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光華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積極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堅持OBE理念,突出成果導向,爭取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都要見成果、見行動。嘗試實行“團隊互助教學”,即教師利用線上教學的優勢,組成教學團隊,互助上課、聽課;學生組成學習小組,互相幫助。以“學、思、悟、行”貫穿整個教學環節,讓學生做到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真學、真信、真用”,“入耳、入腦、入心”。
團隊互助教學突破教學“瓶頸”
團隊互助教學做到“四個貼近”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教學內容透過團隊互助線上教學,可以做到“四個貼近”:一是貼近時代前進步伐,更新豐富教學內容;二是貼近學生成長需求,把學生困惑的問題設計成針對性課題,轉變學生思想;三是貼近知行轉化規律,引導學生加強社會實踐;四是貼近轉型改革,實現“原理”課的系列轉變,重點實現由學習書本知識向鍛鍊應用能力的轉型。
突破了“教師講、學生聽”教學模式的“瓶頸”
團隊互助教學,是防控新冠疫情期間線上教學過程中的一次嘗試。線上教學有效解決了時空受限的問題,使學生能從不同的教師那裡學到不同的知識,從而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問題,還促進教師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團隊互助教學的設計思路
組建教師教學團隊和學生學習小組,打破了以往教師只能給自己的班級授課的限制,改變了學生單獨學習的做法,透過構建教師、學生兩個團隊,形成互助式的教與學。由於線上教學平臺不受教室空間的限制,教師在給學生線下授課時,同步開啟網路課堂,其他教師就可以隨時進入網路課堂聽課,並在線上協助主講教師和學生交流、答疑。透過教師團隊的互助,構建一個整合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強化團隊互助、注重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以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前任務驅動、課上師生互動、線下“自主學習+讀書實踐”活動貫穿教學過程始終,讓學生有“動起來”的感覺;透過線上資源和多種平臺,提升學生的獲得感。同時,學生組成8人左右的學習小組,互相交流、互相幫助、團隊協作,形成了教師和學生各自的團隊優勢。
團隊互助教學的組織實施
課前釋出相關內容的學習要求和學習流程,細化到每一節課的具體時間段,提出本次課的學習任務,實現任務驅動;上課時主講教師注重精講和課堂引導,助課教師在線上進行互動答疑,提升課堂教學容量以及教學效果;課後引導學生利用優質線上資源進行自學、複習及預習。
團隊互助教學的活動載體
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採用各種手段讓學生“動起來”。
策劃“走近哲人”演講
透過事前佈置任務,每節課給學生10分鐘左右的時間,圍繞哲學家們的哲學觀點進行小演講。教師結合每節課的教學內容,給學生擬定演講計劃,指導學生課前收集資料進行準備,鍛鍊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加深對課程的理解,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本活動要求各小組精心準備,錄製小影片,形成成果,教師擇優上傳至微信公眾號。
佈置“大學生自學自講思政課”
精選適合學生進行講授的部分內容,提前佈置學生準備。教師精心指導,讓學生“課上講課”,為參加大學生講思政課大賽做準備。
開展“品味經典”讀書活動
“學習理論最有效的辦法是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強讀強記,常學常新,往深裡走、往實裡走、往心裡走,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開學初,教師佈置讀原著任務,每組選擇一本經典原著,共同研讀,並撰寫讀書體會,製作交流課件,在學期末的集中實踐教學環節進行交流彙報。這項任務有助於學生養成讀書的習慣。
讀原著實踐活動共分四個環節,即原著“讀出來”、體會“寫出來”、感悟“說出來”、原理“用起來”。
“讀出來”。建立微信公眾號,讓學生接力朗讀原著,品味經典,把學習延伸到課外;透過“讀”原著,挖掘原著寫作的背景和背後的故事,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書中的原理。
“寫出來”。每個小組選擇一本經典原著和一本哲學通俗讀物,精讀之後進行小組研討,寫出讀書報告。
“說出來”。在學期末進行讀書體會交流,製作PPT,談談自己對選讀的原著和通俗讀物的理解。
“用起來”。要求學生要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指導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以上任務均需要小組成員團結協作才能完成,同時教師團隊隨時對學生進行幫助與指導。透過這樣的任務驅動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把過去教師“滿堂灌”的課堂教學模式轉變為“專題教學+問題導學+行為養成”,即“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在團隊互助教學中增強學生的獲得感
進一步開展“任務驅動—自主學習—成果彙報”活動,學生在課堂上的角色發生了改變,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下的團隊互助式課堂上如魚得水,增強了獲得感。效果+成果=獲得感。“學、思、踐、悟”的過程滿足了學生對成長髮展的需求和期待,讓學生對“原理”課有了更多的獲得感。
(趙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