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迷茫時,不妨讀讀范仲淹的這三句話

人生迷茫時,不妨讀讀范仲淹的這三句話

人生迷茫時,不妨讀讀范仲淹的這三句話

文/國文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在唐代以後,有一個奇特的現象,文人做官後沒有不渴求諡號“文正”的。

而作為統治者的皇帝,也不會輕易地把這個諡號給人。

所以,能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人,大多都是當時文人敬仰的物件。

在歷史上,只有兩人獲得這個無上的榮譽,范仲淹便是其中一個。

蘇軾高度評價范仲淹:

“出為名相,處為名賢;樂在人後,憂在人先。經天緯地,闕諡宜然,賢哉斯詣,軼後空前”

意思是說,范仲淹不僅官做的優秀,修身也是絕佳,對國家關心備至,是難得的經世之才。

范仲淹很會治家,他的家族800年不衰。【微信公號:國學生活】

從范仲淹的人生經歷中,我們可以發掘出兩字箴言:“拼搏”

愛拼才會贏,在生命的不同階段,所拼的東西,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人生迷茫時,不妨讀讀范仲淹的這三句話

少年拼命,立一生之基

范仲淹從小時候起,就歷經磨難。

這一切彷彿是上天故意安排,在磨難中讓他成長。

據《宋明臣言行錄》記載,范仲淹兩歲喪父,母親貧困無依靠,無奈帶著幼小的范仲淹,改嫁給了常山朱氏。

因為這個原因,范仲淹在小時候,常被孩子們的嘲笑。

等到長大後,知曉了自己的身世,范仲淹對母親感激涕零。

縱覽諸多事情,唯有讀書可以改變命運。

於是,范仲淹立志要透過讀書來自立門戶。

22歲那年,他辭別母親,隻身去了南都學舍讀書。

他晝夜苦學,為了節省時間,五年內睡覺不解衣帶。

夜晚讀書睏倦了,他起身把臉浸在涼水裡,以此來讓自己清醒。

他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麼也不吃,直到太陽偏西才吃一點東西。

宋史記載:“食不給,至以糜粥繼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

就這樣,他精通了六部經典著作的要意。

“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范仲淹在應天書院,不歆羨別人,始終保持貧苦的生活習慣。

這種為了目標努力拼搏的精神,為他將來奠定了文化基礎。

26歲那年,范仲淹以“朱說”之名,登蔡齊榜,由“寒儒”成為進士 ,官居九品。

鑑於已有朝廷俸祿,范仲淹便把母親接來奉養。從此,范仲淹開始了他的為官生涯。

《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自強不息,是每位君子在年輕時應具備的狀態。

吃不了讀書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我們不妨趁年輕,多拼搏,多努力。

人生迷茫時,不妨讀讀范仲淹的這三句話

中年拼德,做人之上品

古人云:“德比於上,欲比於下。德比於上則知恥,欲比於下則知足”

人到中年,事業已經穩固,拼的是“德”,德行越高,越深得人心。

此時的范仲淹,雖然身在朝野,心繫的卻是天下百姓的安危。

宋史記載:“(范仲淹)慨然有志於天下。常自誦曰: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或許是一個人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

當時江淮地區遇到蝗災,民不聊生,范仲淹請朝廷派人巡視,卻一直沒有回覆。

於是他上奏說:“宮廷中半日不吃飯會怎麼樣?”

皇帝聽了之後受到了觸動,便命范仲淹安撫江淮。他所到之處都開倉救濟。

後來又去知睦州當知縣,這一年發洪澇,百姓耕不了田,范仲淹領導大家疏通五條河,引導太湖水入海,為當地百姓解決了災情。

范仲淹在軍事方面也很有才能。【微信公號:國學生活】

當時夏國元昊舉兵反,邊境百姓流離失所,范仲淹自薦去鎮守西北。

原先宋朝的邊防制度是按官職領兵,官職大的領兵多,敵人來犯時官職低的人先出。

范仲淹認為這種情況是“取敗之道”,於是他親自檢閱州兵。

選出精壯一萬八千人,分為六個部,每個部門各司其職分別訓練,演練多種陣法戰術以應對各種情況。

經過他精心竭力的付出,人民得以不再到處流亡,當地也開始恢復正常的秩序。

唐代《晉書》上有一句名言:“人心所歸,唯道與義”

意思是說,老百姓內心擁護和嚮往的,只有真理與道義。

這種民心所向,無論什麼人用什麼辦法都不可能扭轉。

范仲淹出身寒門,後來官至太宰之位,功成名就的他卻並不快樂,反而帶著憂愁。

好友滕子京從湖南來信,要他為重新修竣的岳陽樓作記。

他揮筆寫下千古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這或許就是范仲淹的真實內心吧,自己身上擔負著治理國家的重任。

人到中年的他,更多的是把“德”放到了第一位。

人生迷茫時,不妨讀讀范仲淹的這三句話

晚年拼運,養子孫之福

慶曆五年正月,在反對派的攻擊下,慶曆新政無疾而終。

范仲淹被解除宰相職務,發配到了鄧州,當了一個小小的知州。

這一年,范仲淹57歲,雖然被貶,但范仲淹也釋懷了很多。

晚年的范仲淹,內心非常平靜。

公務不繁忙的他,開始選擇安度晚年。

鄧州是一個養老聖地,是皇帝專門留給年老的功臣的。

為國家盡心盡力,常年奔波在外的范仲淹,這回終於可以安歇下來。

在茶餘飯後,他經常教育子嗣。

在他的精心栽培下,四個兒子全部成了國家棟梁之才。

其中一子還當了宰相,繼承了父親的志向,一生清廉剛正。

《范仲淹傳》記載:一門父子,“五傳”傳世,光耀門楣,千古流芳。

在鄧州,范仲淹做詞《定風波自前二府鎮穰下營百花洲親制》,以此來表達自己樂觀豁達的心態。

羅綺滿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尋芳去。

浦映蘆花花映浦。

無盡處,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喪歸時數。

鶯解新聲蝶解舞。

天賦與,爭教我悲無歡緒。

詞的意境上是寫對景色的欣賞,實際上表白了自己的去退,是很愉快、很樂觀的。

年少血氣方剛,去拼去闖,理所應當。但年老時,血氣衰退,身體一日不如一日,經不起太多的折騰。

所以,晚年最好的年華要拿來養生,這是年少時拼搏來的。

范仲淹在晚年,更多精力放在了治家上,培養出了優秀的繼承人,為國家的建設多添人才。

從范仲淹開始,整個範氏家族,開啟長達800多年之久的興盛時期。

對於中國不斷皇權更替的封建社會來說,這是一件十分神奇的事情。

蘇州吳縣有范文正公祠,其聯為:

“兵甲富於胸中,一代功名髙宋室;憂樂關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蘇臺”。

范仲淹用一生的拼搏,改變了命運、千古留下美名、以德行治家。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254 字。

轉載請註明: 人生迷茫時,不妨讀讀范仲淹的這三句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