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動不動就說古代知縣是“七品芝麻官”,說這話的時候還一臉的不屑。其實你知道嗎,在清朝時期,要當上一名知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無數讀書人窮盡一生,都沒過一把“縣太爺”的癮。
清朝時期,一個普通人要當上知縣,通常有兩種途徑。第一種是走科舉考試之路,這是“正途”。第二種是走花錢捐納、保舉之路,被稱之為“異途”。
先來看第一種正途。
清朝的科舉考試製度沿襲明朝制度,分為童生試、鄉試、會試三大關口。闖過童生試關口,獲得秀才功名;闖過鄉試關口,獲得舉人功名;闖過會試關口,獲得進士功名。
這三大關口有多難?這樣說吧,大名鼎鼎的曾國藩,22歲才獲得秀才功名;大名鼎鼎的鄭板橋40歲才考中舉人;大名鼎鼎的左宗棠,一輩子都沒考中進士。你確定自己比上述3位更厲害?
從理論上來說,獲得舉人功名後,就有了做官的資格,但實際上只有獲得進士功名後,才有資格被分配到地方上任職知縣。這就意味著,如果不是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國家急需人才的話,左宗棠連做知縣的資格都沒有。
再來看第二種異途。
這一種其實就是我們通常所稱的“花錢買官”。你也不要以為,隨便掏幾十幾百兩銀子就能買上一個知縣當。要想當一名“縣太爺”,這點錢是遠遠不夠的。在清朝末期,捐納一名知縣的價格約為4600兩銀子。
這是什麼概念呢?
馬戛爾尼使團訪華時,清朝一個普通四口之家年收入是32兩銀子,支出是35兩銀子。4600兩銀子足夠131個這樣的家庭一年開支。
清朝一品大員的年俸為180兩銀子。4600兩銀子能給25個一品大員發工資。
所以,一般的小康家庭根本拿不出這一大筆錢來買官。只有那些富得流油的家庭,才能一擲千金,買一個知縣噹噹。
然而,不管是透過科舉考試正途,還是花錢捐納異途,都只是獲得當官的資格,而要將這種資格兌現,會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排隊候選,等待“出缺”。
清朝時期,為了防止出現人浮於事的現象,對官職進行定額,即一個蘿蔔一個坑。只有當官員去職或死亡時,這個職位才會空缺出來,稱之為“出缺”。一個職位“出缺”,就補上一名候選官員。
據統計,全國有約1500個知縣職位,而每3年一次的會試就會誕生200多名進士。再加上每6年一次的大挑考試,以及不定時舉行的恩科考試,也有競爭者源源不斷地湧入候選隊伍。此外,還有數量更加龐大的花錢捐納者。競爭之激烈,就可想而知了。
鄭板橋44歲考中進士,中二甲第八十八名,比曾國藩的成績還好(三甲第四十二名)。然而鄭板橋在京城等了一年,還沒等到朝廷分配,不得不悵然回到家鄉。5年後,鄭板橋再次入京,受到慎郡王允禧的禮遇。在慎郡王允禧的舉薦下,才於第二年外放到範縣做縣令。
這時候,鄭板橋已經50歲高齡了。
鄭板橋還算運氣好的,他只候選了6、7年時間。一位叫唐崧甫的人,候補了20多年;一位叫劉黎閣的人,則候補了26年。甚至還有運氣不好的人,到死都沒有等到任職的這一天。一個叫王竹的人,候補了20年,窮得臉無肉像,好不容易等來了荊溪縣令,卻在得到訊息4天后病死了。
再說一個花錢捐納的故事。
在咸豐年間,有一個叫杜鳳治的考生,是浙江紹興府山陰縣人。他在屢試不第後,參加了6年一次的大挑,被挑了二等,只能出任教職。杜鳳治心有不甘,一心想當知縣。怎麼呢?他索性花錢買了一個候補知縣,然後留在京城靜候佳音。
這一等就是10多年,到同治年間,終於傳出好訊息,被分配到廣東廣寧縣做知縣。
可是,杜鳳治並沒有馬上出發,在京城又呆了4個多月。這是為什麼呢?原來,他在京城住了這10多年,已經耗盡財產,窮得叮噹響,連赴任的盤纏都沒有了。
好在有精明的商人,專門向他這種赴任官員借錢,收取利息。杜鳳治借了一大筆錢,支付了迎來送往的各項開支,這才走馬上任。上任時,他已經連本帶利欠下1萬多兩銀子的鉅額債務。
廣寧知縣年俸為45兩銀子,養廉銀為1500兩銀子,這意味著,杜鳳治要不吃不喝6年,才能償還這筆鉅債。
對於這些債務纏身的“縣太爺”來說,從地方搜刮民脂民膏幾乎就是唯一的選擇了。
【參考資料:《清史稿》《望鳧行館宦粵日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