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職務資訊與教育無關

家長職務資訊與教育無關

李媛媛 圖

近日,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向北京市政府建議“禁止公辦中小學幼兒園收集家長工作單位和職務等資訊”。北京市教委回覆稱:一是市教委正在研究取消父母職務資訊的收集;二是該資訊只用於學籍管理,嚴格保密,不對普通教師公佈。

“正在研究取消父母職務資訊收集”是一種積極的回應。合理分析這個問題,“取消”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家長職務與學校教學、學生管理沒有關聯。教育的原則是有教無類,對受教育者一視同仁;如果普通市民的孩子與官員、商人的孩子不存在差別化對待的問題,學校就不需要了解學生父母的職業、職務。

北京市教委表示,家長工作和職務資訊不對普通教師公佈。但“不對教師公佈”這一句,還是道出了“家長職務”資訊的敏感性,否則對教師公佈又何妨?退一步說,即便學校保密工作做得好,從避嫌的角度說,學校也應避免接觸家長的敏感資訊。現實中,個別教師、學校管理人員“另類索賄”並不鮮見,如利用學生家長職務之便請託辦事、遙控辦事,一些家長礙於情面或擔心老師給孩子穿小鞋、對孩子不上心,不得不從。

收集“家長職務”等資訊,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教育領域“嫌貧愛富”的不良風氣。此前媒體就報道,天津一位初中教師就曾侮辱某學生說:“你爸媽一個月掙多少錢?別怪我瞧不起你!某某的媽媽一年掙的錢都比你媽50年掙得多,你們素質能一樣嗎?”實際上,學生素質與“爸媽掙錢”不存在直接聯絡,而這種嫌貧愛富的價值觀是否掛鉤了個別老師的“實用主義哲學”,令人玩味。

從個人資訊保護角度說,學校收集家長單位和職務資訊,不但沒有政策依據,而且存在違法侵權之嫌;關鍵問題是,學校收集家長職務資訊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必要性”原則。學校過度收集家長職務等資訊的某些情形,實際上與手機App過度索取使用者資料的招數如出一轍。這種強行索取個人資訊的行為,於當前的法治環境而言,明顯不合時宜,到了該“下架”的時候了。各地教育主管部門有必要像北京市教委那樣,給出明確的表態。

來源:重慶日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822 字。

轉載請註明: 家長職務資訊與教育無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