調整,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才能實現個人的價值。

能夠看到自己的不足,孩子才會認識到自己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能夠為了實現人生的目標,不斷改變自己的行為。孩子的人生一定會越來越精彩!

曾國藩在小時候並不是天資很高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他發現,只有不斷改正自己的缺點,才能擁有更高的思想境界,才能成為聖賢君子,更能掌握人生的大局。這正是修身的重要意義,曾國藩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做到早起,自己做家務,多讀聖賢書。

孩子經常覺得自己什麼也不行,怎麼辦?父母一個小改變就能解決

孩子現在不夠優秀沒關係,隨著不斷改正壞習慣,多讀聖賢書,就會更明白自己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變,隨著精神世界的不斷強大,有堅定的人生信念,實現個人的價值,不僅在於自己會得到什麼,而是,為這個世界奉獻什麼,能為大家帶來什麼,才是真正的人生意義。

第三,需要家長提供哪些方面的幫助?

有哪些需要家長提供的支援,讓孩子都寫在紙上,家長跟孩子一起來分析,當然,整個的過程一定以孩子為主,激發孩子實現人生目標的渴望,看到自己還有哪些不足,才有助於孩子願意積極改變。

孩子經常覺得自己什麼也不行,怎麼辦?父母一個小改變就能解決

除了孩子提出來的需要哪些具體的幫助,家長還要做的就是,自己成為一個有人生目標,有行動力的人,成為孩子最好的人生榜樣。

如正董卿在談在教育孩子時,說:“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就先成為什麼樣的人!”用自己的行為影響孩子。古人曰:不以言教,而以身轉之。用言傳身教的方法,才會帶給孩子正確的人生觀,才會讓孩子明確自己的方向,一位在做傳統文化教育的朋友,孩子的人生目標就是成為一名傳統文化的老師,學習不用父母操心,積極付出自己的力量幫助別人。一位天天回家就看手機的家長,在家裡就會喊孩子好好學習,結果,孩子看書根本沒法專心,還總搶家長的手機玩。

孩子經常覺得自己什麼也不行,怎麼辦?父母一個小改變就能解決

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人生有著重大的影響。父母有大格局,每天積極學習,心存仁愛,孩子也會成為一個熱愛學習,樂於助人的人!

總之,無論孩子出現了什麼問題,家長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找到人生的目標,還需要父母提供哪些幫助,當孩子認清自己當下的情況,與人生目標之間還有哪些差距,就會不斷改變自己,為了實現理想養成好的習慣。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是家長努力改變自己的過程。家長改得多,孩子變化大!當父母改變了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後,會帶給孩子更多的能量,助他揚帆遠航!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208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經常覺得自己什麼也不行,怎麼辦?父母一個小改變就能解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