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魯中網記者 張琦
近兩年,我們常能在網上看到,為了給孩子入學報名,家長熬夜排長隊的新聞。雖然報名順序與孩子能否順利入校沒有直接聯絡,但家長們依舊“樂此不疲”。可見,孩子上學是許多家庭的頭等大事。而今年的入學季,淄博的新生家長將不用再為此奔波焦慮,足不出戶,手機上動動手指就能幫孩子報名入學。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政府出臺的政策好不好,服務物件及廣大群眾最有發言權。7月7日,淄博市建成部門資料互聯互通的中小學入學報名資訊化平臺的新聞一經發布,便迎來廣泛好評。“解決了每年報名冒著酷暑排隊報名遞交材料反反覆覆磋磨的問題,感謝政府”“棒!為人民群眾解決了大難題”“為人民辦實事,解決實際困難,為政府點贊!”……義務教育招生入學“一網通辦”通到了群眾的心坎裡。
入學“一網通辦”平臺的實現依賴於政府各部門資料的互聯互通。正如淄博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育局局長孫英濤所言,符合入學條件的適齡兒童監護人只需登入“愛山東·愛淄博”APP填報必要的身份資訊後,中小學入學報名資訊化平臺就能自動呼叫各部門共享的戶籍、房產等相關資料資訊,幾分鐘內即可完成報名。
在普通人看來,這一資訊化平臺沒有什麼“技術壁壘”,無非是資訊的收集,資料的匹配和調取。但它打通的是不動產登記資訊、常住人口資訊、家庭戶人員資訊、居住證資訊、學籍資訊等9項資料資源,這一“資料壁壘”的打破,是政府各部門集中攻堅的結果,真正實現了“讓資料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入學“一網通辦”,實實在在打通了群眾在入學報名環節上的堵點、難點,節省了時間和精力,給群眾帶來便捷和實惠。仔細想想,那些無法提高群眾獲得感的“拍腦袋”決策,即使“正確”似乎也沒有用處;而能夠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問題的“接地氣”政策,即使不“高大上”也定能贏得一片掌聲。
其實,不僅僅是義務教育招生入學“一網通辦”平臺,像2021年淄博市10件重大民生實事專案、無證明城市建設、“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民生專案“品質民生百件實事”,亦或是淄博市持續推進的“一號改革工程”,這樁樁件件都是為了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讓群眾當好當好民生實事的“出題者”“閱卷人”,在“最後一公里”上提升群眾幸福指數。因為,只要政務服務“暖心”,群眾自會“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