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史記》中的記載,劉邦曾下令殺掉開國功臣兼連襟,舞陽侯、大將軍、左丞相樊噲。公元前195年,西漢高祖十二年,漢高祖劉邦病重,自知不起,其時“人有惡噲黨於呂氏,即上一日宮車晏駕,則噲欲以兵盡誅滅戚氏、趙王如意之屬。”
劉邦因此大怒,派出陳平和周勃去剝奪樊噲的兵權,並命令他們殺掉樊噲,不過,陳平和周勃擔心呂后動怒,沒有下手。這似乎是劉邦稱帝以來唯一的一次下決定要殺嫡系功臣,此前的蕭何也僅僅只是囚禁,稍許警告後也就一切如常。
而且,樊噲的地位也不一般,不但是劉邦在沛縣起家時就跟隨的嫡系元老功臣,還和劉邦是連襟,樊噲的老婆是呂后的親妹妹。劉邦和樊噲兩人之間這麼親密的關係,難道真就是因為旁人的幾言勸說,就下定決心殺掉?
殺樊噲和殺韓信還不同,韓信本就是個外來戶,只是個僱工,按功績換取酬勞,和劉邦集團的核心成員沒有什麼交情,殺韓信不會引起朝局波動。可樊噲是有原始股的股東之一,和掌權的沛縣元老集團交情深厚,加上呂后的關係,殺樊噲對朝局的影響就大了。
那麼,劉邦為何下狠心要對樊噲下手?僅僅只是擔心樊噲會聽從呂后的命令殺掉戚夫人和趙王劉如意?原因當然不會那麼簡單,大凡皇帝臨終前做出的決定,一定是為了之後的朝局和皇權的穩定來考慮,樊噲能否有這麼大的威脅?
一般都認為,樊噲能執掌兵權,是彌補了呂后外戚集團的軟肋,劉邦擔心自己死後,呂后在樊噲的幫助下勢大,從而架空皇帝,這個想法沒錯,可實際上,我認為,劉邦更擔心的是,樊噲利用自己的身份,促成呂后和沛縣元老的合流。
劉邦生前,漢朝最主要的勢力集團有五股,以蕭何為代表的沛縣元老集團、以張良為代表的六國貴族集團、以韓信為代表的異姓王集團、以呂后為代表的外戚勢力集團,還有封藩在外的劉姓諸王等。
至劉邦臨終前,異姓王這股勢力基本歸於塵土,六國貴族集團被打壓,張良半歸隱,只剩下沛縣元老集團和呂氏外戚集團掌控朝局,劉姓諸王在地方上壓制不服,三方勢力共同維護著漢朝江山的穩定,處於一個比較平衡的狀態,但劉姓諸王並不能干涉朝政。
而劉邦臨終時,漢惠帝劉盈才十六歲,肯定沒有劉邦的威望和手段壓服這三大勢力集團,劉盈也需要慢慢成長和學習,在他成為真正掌權的皇帝之前,就需要藉助沛縣元老集團、呂氏外戚集團和劉姓諸王的幫助來掌權,特別是朝政的決策上,主要依靠沛縣元老集團和呂氏外戚集團。
對於皇帝來說,不管是年幼的,還是如劉邦這樣老謀深算的,都不會希望臣子們聯合在一起如鐵桶一般,只會希望他們之間互相爭鬥,這樣,皇帝才能居中上下其手,牢牢掌控權力,劉邦當然希望臣子們能互相爭鬥和制衡,給兒子劉盈成長的時間。
而樊噲恰恰是有可能打破這個局面的人,他既是沛縣元老集團中的一員,又是呂后的妹夫,和雙方的關係都親密。理論上來講,他可以成為沛縣元老集團和呂氏外戚集團溝通的橋樑,在兩者之間有重大沖突時,樊噲可以憑藉跟雙方都關係深厚的身份,成為矛盾的調和劑,甚至可以促成雙方的合流。
劉邦希望的是,在他死後,沛縣元老集團和呂氏外戚集團互相之間繼續在規則內爭鬥不休,互相制衡,劉姓諸王在外為皇權保駕護航。這樣,對漢惠帝有利,但如果沛縣元老集團和呂氏外戚集團合流,不但漢惠帝的權力保不住,在外面的劉姓諸王恐怕也危險。
假如沛縣元老集團和呂氏外戚集團在樊噲的幫助下合流,首先對在外封藩的劉姓諸王有了絕對的優勢,就像後來沛縣元老集團和劉姓諸王合流後,輕易的幹掉呂氏外戚集團一樣,三方之間,任意兩股勢力合流,其餘一方都是待宰的羔羊。
其次,不管這兩方合流後,是以呂氏外戚集團為主,還是以沛縣元老集團為主掌權,皇帝都能輕易地變成擺設,沒有權力的皇帝還能算是皇帝?因此,劉邦為兒子著想,需要斬斷樊噲這架橋樑,哪怕可能只是他臆想出來的橋樑,寧殺錯不放過,快死的皇帝從來不講道理。
劉邦派去殺樊噲的兩個人中,其中一個是周勃,也是沛縣元老集團的中堅人物,派周勃去殺樊噲,奪兵權是其一,最重要的是,如果是周勃殺掉樊噲,能在沛縣元老集團和呂氏外戚集團之間製造仇恨,呂后因為妹夫被殺,肯定敵視周勃,而圍繞在周勃身邊的沛縣元老集團不會讓呂后暗害周勃,雙方之間就不可調和了。
只不過,雖然劉邦試圖把所有的人都算計進去,但還是失算了,首先是陳平和周勃不願意跟呂后起衝突,沒有如劉邦所願殺掉樊噲,其次是,在劉邦死後,沛縣元老集團和呂氏外戚集團也在爭權奪利,包括部分劉姓諸王也牽扯進來了,但漢惠帝劉盈太柔弱,沒有藉助幾方的爭鬥謀利的本事,也沒有做皇帝的本事,被呂后壓得死死的。皇帝不中用,殺或者不殺樊噲,劉邦的一番苦心都是白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