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雍正去世,乾隆正準備登基時,為何張廷玉突然說還有一道密旨

由 機東林 釋出於 經典

雍正十三年農曆8月23日夜,勤勉的雍正皇帝來不及交待後事,便暴亡於圓明園。

由於雍正皇帝去世得非常突然,不論是皇后、皇子還是朝臣們都毫無準備。

好在雍正皇帝早在繼位之初,便開創了“秘密建儲制”。也就是把從皇子中挑選出來的儲君的名字寫在傳位密詔中,並置於金匣裡,放在乾清宮的“正大光明”匾後。在先皇帝駕崩後,只需要從那裡取出密詔,宣讀繼位即可。

所以早在雍正元年8月17日,雍正便將儲君的名字寫在傳位密詔上,並放在了“正大光明”匾的後面了。

不過,就在大家取出“正大光明”匾後的傳位密詔,正準備宣讀時。大學士張廷玉卻堅持說,還有一份傳位密旨應該趕緊找出來,並說:“大行皇帝因傳位大事親書密旨,曾示我二人,外此無有知者。此旨收藏宮中,應急請出以正大統。”

可以,雍正皇帝身邊的太監想來想去,卻對張廷玉描述的密旨毫無印象。

最後,還是經張廷玉反覆描述後,才好不容易將那道密旨找了出來。

(張廷玉劇照)

那麼,張廷玉為何一定要太監找出另外一道密旨呢?,這道密旨中又有著什麼樣的秘密呢?

這道密旨是在雍正八年6月寫的。

據《雍正朝起居注》中記載,這年6月,雍正皇帝得了一場十分兇險的大病,眼看著就有駕崩的危險。

在病榻之上,雍正皇帝也考慮到自己的病情可能會奪走性命,所以他寫下了一份密旨,其中不光有繼承人乾隆的名字,還在密旨中提到了四個人,他們分別是: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大學士張廷玉和鄂爾泰。

當時,雍正在寫下密旨後,還召見了這4個人,向他們交待了密旨的內容。

此外,雍正皇帝還特別交待乾隆繼位後,在治理國政上要以寬仁為主,對於他前期的一些嚴苛政策和制度,一定要酌情增減,

誰知道,後事都安排妥當的雍正皇帝在經過精心調養後,病情日漸好轉,不久竟痊癒了。

既然又能幹革命工作了,雍正皇帝也就不再提起了。

說起來,雍正皇帝可以說是清王朝12位皇帝中最勤勉的皇帝了。

(雍正皇帝劇照)

康熙皇帝雖在歷史上有千古一帝的稱號,但康熙皇帝晚年吏治腐敗,貪汙成風。

此外,康熙皇帝的六次南巡及晚年的“九子奪嫡”,不僅把國庫清空,還讓朝廷動盪難安。

所以,雍正皇帝繼位後,以雷霆手段,在整頓吏治、清查虧空、賦稅改革、土地整改及加強集權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成績,也為乾隆時期的盛世時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雍正皇帝也有他的缺點,那就是刻薄寡恩。像有擁立之功的隆科多和年羹堯等,都在他繼位不久後,遭到了打壓。

但雍正皇帝對張廷玉卻信賴有加,並且非常器重。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張廷玉的確很有真才實幹,在工作上一直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另一方面張廷玉是個清官,一直有廉潔的清名。

此外,張廷玉是個非常合格的秘書,雍正皇帝只要表達了意思,他能馬上草擬出諭旨。雍正過目後,往往不需修改便可下發。

不光會寫材料,張廷玉還很能為雍正皇帝分憂。在雍正皇帝“聖躬違和”的那年,雍正皇帝命張廷玉代理軍政事務。所以每天張廷玉不僅要處理繁雜的公務,還要一一向臥在病床上的雍正皇帝彙報。此外,他還要頻繁地和御醫商討雍正皇帝的病情及藥方等。

所以,雍正皇帝在痊癒後,出於對張廷玉表現的滿意,同時也是籠絡張廷玉,曾將那道密旨給張廷玉看過。

這也是為何,在雍正皇帝駕崩後,張廷玉堅持說要找出密旨的原因。

(乾隆皇帝劇照)

那麼,張廷玉為何一定要找出密旨呢?

原來,和雍正元年的那份傳位密詔相比,雍正八年的那道密旨,不論是在繼承人的交待上,還是人事安排上都更加詳盡。

這其中,就分別提到了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大學士張廷玉和鄂爾泰。

雍正皇帝在密旨中寫道:“大學士張廷玉器量純全,抒誠供職,其纂修聖祖仁皇帝實錄,宣力獨多。每年遵旨繕寫上諭,悉能詳達朕意,訓示臣民,其功甚巨。大學士鄂爾泰志秉忠貞,才優經濟,安民察吏,綏靖邊疆,洵為不世出之名臣。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終不渝。將來二臣著配享太廟,以昭恩禮。”

這也就能解釋張廷玉為何非要心急火燎要太監找出這份密旨的原因了。

因為雍正皇帝的這番話有兩層意思,一是張廷玉等四人是雍正皇帝留給乾隆的輔政大臣;二是特別肯定了張廷玉和鄂爾泰的忠心不渝,明確地下令,將來讓他們倆配享太廟。

對於張廷玉來說,雍正皇帝的這份密旨,不僅能讓他生前繼續位居高位,死後也能“曠代殊榮”。所以張廷玉掘地三尺,也要把這道密旨找出來,然後在宣佈乾隆繼位的同時,關於他的那一部分也會一併詔告天下。如此一來,不管是輔佐乾隆皇帝,還是死後配享受太廟,都成了鐵板釘釘的事情。

不過,張廷玉深知年輕的乾隆皇帝是乾綱獨斷的人,所以他表示“不敢當輔政之名,請照前例稱總理事務”。自然,張廷玉能有這個覺悟,乾隆皇帝還是很高興的,所以就“蒙恩俞允”。

只是張廷玉萬萬沒想到,雍正明令“配享太廟”的待遇,居然會成為日後乾隆皇帝對他反覆打壓的一個契機,當然,那是後話了。

(參考史料:《清史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