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小白如何快速成為專業人士,做到這三點,做“別人家的員工”

學到老,活到老,這句話放到這個時代,一點都不過時!知識更新迭代週期縮短、經驗的有效期也大大縮短。如果不能跟上時代變化的節奏,就只能被時代淘汰!為了趕上時代的班車,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以期在這個大變革時代不被淘汰,甚至彎道超車。

對於職場小白而言,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這是個好時代,這個時代正在經歷顛覆性的變化,有很多東西都是新的。可以說,在某些領域,菜鳥與老鳥之間並沒有太大的差異。這也是個壞時代,這個時代在不斷地變化,可能你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之力才掌握的東西,沒過多久你發現沒用了!

職場小白如何快速成為專業人士,做到這三點,做“別人家的員工”

那麼,對於職場小白而言,到底該如何學習呢?要搞清楚三個問題:為什麼學、學什麼、怎麼學。

一、想清楚為什麼要學習,這是一切的根本

為什麼要學習?這個問題看起來明知故問,也常常被大家自動忽略!這還用問嗎?學習不就是為了提升能力,然後能夠找到更好的工作嗎?一般而言,學習通常以下幾種目的。

1.學習是為了更好的發展

有些職場小白的學習目的非常明確,就是透過學習要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從而能夠找到更好的職業發展機會。

如果你學習的目的是這個,那就要進一步思考: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是什麼?在面試候選人時,遇到不少的求職者基本上一年一換工作,甚至有部分求職者每一份工作的類別都不一樣。上一份工作做行政,這一份工作做銷售……

由於缺乏必要的職業發展指導,部分職場小白在選定職業方向時比較盲目,選擇的標準也比較隨機,比如自己喜歡,比如工作清閒……等進入職場幾年之後,才發現當初的選擇並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不得不重新從零開始進入新的職業。這樣做並不是不可以,只不過那些錯過的光陰有些可惜。畢竟,時間對於任何人都是稀缺的,即便年輕如你!

而且,即便是為了發展,又可以細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為了更好勝任當前的工作,另一種是為了謀求新的崗位而學習。關於這兩者學習的區別,在第三部分會有簡單涉及!

2.學習是為了有更多的機會

還有一部分人,並沒有明確的職業方向,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喜歡幹什麼,那就多學幾樣本領,反正技多不壓身。

在某種程度上,這個跟第一種情況有些類似,也是為了自己的發展,只不過這種情況下發展方向還確定!因此,我們經常在求職節目上看到有些人去職業教育機構學了UI、程式,最後去應聘了一份銷售的工作……

3.只是因為別人都在學習

還有一種當下比較常見的情況,那就是我學習是因為別人都在學習。如果我不學,我就要會落後……這種情況下,學習純粹是為了緩解自己的焦慮情緒。這種學習的目的並不值得提倡。

除此之外,還有些人學習其實只是讓自己看起來很有學問,並不是為了實際運用!

顯然,個人的學習目的不同,所選擇的學習方向、學習方式等會存在一定的差別。接下來,我們主要針對為了發展而學習的情況來討論!

職場小白如何快速成為專業人士,做到這三點,做“別人家的員工”

二、明確該學什麼,更好的聚焦

一旦學習的目的非常明確——為了提升自己能力以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機會,下借來需要做的就是根據職業發展目標,明確達成目標所需要具備哪些能力素質,再將自己當前的情況與目標要求進行對比,找到自己不足的方面去完善。

一般來說,影響職業發展的能力素質大致包括五方面:知識、技能、能力、素質、天賦。在這五項因素當中,知識、技能、能力是透過學習可以提升的,而素質和天賦往往是先天決定,後天很難改變,在此不做討論。

1.知識,關於客觀事物的認知,回答是什麼的問題。

2.技能,具備的某個領域的硬性技能,比如會程式設計、會做PPT;

3.能力,比如溝通能力、創新能力等,具有一定的隱性,能力的高低很難一眼就看出來,往往需要透過仔細的行為觀察。

如果職業發展方向與自己的專業一致的職場小白,本身已經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欠缺的主要是如何將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以及一些通用能力不足。但如果是非專業的職場小白,那需要提升的內容就多了!

那麼,對於職場小白,是不是一定要學習理論知識呢?

對於專業類崗位的任職人員而言,掌握一定程度的專業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不僅能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成長的速度會更快。

但現實情況是,大部分職場小白都不願意學習理論知識的,甚至認為那些講理論的課程或者文章那是照搬書本。當然,這裡面也有理論學習難度大的原因,如果沒有一定經驗,又沒有人講解,想要看懂確實不容易。

而且,人們對於未知領域技能的掌握通常是按照已有相似的經驗去套用,在此過程中不斷摸索、總結、提升。就像我們買了一個手機,極少人是先去看說明書,大部分人是按照自己以往的經驗先去操作,然後發現問題再去看說明書!

更何況,在某些情況下,如果只是簡單的運用,未必非要掌握理論知識才能把工作做好!比如,會開車的都知道什麼時候踩剎車、什麼時候踩油門,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為什麼踩剎車車會停,踩油門車會動!

個人建議,如果剛接觸工作不久,先向別人學習實操技能,等基本掌握技能之後,再去琢磨為什麼這麼做,再將學到的理論用於實際工作的改善、提升,未必一定要去死磕理論書籍。

需要提醒的是,我們儘可能學習那些工作中能用到的知識和技能。學以致用是保證學習效果一個有效的方法,但如果學的東西用不上,未來一段時間內也沒有從事相關工作的機會,建議不要花太多精力去學習。尤其是個性化比較強的知識,比如管理技巧、方法,大都是基於實際場景,都在不斷的變化,如果你學完用不上,不出半年,基本上和沒學強不到哪裡去。

因此,如果想要“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真本事來幫助自己提高”,那就就要做兩種打算:一是把本職工作做好,然後爭取機會從事專業工作;二是具備一定基礎之後,如果企業內部沒有轉崗機會,選擇跳槽重新謀求專業崗位。

職場小白如何快速成為專業人士,做到這三點,做“別人家的員工”

三、如何學習效率最高?

關於怎麼學,各位老師們說了很多方法,在此不再贅述,簡單說說個人認為學習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對個人提升最多的依然是工作本身

學習裡面有個721法則,70%的經驗來自工作中的學習,主要是把學到的一些知識應用到工作中,邊工作邊學習邊總結,再應用,不斷調整,形成可靠的經驗與技能;20%是從其他人身上學習,主要指工作中借鑑、參考別人好的做法,以及與他人溝通、討論、交流等過程中的互相學習;10%是常規的培訓,主要指企業組織培訓時,大家從培訓師、講師那裡得到的啟發與學到的知識。

可見,工作本身對於個人能力提升的貢獻依然是最大的!但應當在工作中不斷總結、反思,不斷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這個地方要強調下,不要盲目迷信一萬小時定律,如果在工作中沒有總結、反思,做的只是重複性工作,做10萬小時也不會成為專家。

其次,嘗試探尋背後的規律,不要停留於知識、技巧層面

知識管理有三個層次:

1.資料管理,知識管理的基礎層面,包括資料如何歸類,如何存檔等;

2.資訊管理,如何理解、消化和應用學到的知識點,這一層面是關於學習的方法,比如如何做讀書筆記,如何利用思維導圖增強理解;

3.底層規律,在深層次上掌握事務的規律,這些規律能夠將之前的知識串聯起來,在具體的知識外產生新的答案,掌握底層規律有助於對原有知識創造性的運用。

目前大部分人的知識管理水平處於第一、二層次,很多小白還處於第一層次。但是,未來拼的不再是我們掌握了多少知識、也不是我們獲取新知識的速度有多快,而是認知的深度。因此,儘可能深挖背後的規律,這樣我們對事物的認知才更全面、深刻,能夠做出更合理的決策。

當然,這對於小白而言有些困難!

再者,不要迷戀乾貨

經常看到很多小夥伴在老師們的文章下面留言索要表格、方案,個人不大讚同這樣的做法。通常別人向我索要方案時也會拒絕,不是因為資料多珍貴,而是因為這會害了對方!

乾貨可能是剔除了諸多次要影響因素、簡化後的產物,乾貨本身已經看不出其適用場景、邏輯、結構、機制等,不利於全面瞭解、掌握這一方法和理論。而且,如果我們習慣於抓取這些降維後的乾貨,長此以往,我們的思維也會被降維!

此外,找準方向,深入學習

學習是個技術活,不只是小白,所有人都應當學習“學習的方法”,才能讓我們自己跟上時代變革的步伐。

當然,每個人的學習方式不一樣,對於社會學科而言,用個案來證明某個方法可行是經不起推敲的,以上觀點只是給大家一個思考問題的角度,僅供參考。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275 字。

轉載請註明: 職場小白如何快速成為專業人士,做到這三點,做“別人家的員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