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員退休後,為何一定要回家鄉?
古代官員要通層層選拔與激烈競爭才能走上仕途,再經過幾十年的風吹雨打,體驗過宦海沉浮、人情冷暖,如果還能屹立不倒的話,那就已經修煉成精了。
然而,不管年輕時怎麼鬥志昂揚,終究要面對自然規律——白髮蒼蒼。因此,“乞骸骨”就成了古代官員的最後一節必修課。
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退下老,這都是一門藝術,並且關係到官員日後的待遇甚至評價。清代的張廷玉在退休問題上跌倒,差點毀了自己一世英名。這些退下來的官員,有一個普遍的共同點,就是回自己的老家。
古代中國是一個鄉土社會,每個人都帶有濃厚的故鄉情。大家生於斯、長於斯,早就將自己與故鄉融為一體。即使遠走他鄉,也會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種鄉土情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他鄉遇故知,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即使到了現代,在外打工的人,聽到鄉音也會有種特別的親切感,家鄉話會是老鄉之間的無形紐帶。故鄉對於古人而言,有一種特別的感情,落葉歸根是大多數古人的最終歸宿。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出門在外,總會不如故鄉自在。尤其在明清時期,大多官員都是“流官”,官員上任都要避開自己的家鄉,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任職,很少有機會回家。這就會導致許多人水土不服,加深對家鄉的思念。一旦退休,就會歸心似箭。
鄉土文化又延伸出“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受這個影響,許多人發達了都想回故鄉“炫耀一番”,項羽就是如此,好好的關中平原不要,偏要回家。有些人小時候寒窗苦讀,被家鄉人看不起,等到出人頭地,總會想辦法回家揚眉吐氣一次,蘇秦就是例子。古代官員退休榮歸故里,多少有點證明與炫耀自己的味道。
古代官員的許多社會關係與田宅都安置於自己的家鄉古代官員到地方任職,一般都是暫時性的,沒幾年就會被調走,所以,很少有官員在一個地方做終生打算,家屬都被安放於家鄉。
即使任職其他地方時間比較久,產生感情,最多也是帶走一抔黃土留作紀念。比如,康熙時的名臣于成龍,為官幾十年,從不帶家屬,每到一處任職結束就帶走一包當地的泥土,連結髮妻子也是二十年才見了一次。退休之後,趕緊回鄉與家人團聚。
古代的官員一般出自地主家庭,家裡良田與住宅是主要財產,即使發達了購置的田產一般也是家鄉附近。這些固定資產,只有回鄉才能享受。
京城是天子腳下,到處都是達官顯貴,官員在本地、本部門可能高人一截,到了京城的大街上,隨便一個宰相家的門衛說不定就騎到自己頭上。與其在京城退休,天天夾著尾巴做人,還不如回鄉下昂首挺胸。
京城的社會關係比較複雜,退休大員只要還留在京城,門生故吏就會絡繹不絕,自己也會無可避免地捲入派系爭鬥。比如,康熙時的李光地,到了晚年,拼命地要求告老還鄉,到了家鄉還被胤禛拉攏,好在最後胤禛上位了。如果其他官員退了留在京城,萬一壓錯寶就會晚節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