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愛買買買運用好“燈塔思維”,輕鬆養成孩子正確消費觀!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寶媽也會遭遇這樣情景,帶著孩子出門玩耍的時候,孩子很容易會被路邊的好吃的好玩的吸引視線,一旦家長不願意給孩子購買,他們就會開始哭鬧。
但是說到底,家長們也不能事事都順著孩子來,畢竟這樣會縱容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
可是直接拒絕孩子,也顯得太過殘忍,或許會讓孩子感覺父母對他太過冷淡。
拒絕和不拒絕都很兩難,想要平衡兩者之間的關係,實際上我們可以運用一下"燈塔思維"。
日本電影《佐賀的超級阿嬤》中講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泰斗昭廣外婆家境貧窮。
但是她還需要養育七個孩子,日子過得捉襟見肘,泰斗昭廣外婆從來不會避諱在孩子面前談論貧窮,但是她卻從來不會在孩子面前哭訴貧窮。
在泰斗昭廣外婆的教育下,七個孩子都成長過得非常優秀,等他們回想起曾經的過往的時候,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外婆給他們帶來的教育。
雖然他們生活貧困,但是內心卻有著一盞永不泯滅的燈,而這盞燈照亮了他們前進的路。
教養孩子的時候,從來都不是應該注重自己擁有多少,而是應該要知道自己可以給與孩子多少。
善用"燈盞思維"才能夠培養出更加優秀的孩子,讓孩子有健全的人格和思維。那麼,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健全的思維呢?
不少家長在拒絕孩子的請求的時候,通常會美化一下自己拒絕的理由,亦或是和孩子哭訴自己的不易。
家長們的出發點是好的,想要告訴孩子生活不易,希望孩子可以明白家長們的苦楚,所以在孩子提出請求的時候。
他們會這樣對孩子說:"你知不知道我工作多辛苦,才轉賺了這麼點錢,你能不能懂事一點",又或者是"我們家房貸車貸都要還不起了,還買玩具?"
和孩子哭窮,自會讓孩子的內心變得更加壓抑,或許在父母的哭窮聲中,孩子會放棄購買玩具的想法,但是同時在孩子的心理也會埋下自卑怯懦的影子。
因此在孩子提出自己的請求的時候,家長們千萬不能過度渲染當下的近況,而是應該實話實說。
如若是覺得孩子浪費,可以和孩子們說家裡已經有這個玩具了不能這麼浪費,如若是真的沒有條件,也應該告訴孩子,家裡經濟情況不是很良好,但是我們可以一起努力,爭取早日將玩具買回家。
當孩子被玩具吸引的時候,當下孩子對玩具的慾望會達到最高值,但是等衝動過去,或許孩子對玩具的喜愛也會退卻,而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提早讓孩子學會取捨。
讓孩子明白哪些是生活需要的,哪些只是他們當下想要的。
比如在逛超市的時候,孩子們哭著鬧著想要吃零食,家長們可以告訴孩子,我們今天來超市的目的是買大米,媽媽只准備了買大米的錢,如果你用買大米的錢去買零食,我們就沒有飯吃了。
時常進行這樣的場景教學,孩子們會在生活中,逐漸有了區分需要和想要的意識,當他們再次遇到這樣的抉擇的時候,也會做出比較正確的選擇,會率先考慮需要的東西而不是想要的東西。
父母用比較的教育方式最大的一點好處就是,可以讓孩子覺得選擇的主動權掌握在他們手中,父母給了他們做選擇的機會,而不是用命令式的語氣,強制他們服從父母的想法。
人的需求都是無窮無盡的,孩子也是一樣,作為父母我們不可能滿足孩子所有的需求,但是我們也不能掐滅孩子對需求的渴望,這是他們前進的動力。
所以父母應該要學會引導孩子,自己朝著內心的需求努力,當孩子想要一樣比較昂貴的禮物的時候,家長們可以給孩子制定一個目標,告訴孩子,只要他們完成這個目標就能得到這樣禮物。
當獲得禮物的那一刻,孩子也會有參與感,需要透過努力才能完成的目標和需求,會讓孩子更有珍惜感,這樣的禮物在孩子內心看來,會更有分量。
比父母隨意答應他們,滿足他們的需求要好的多。因此即便父母有能力滿足孩子想要的一切,也應該要為孩子設定一些需求門檻,讓孩子有自我努力的過程,才會鞭策孩子不斷進步。
當孩子有需求的時候,直接拒絕是最下等的方式,比起家長們和他們說"不行""不可以"的方式,家長們更應該學會如何轉換孩子的需求。
在拒絕孩子的時候不要太過直接了斷,可以告訴孩子這樣東西太過昂貴,如果他想要這麼昂貴的禮物,必須要做出一些努力,媽媽可以將這樣東西,當做獎勵送給她,也可以把這個當成生日禮物送給孩子,將拒絕轉換為期待。
孩子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給予的,在教養孩子的時候,父母用了怎樣的教育方式,孩子就會擁有怎樣的思維人格。
因此在育兒的道路上,父母應該格外慎重,千萬不要圖一時方便,讓孩子揹負貧窮的心理枷鎖。
物質上的貧瘠和生活上的貧瘠並無直接聯絡,生活上的不富足也無法妨礙父母給予孩子一個富足精神世界,重要的是,父母應該如何去做。
在如今教育豐富時代中,往往缺乏不是滋養、灌溉,而更需要的是點燃,與孩子的心與心的溝通將會是現今教育重中之重!
每日一問:各位家長們透過上文的閱讀,對於孩子的教育思路,是否有了更好的認知呢?歡迎下方留言分享吧!
本文由水星育兒說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