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世界。
——嬌媽
命運多舛的2020年高考終於結束了。
在這個屬於夢想的季節,俞敏洪也發表了選大學的標準:
讀大學,能去外地就去外地,越遠越好,最好去大城市,父母千萬不要陪孩子念大學。
理由很簡單,大城市可以開拓眼界,見多識廣更有利於鍛鍊找工作的能力。
對於3次高考、終入北大的俞敏洪來說,這絕對是經驗之談。
在考大學難如登天的年代,他硬著頭皮拼了三年,咬著牙從江陰農村走到了北京,又從北大走到了新東方。
可以說,俞敏洪的成功,一半是北大給的,一半是北京給的。
然而現實中,大多數人填志願最關心的是學校和專業,城市往往是被低估的因素。
因為我們忽略了,大學不僅僅是求學之所,而更像是一扇門。
高考之前,所有人都只有埋頭苦讀,一條路走到黑;
高考之後,大門敞開,燈火輝煌,才發現眼前的路有千千萬。
大學是進入社會前的預備,再造的熔爐,也是孩子距離世界最近的地方。
而那張薄薄的錄取通知書,就是通往全新生活的門票。
這張門票帶你飛得越遠,見得越多,人生也就越充盈、豐富、與眾不同。
一個孩子最大的幸運,就是在還未被生活牽制的時候,
心無掛礙地遠走高飛,用腳步丈量世界,親手叩開人生之門。
而這段旅程的開端,往往就是去更遠更大的地方,上大學。
這幾天,一個叫張桂梅的女子刷爆了朋友圈。
63歲的她,是麗江華坪女子高中的校長。
她無兒無女,卻將1600多名女生帶出大山,送往全國各地高校,
其中很多學生,是家裡祖祖輩輩第一個走出大山的人。
為了湊錢辦學,張桂梅乞討5年,苦苦挽留教職工和學生,渾身上下都是病,子宮裡長了5斤的腫瘤。
她發過誓:我的孩子最少上二本,上最好的學校!
這麼拼,到底圖什麼?
這一切,都是為了改變,年輕時不走出去,這輩子都出不去了。
張桂梅明白,一個女人可以影響三代人。
她苦勸家長送孩子回校,節衣縮食地資助學生,凌晨5點催孩子起床學習,
硬是把 “後進生” 送進了川大、浙大、廈大、武大。
有一名被父母遺棄的女生考入了浙大,在城市安家落戶,生了一個女兒,全家愛如珍寶。
走出大山,不僅僅是改善生活環境,更是讓人遠離愚昧無知,避免複製父母狹隘的思想。
大山最可怕之處不是窮困,而是代代相傳的觀念,禁錮人的思想,消磨人的鬥志。
因此,張桂梅搭上性命也要給孩子插上翅膀,飛出去,越遠越好。
她還立下一條校規,高考離校後就不許回來:
“ 不想讓她們背上這樣一個包袱,只想要地們安心心去讀大學,走得遠遠的,飛得高高的!”
其實,每一個對安於現狀依賴慣性生活的人心中都有一座“大山”。
它給了你依靠和懷抱,不用費力思索未來,但也遮擋了遠眺的視線,限制了攀登的腳步。
老話說,樹挪死,人挪活。
一個年輕人,獨自在大城市裡感受過激盪,見識過“天外天”,註定與呆在原地的人不一樣。
走出去,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走出去;才會反思缺陷和漏洞;
走出去,才會發現天地如此廣闊,曾經以為的全世界,不過冰山一角。
作家霍夫曼斯塔爾說:
走向成熟就是獨立得更徹底,而又聯絡得更緊密。
真正的成熟,就是敢於離開熟悉的環境,在未知與新鮮中,不斷打破、重塑自我。
我家表妹生長於一個三線小城,從小嬌生慣養。
高考後,她去了一所離家1.5小時車程的城市上大學,一個月回家一兩次。
不料,從此以後家裡的電話就沒斷過:
“媽,你什麼時候來幫我換被套?”
“媽,舍友好煩啊,你來幫我找人換宿舍!”
“媽,我這幾天拉肚子,你帶我去醫院吧!”
有一次她半夜打電話回家,又哭又鬧,話都說不清,嚷著“我不活了”,
嚇得父母連夜趕到學校,才知道她和男朋友吵架,喝得爛醉。
雖說已經是成年人,可生活自理和為人處世上,她依然還是個小學生。
如今父母后悔不迭,當初就應該把她送到更遠的地方唸書。
畢竟,離父母越近就越難擺脫依賴,因為總覺得身後還有退路,狠不下心逼自己直面問題。
更可怕的是,一旦習慣這種狀態,芝麻大的問題都能壓垮心理防線,只會把爛攤子扔給別人。
這樣的人,註定一輩子都是“ 巨嬰 ”。
知乎上有個問題是:去過100個國家是什麼體驗 ?
高贊答案提到了這幾點:
懂得了這世界沒有天然的正確和錯誤;
更能包容和共情他人的觀念和生活方式;
能夠鍛鍊解決工作難題的能力;
見識了無數苦難和生死,更珍惜和認清自己的生活。
有句話說得好,沒有觀世界,何來世界觀?
人生而平等,但人的格局和眼界,卻有高下之別。
走得遠見得多,就越明白世事複雜多樣,也更清楚這輩子最重要的是什麼。
迪士尼CEO羅伯特·艾格出身極為普通,第一份工作是在ABC網幹雜活。
但ABC這個大平臺,給了羅伯特滿世界出差做節目的契機。
他藉此見識了各種大人物大場面,結交了形形色色的人,包括給他指點迷津的貴人:魯尼。
在與廣闊世界的交鋒中,羅伯特從一個愣頭小夥,成為未來規劃清晰、思想獨立的青年,最終走上總裁的位置。
上大學也是一樣的道理。
20出頭的年紀,精力充沛、思維活躍,就是要抓緊在大平臺歷練。
與最優秀的人碰撞、看齊,為一生的眼界和格局打下基礎。
而這些,都是小城市給不了的隱性福利。
有句話說得好:
一個人不僅要有知識,還要有見識,少見多怪,常是煩惱的製造者。
見得多,問題看得透,心結打得開,情緒會釋放,人才能真正成長。
很多人碌碌一生,缺的不是能力,而是一個機會、一個平臺、一次運氣。
去大城市、去遠方上學,就是邁向獨立成長的第一步。
去年有一則讓人匪夷所思的新聞:
6月6日,高考前一天,四川南充女生小王,卻找不到自己的身份證和戶口本。
後來才發現,竟然是親媽偷偷藏起了她的證件,是因為捨不得讓女兒離家上學!
我相信,她給女兒的愛絕不亞於任何一位母親。
但正如尹建莉老師所說,父母之愛都深如大海,但有質量區別。
低質量的愛,充滿了迫和控制以愛之名,要求孩子滿足自己的私慾;
高層次的愛,是不以自己的標準為孩子設限,用尊重和信任送他們遠航。
閨蜜的故事,總是很令我感慨。
她高中時是個心氣頗高的女孩,成績好,家境好,一心想去北京唸書。
高考成績一出,她覺得人大十拿九穩,可爸媽的態度卻讓她絕望:
“你一個女孩子跑那麼遠幹嘛,就在省內上個大學,離家近!”
她把自己鎖在房間哭了三天三夜,後來媽媽幾乎用哀求的語氣勸她,她拗不過,無奈上了一所省內院校。
畢業後,她留在父母身邊工作,結婚生子,雖然過得不錯,但遺憾始終沒有散去。
每每看著曾經不如她的同學,在大城市求學、紮根,甚至遠赴海外留學工作,她就狠狠怨怪父母耽誤了自己。
她知道,自己再也沒有一個充滿激情和好奇的二十歲,可以義無反顧地看世界了。
蔣方舟說,多讀書,否則你的三觀就是親朋好友決定的。
一個人生活的半徑決定了認知水平的高度,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的侷限。
如果一味用自己的眼界要求子女,那麼父母的水平,很可能就是孩子未來的天花板。
曾看到一個網友的分享,很是感動:
去遠方求學,不一定要背井離鄉,重要的是多一份體驗,多一些歷練,
看看沒有家人保駕護航,自己的能力、極限和方向在哪裡,找到人生的掌控感。
去遠方求學,或許會孤獨無助,要逼著自己扛下一切,
但唯有在獨自摸爬滾打的過程裡,才會明白是非善惡,看清人情冷暖,感悟處世之道,也更加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
人們常說,父母在,不遠遊。但總是忘了下一句,遊必有方。
如果孩子心懷遠方,請為他驕傲,收起不捨和擔心,大膽地目送他起航。
如果孩子踟躕迷茫,不妨鼓勵他大膽踏出第一步,享受開拓人生邊界的精彩。
有朝一日,你們將感謝這段獨自乘風破浪的歲月,穿越迷霧,終得成長。
正如豐子愷所言:
“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世界”。
喜歡今天的文章,請點“在看”。
如果我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就把我們設為“星標”吧!
這樣就不會錯過每天推送啦!筆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