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雙減”政策下,全國多地家長“瘋狂囤課”降溫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洋洋 儀首歌 濟南報道

從“瘋狂囤課”,到一夜降溫。

近日,“雙減”政策的出臺,令許多家長從“囤課”中冷靜下來。記者調查發現,山東、上海、湖南等地部分家長暫停囤課,進入報班冷靜期。

教育培訓機構何去何從?如何減輕孩子減輕校外培訓負擔?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對話全國多地家長,講述雙減政策下,家長“囤課”背後的故事。

曾“瘋狂”囤課

10分鐘10萬人爭相“囤”網課。

這是2020年的雙十一,國內某網購平臺第一次推出全新品類“網課”時的銷售戰績。這其中,大多是為孩子搶購線上課程的家長。

“買網課如同買白菜,各科目搶購一空。”濟南一名家長調侃說。

“我給兒子囤了3年的課,我兒子同桌一年囤7門課。”濟南的張先生告訴記者,兒子上初三時,他給兒子在線上、線下共囤了3年的數學和英語課,花了好幾萬。

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他並不算“囤課”多的家長。張先生說,兒子的同桌囤課量更大,那位同學家庭條件非常優越,家長給他囤了同一個輔導機構的7門課的培訓班。據張先生計算,一門課每月大約1500元,7門課每月共1萬多,一年光這些補課費就超過10萬元。

大量囤課累的是孩子。張先生回憶,因為家長大量囤課,兒子同桌經常在每天放學後和節假日“穿梭”在各輔導班中間,很少有放鬆的時間。

湖南衡陽的朱先生也有過花好幾萬給孩子“囤課”的經歷。

朱先生有兩個女兒,一個6歲,一個4歲。夫妻倆非常重視孩子教育,給兩個女兒各囤了2年的線下英語課。他算了一筆賬,一年一個孩子大約是1萬,兩個孩子囤2年,光英語大約花4萬元。

“因為囤課有優惠,送的課也多。”朱先生說,他選擇的是一家知名的全國連鎖輔導機構,有的好老師很受家長熱捧,為了預定“搶”好老師的名額,像他這樣囤課的家長不少。

濟南的李先生對“囤課”也深有感觸,李先生有兩個孩子,大兒子今年高考中以高分考入知名高校,小女兒今年讀小學。他曾給兩個孩子都“囤”過課,甚至囤過600元一節的“一對一”線下英語課。

“反正孩子得長期學,其他家長囤課,你不囤,可能明年就搶不到名額了。”李先生介紹,他給兒子報過“一對一”的語文和英語,花了2萬多,給女兒也囤過“一對一”的英語和美術課。

“現在雙減政策挺好,減輕孩子負擔,也減輕家長負擔。”李先生感慨說,家長“囤課”累的不僅是孩子,家長壓力也很大,因為家長們囤課是需要錢包支援的,而且下班後還得風裡雨裡的忙著接送孩子上輔導班。

他坦言,在他身邊的普通城市家庭,兩個孩子一年上輔導班花幾萬元是很正常的事兒,有的家庭一個孩子一年花10多萬上輔導班也不鮮見。

“跑路”與退費風波

家長這一輪的“冷靜”,早就有了徵兆。

早在“雙減”政策出臺之前,全國不止一個地方出現的培訓機構跑路事件,就給家長“囤課”敲響了警鐘。而雙減政策的出現,部分培訓機構的裁員和課程調整,則讓部分家長從“囤課”中冷靜下來。

“都快一年了,我們的錢還沒退回來!”8月初,全國“雙減”政策的出臺效果顯現,沉寂了一段時間的某知名培訓機構濟南家長維權群內,幾位家長又開始了討論。早在2020年10月,這家全國知名教育品牌“跑路”,就曾引起了軒然大波。濟南不少家長面臨退費難,而損失最大的正是“囤課”最多的家長。

時隔近一年,記者看到,在這個家長退費維權群中,一共有180多名家長。有家長表示,去年至今,一些家長一直在打官司維權,但仍有許多家長至今沒拿到退費。

“老闆都跑路了,折騰了這麼久也沒拿回錢來,我們也心累了。”一位家長告訴記者,在這一年中,有的家長選擇了轉到其他培訓機構上課,有的家長選擇繼續等待。

這180餘名維權家長經歷的波折,或許對全國來說,僅僅是一個小小的縮影。

據媒體報道,僅北京市海淀區某培訓機構的黃莊校區,就有138位家長進行維權,所涉待退金額少則兩三萬,多則十幾萬,有的家長甚至交了40多萬元,總共待退金額超過500萬元。放眼全國,該機構教育覆蓋400多個城市,共有1200多家直營校區。有律師估計,僅北京校區的應退學費就可能上億元。

培訓機構跑路、家長退費難……近年來,全國多個地方的家長經歷過類似的維權歷程。每當有這類新聞出現,時常引起眾多家長關注。

令眾多家長關注的是,教育培訓機構投訴量大、解決難的情況還成為了消協投訴的熱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發現,8月6日,在山東省消費者協會發布2021年上半年受理投訴熱點中,部分培訓機構跑路、因疫情原因不能上課卻不退費、改變培訓地點令消費者多跑遠路等,成為家長們反映的突出問題。

記者梳理發現,上半年山東省各級消協組織共受理教育培訓服務類投訴106件,其中涉及質量的10件、合同33件、售後服務19件。

家長究竟怎樣才能減少“囤課”帶來的風險?對此,山東省消費者協會提醒消費者,參加教育培訓要應核實培訓機構的主體資格,並簽訂培訓合同或者協議,不要輕信廣告宣傳。

“囤課”冷靜期

“雙減”新政之後,培訓機構命運何去何從?

近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全國多地的部分家長帶著擔憂進入了“囤課”冷靜期。

上海的韓女士“冷靜”的比較早。

“家長不能把血汗錢押在培訓機構,老闆要跑路是不會和家長商量的。”韓女士認為,雙減是國家政策,只要不符合國家要求的培訓公司肯定得下線課程或者整改,有些資金窟窿大的公司一旦跑路,損失的就是“囤課”的家長。

湖南衡陽的朱先生一家也迎來了“囤課”冷靜期。

“我們家不敢囤課了,風險太大了,孩子也太累。”朱先生告訴記者,這個暑假,因“雙減”政策出臺,加上疫情原因,他把兩個女兒的培訓課程都停了。

說起兩個女兒以往的暑假,朱先生用了“忙碌”兩個字形容。

他回憶說,往年兩個女兒的暑假安排的挺滿,尤其大女兒,每天早上9:00—12:00去上舞蹈課,下午和晚上也不能閒著,分別要上英語和書法課。每個周僅有周日可以去遊樂場、公園等地方玩一下。

“我愛人是老師,現在孩子暑假在家由她親自輔導。”朱先生坦言,輔導班停課後孩子輕鬆多了,但他認為短期內還是會有其他家長繼續讓孩子上輔導班,至於家長“囤課”能否長期“冷靜”下來,這要看中考、高考等選拔性考試如何改革。

濟南市中區家長範女士也經歷了從“瘋狂囤課”到冷靜下來的過程。範女士春節時剛給3歲的寶寶“囤”了4年的線上英語課。如今看到“雙減”政策後,她終於冷靜下來。

“當時我們小區有位寶媽勸我,不要大量囤課,萬一培訓機構倒閉了損失太大,我沒聽她勸,現在太后悔了。”範女士說,當時網上一家線上培訓機構正搞活動,她經不住該機構老師的勸說,腦子一熱就報了4年的課。

如今“雙減”政策後,看到不少培訓機構裁員、下架課程,範女士心裡十分糾結。“冷靜”之後,範女士決定觀望一陣子。原本打算今年再給孩子“囤”一年數學思維課,現在決定不“囤”了。

在“雙減”政策下,有的家長已經開始聯絡平臺退課。

8月6日,山西家長謝女士決定把之前給孩子“囤”課退掉。她一共給孩子囤了3年線上課,如今還剩下2年,打算全部退掉。目前,她已經第一時間聯絡了孩子的網課平臺協商退費,目前平臺還未同意。

家長該不該“囤課”,如何避免風險?這成了當下不少家長關注的問題。大眾網·海報新聞注意到,事實上,對於家長們“囤課”風險,教育部門早就做出了提醒。

在山東,2019年12月,山東省教育廳等六部門就印發《山東省校外線上培訓規範管理實施方案》,為了減輕孩子們的培訓負擔,《方案》規定線上培訓內容要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禁止應試、超標、超前培訓及與招生入學掛鉤的行為。

值得關注的是,線上培訓機構按課時收費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60課時的費用;按培訓週期收費的,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

2021年,隨著監管政策的陸續出臺,2021年也被視作教培行業變革性的一年。

2021年4月,跟誰學、學而思網校、新東方線上、高思等四家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因價格違法、虛假宣傳等行為,被頂格罰款。

2021年7月底,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引起行業鉅變。“雙減”意見要求,要求在校外方面,使校外培訓機構培訓行為全面規範,學科類校外培訓各種亂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訓熱度逐步降溫。

未來培訓機構將走向何方?從培訓班中“解脫”出來的孩子們學習生活將有什麼改變?升學考試如何繼續深化改革?隨著“雙減”政策出臺,相關部門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治理接踵而至,一系列相關的教育變革也在進行中,越來越多的家長也逐漸從“囤課”中冷靜下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408 字。

轉載請註明: 記者調查:“雙減”政策下,全國多地家長“瘋狂囤課”降溫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