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獨立已經有29年了,而且在俄羅斯拋棄蘇式體制過程中,經歷很多坎坷之路,目前俄羅斯基本走上平穩之路,但依然被西方國家制裁。而俄羅斯平穩之路,是一個“強人政治”帶來的結果,也就是普京所帶來的。
普京也是一個經歷過蘇聯體制的蘇聯官員,長期擔任克格勃,熟悉俄羅斯情報特工工作。普京執政以來,他對蘇聯及蘇聯歷史人物的認識一直是很客觀很理性。近年來,普京不只一次對蘇聯歷史上重要人物給予高度評價,特別是斯大林。針對俄日北方四島問題,普京用調侃的方式稱斯大林為“老爺子”,但其中對斯大林的認可意味很強。
除了斯大林以外,普京還對蘇聯將帥評價也很高。不過在俄羅斯歷史上有一個爭議人物,普京很少評價他,此人就是赫魯曉夫。赫魯曉夫執政後,他打開了蘇聯解體的“潘多拉魔盒”,在俄羅斯既有人稱讚他,也有人否定他。在蘇聯時期也是這樣。
如果站在西方的角度,赫魯曉夫是一個“功臣”,那為什麼普京對其評價不高呢?
搞亂蘇聯
普京曾對蘇聯解體時有過評價,他認為這是“二十世紀的最大地緣政治災難”。普京這樣說,能看出他心中對強大蘇聯的懷念。的確蘇聯當年是與美國平起平坐的超級大國,當時蘇聯很幸福,在全世界的地位也很高。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淪為二流國家,大國地位降低,還被西方打壓,這在蘇聯時期是很少有的事。
雖然俄羅斯作為蘇聯最大的繼承國,也繼承了蘇聯強大的核武力量。但蘇聯已經覆水難收,很多重要的地緣丟失,很多資源豐富的地區獨立。這對任何有蘇聯情懷的人感覺惋惜。
那麼蘇聯解體為何與赫魯曉夫有關呢?
其實蘇聯解體與赫魯曉夫關係很大,而且聯絡很緊密。因為赫魯曉夫上臺後,打著改革的旗號,全面否定斯大林,而且把斯大林時期的東西全部否定,還弄了個“秘密報告”,揭了蘇聯“蓋子”,給蘇聯的內部團結製造了分裂,致使一些不向外公佈的內幕爆出,給蘇聯及華約國家思想上製造了混知。
當時蘇聯及一些華約國家不知道道路如何走,甚至對蘇式道路產生了懷疑。就連赫魯曉夫也主張與西方國家友好交往。但這是一廂情願的事。
赫魯曉夫“揭了蓋子”後,卻無法再蓋住蓋子,後來雖然被勃列日涅夫“宮廷政變”搞下臺,但蘇聯永遠回不到以前的蘇聯。赫魯曉夫已經在蘇聯大廈了挖了“地基”,雖然沒挖動,但後來戈爾巴喬夫挖動了。戈爾巴喬夫就推崇赫魯曉夫。
因此,從蘇聯解體的角度看,普京對赫魯曉夫不會評價,即使他有蘇聯情懷,但俄羅斯親西方勢力太強大。
執政隨意
赫魯曉夫在任期間雖然改革措施受到一些人的推崇,但都是紙面的東西,根本沒有落實。赫魯曉夫在任期間,執政方式很隨意,比如在古巴搞的“導彈危機”,不僅沒有威懾住美國,反而被美國叫住了,而且蘇聯的核彈底細也被美國掌握,讓蘇聯“露了底褲”,在此後美蘇爭霸中很被動。
而且赫魯曉夫執政的隨意性,也在國內體現的一覽無遺。據說他在酒後,把原屬於俄羅斯的克里米亞給了烏克蘭管理,雖然在蘇聯體制內,這種“贈予”無可厚非,並沒有帶來多大的反對。但蘇聯解體後,克里米亞地區就不願歸烏克蘭管,直到2014年,克里米亞公投回了俄羅斯,才導致了烏克蘭東部衝突。這一系列操作,俄羅斯也是無奈,因為北約東擴,如果烏克蘭納入北約,對俄羅斯很危險,因此俄羅斯不得不出手,最後引來西方制裁。
在烏克蘭衝突中,固然有烏克蘭加入北約,威脅俄羅斯。但赫魯曉夫如果當初不隨意把克里米亞送給烏克蘭,或許不會有這麼多衝突。
在克里米亞問題上,普京在2014年曾說“克里米亞是俄羅斯的,是蘇聯時期某些人私相授受”。雖然沒點名是赫魯曉夫,我們也能看出,普京既對克里米亞歷史有了一個定位,也對赫魯曉夫表達了不滿。
製造分裂
其實普京對赫魯曉夫還有一個最大的不滿,就是車臣問題。為什麼車臣問題與赫魯曉夫有關呢?
其實關係很大。蘇德戰爭時,車臣人跟著德國人打蘇聯,讓斯大林很惱火。二戰結束後,斯大林一紙命令,把車臣人發配到西伯利亞、中亞等偏遠地區,防止車臣人在車臣搞亂。
但赫魯曉夫上臺後,否定了斯大林的做法,下令允許車臣人回到家園。赫魯曉夫這樣做,既做給西方看,讓西方認為他是一個很寬容的領導人,也體現出他對車臣人的關懷。
但赫魯曉夫卻沒想到,他給俄羅斯造成了重大隱患。車臣人很強悍,也是一個很難征服的民族。雖然被俄羅斯征服,但在歷史上,只要俄羅斯有亂,車臣就會鬧獨立。斯大林把車臣發配到邊疆偏遠地區,這些車臣人也只能受著。但車臣人如果聚在一起,就會在一起商量如何反俄羅斯的事了。
不過此後蘇聯迎來的強盛時期,車臣想亂但沒有機會,也不敢。當蘇聯解體後,車臣人等來了機會。於是車臣開始鬧獨立,葉利欽被迫打了第一次車臣戰爭,這場戰爭實際沒贏,還讓車臣有了很大的獨立地位。此後俄羅斯國力衰弱,車臣人並沒有停止獨立傾向,於是普京又領導打了第二次車臣戰爭,基本肅清了車臣殘餘勢力。
如果沒有赫魯曉夫把車臣人放回來,恐怕不會發生兩次車臣戰爭。這兩次車臣戰爭,讓俄羅斯元氣大傷,至少緩了10年。
因此,對赫魯曉夫這個做法,普京當然清楚,也不會對其有好的評價。
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