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認為克什米爾的民族宗教衝突是印巴分治後才開始的,其實不然,克什米爾的民族、宗教衝突至少應該從1752年算起,那一年,阿富汗國王阿馬德·沙·阿卜達利擊敗了莫臥兒王朝吞併了克什米爾。延續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阿富汗侵略者非常殘暴,他們把活人裝入麻袋扔進德爾湖取樂,燒殺搶掠,在克什米爾造成一片恐怖氣氛。而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間的紛爭與衝突自此迅速燃起,成為克什米爾民族、宗教衝突的主要歷史原因。從1752年到1947年的近200年間,克什米爾的民族、宗教衝突就連綿不斷。
阿富汗統治者的殘暴統治引起了當地人的強烈反抗,1819年錫克軍在多格拉國王蘭吉·辛格的率領下,向克什米爾發動進攻,一舉擊斃了阿富汗省長穆罕默德·阿茲姆汗,收復了克什米爾。但是錫克人的統治並不比阿富汗的統治好多少,克什米爾人照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克什米爾人中至今流傳的一句成語“錫克面孔”(惡煞凶神)便是起源於錫克人統治時期。
錫克人統治時期,克什米爾南部的查謨的國王叫古拉普辛格,他的一個將領糾拉沃爾辛格於1842年入侵西藏,佔領了拉達克。英國人進入印度後,與錫克人打仗時,古拉普辛格一直保持中立。1846年,古拉普辛格同英國人簽訂了阿姆利薩條約,給英國人700萬盧比,換得全克什米爾的統治權,兩地合稱查謨一克什米爾,成為英國的附庸,在幾屆印度王公的統治下,穆斯林曾幾次舉行大型起義,反抗印度王公的統治。
克什米爾土邦和其他土邦一樣在當時的印度居有特殊的地位。1877年英國女王宣佈兼任印度皇帝后,土邦在法律上已成了英印帝國的一部分,但是和英屬印度還保持平行地位。形式上看它還有內政自主權,但事實上,一切大權均集中在英印總督派來的駐紮官手裡。
土邦王公絕大多數是英國統治的忠實支柱,對領導印度民族主義運動的印度國大黨抱不信任態度,他們害怕這股新潮流波及土邦,衝擊他們自身的統治地位。而國大黨則把土邦看作是印度自主地位的可貴象徵,是“還在跳動的印度心臟”。希望土邦王公能向英國人顯示,印度人在管理國家政權的才能方面並不差。雖然國大黨對王公持友好態度,但是土邦王公卻對國大黨抱有惡感。國大黨反對英國把在印度境外作戰的軍費加在印度頭上,王公們卻支援並捐款資助英國在境外的侵略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