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評論員 熊苗
這兩天,#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登上熱搜,迅速獲得超百萬點贊、近5萬評論。這個“歷久彌新”的話題,再次引發網友共鳴。
話題是江蘇一位家長引發的。他稱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功課使得自己承擔了老師應負的責任和工作,大呼“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一個原本為了家校溝通方便的微信群,何以成了“燙手的山芋”?
這次家長群被詬病,和作業有關,本質上還是因為家校關係沒有理順。老師的責任心因人而異,並非所有的老師都將批改作業的任務轉移給了家長。但類似話題往往能引發極大共鳴,還是因為在當下的教育環境中,家長或主動或被動,在孩子的學校教育中被裹挾得太深。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網友的總結生動反映了家長參與的現狀。除了作業,手工製作、黑板報、校園活動,甚至輪流值日等,總有一項可能在某些時刻擊中家長脆弱的心。家長覺得分擔了太多,喘不過氣來;老師覺得只有參與,才能體現家長的重視。所以,家校關係的界限得劃清。
學校教育必然要以學校為主,家長只能起督促作用。家庭教育更應體現在給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培養孩子健康的性格品格。家長和孩子一起在具體的知識點上摸索,這絕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很多老師也覺得委屈。精力被佔用,參與一些非教育相關事物,甚至是形式主義事物,投入教學、用在學生身上的時間必然會減少。但壓力不能因此往下傳導,而是應該溯源解決問題,讓老師徹底從非教育事物中解脫出來。
家長群被詬病,還在於其成了“誇誇群”,家長時刻關注,怕漏了什麼,還得糾結要不要跟風點贊。而也不是所有老師都享受這種“一呼百應”的狀態,每天不斷的“未讀資訊”也讓老師不輕快。塑造平等和諧的家校關係,需要學校或班級“立規矩”,讓家長群成為傳遞有效資訊的簡單工具。
家長群是家校關係的縮影,是觀察教育環境的一個視窗。有了一個個風清氣正的家長群,就有了所有孩子健康成長的深厚土壤。而這樣的群,需要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提供良好的環境,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維護。
【來源:海報新聞】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