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丨殘障幼兒的反轉人生:融入越早,歧視越少
中國網記者 劉佳
責任編輯:蔡曉娟 魏婧 張豔玲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對於18歲的廖悅晗來說,今年這個屬於她的節日多了幾分成就感,因為兒時的夢想,終於照進了現實。天生患有聽障的廖悅晗,如今已是中央美術學院一名普通大一新生。幼年時期,在廣東省東莞市殘聯的救助下,她有幸申領人工耳蝸並自幼接受常規教育,在普通學校、普通班與正常孩子共同生活和學習。低齡化融合、無差別化教育,讓廖悅晗的人生成功“翻牌”。
9月7日,在寧夏殘疾人康復中心,康復教育班的兒童在進行邏輯訓練。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
融合低齡化 從幼兒階段反轉人生
廖悅晗的經歷,讓東莞市殘聯看到低齡化介入對殘障幼兒成長的意義。於是,2021年5月,“學前融合教育推廣支援計劃”專案在東莞市啟動,即從3至6歲幼兒階段讓殘障兒童與普通兒童混班學習。專案計劃用三年時間,為全市幼兒園培養1200名融合教育種子教師、培育發展33所幼兒園成為融合教育推廣園、培養100名融合教育推廣導師,預計每年將至少滿足100名特殊兒童在幼兒園隨班就學。這一專案也創下全國之首。
根據教育部公佈的資料顯示,“十三五”期間,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比例達到95%。進入“十四五”時期,面向殘疾兒童開展的融合教育將更趨低齡化,從幼兒階段,即3至6歲開始,為他們開啟通往“常人世界”的門。
“從我們的實踐經驗中發現,在幼兒階段開展融合教育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廣東省東莞市殘聯教育就業部部長、一級教師陳惠英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說道。從2004年起,廣東省東莞市全面開展特殊兒童搶救性康復服務,並將融合教育專案前置,在幼兒階段,即3至6歲開始。東莞市殘疾人康復中心透過康復和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幫助殘疾兒童儘可能迴歸正常生活。透過早期的干預和介入,這一幼兒群體基本具備進入普通園、小學就讀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消除差異和歧視。“越低年齡段介入,發展的差異越沒那麼明顯,身邊的孩子也更容易接納身邊這樣不同的存在。瞭解他們的越多,歧視就越少。”陳惠英說。
5月11日,鳳城市特殊教育學校寄宿學生們傍晚在操場上玩丟手絹遊戲。新華社記者 姚劍鋒 攝
重製度保障 扭轉教師觀念是第一步
“助殘先助志/智”,對於殘障人士而言,用教育的無差別化手段補全先天的身體、肢體殘缺,才是教育的真正使命,也是讓他們正常融入社會的有效途徑。在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中特別提到,要健全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提升殘疾人康復、教育、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質量。《規劃》中更強調,支援符合條件的兒童福利機構單獨設立特教班、特教幼兒園、特教學校開展特殊教育,讓融合提早開始。
但學前教育的融合之路並非坦途。“在我們的調查中,82.54%的幼兒教師認為特殊兒童應該在特殊教育學校獲得學前教育,只有26.54%認為應該在普通幼兒園就讀。”陳惠英告訴中國網記者。對融合教育缺乏瞭解、專業師資不足等,都成為阻礙融合低齡化程序的要素。
對此,北京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院教授王雁認為,提升教師對融合教育的認同度,是當下學前融合教育的“破冰關鍵”。“並非只是讓教師具備融合教育的技能,而是讓他們從根本上認同兒童在幼兒園階段就要進入普通班就讀的必要性。”要想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在師範階段就將融合教育納入培訓體系之中。“將融合教育理念納入師範專業的必修和基礎。”但在制度尚未建設完全的情況下,王雁認為,對於在職教師的職後培養也至關重要,比如將融合教育內容納入日常進修、教研範圍內,給予教師相應的激勵機制。
除園內因素外,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也是制約幼兒融合教育的因素。“在我們初期試行學前融合教育時,發現片區內沒有登記在冊的特殊兒童。”陳惠英透露,一些家長因擔心孩子受到歧視或被拒收,在登記入園時就隱瞞了孩子的特殊情況。這也在一開始就為融合教育帶來了阻力。幫助家長、社會認識融合教育和特殊型別兒童,也是開展學前融合教育的關鍵一環。
“目前,開展學前融合教育還是屬於區域、園所自發性行為,很難形成合力。”王雁說。但政策傳來的利好訊息,也為學前融合教育帶來了福音。“‘十四五’規劃提出了將融合教育向兩頭延伸,即學前教育和高中、高等教育。”此外,基於“十三五”時期我國義務教育階段融合教育的成果,也將為學前融合教育提供可借鑑路徑。
原創文章,版權歸中國網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大/家/都/在/看
滴滴啟動在美退市!
捐1050萬獎金!86歲院士:“我除了能做火炸藥研究,別的都不擅長”
馬布裡用鍾南山照片當封面,原因竟然是……
微信排版:陳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