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報:自來水檢出致癌物這水還能放心喝嗎?
如果把標題寫成《 23 省 44 城市自來水水質多數超過歐美標準》,估計就沒人看啦。但如果你認真看了這個研究,這個標題似乎也說得通。
假設你是一位認真的讀者並且把《 23 省 44 城自來水檢出疑似致癌物 華東華南最嚴重》(以下簡稱《 23 省》)這篇文章仔細讀完,你會發現文中有這樣三段有著遞進關係的話:
總結一下這個邏輯關係就是:
據悉,國內 44 城經過淨化的出廠水和龍頭水的 NDMA(亞硝基二甲胺) 平均濃度為 11 ng/L 和 12 ng/L.
因為,長三角地區因為人口密集工業發達,所以 NDMA 平均濃度高達 27 ng/L 和 29 ng/L
然而,世衛組織擬定的 NDMA 推薦值為 100 ng/L,而加澳等國制定了國家標準分別是 40 ng/L 和 100 ng/L,個別區域標準更嚴格。
結合文章其他資料,本次調查中僅有極個別樣本超過澳大利亞或者世衛組織的標準,而超過加拿大的標準只佔 7 % 左右。
所以,國內自來水中的 NDMA 值與發達國家有巨大差距,有致癌風險,亟待改善。
《 23 省》文的核心思想是把矛頭指向了國內自來水中的亞硝胺類消毒副產品,並認為以 NDMA(亞硝基二甲胺)為代表的亞硝胺類消毒副產品「超標」會帶來嚴重的致癌問題。
那麼這些看名字都有些繞眼的化學物質究竟是什麼是什麼東西呢?
人類在生產生活中向環境排放了大量的含氮化合物,在各種作用下這些含氮化合物的一部分轉化為有機氮化物。而自來水廠的消毒過程中常常使用含氯消毒劑,在氯的作用下,水中少量汙染物會變成消毒副產物,其中部分有機氮化物可以變成亞硝胺類物質。當然有些地方的水體中本來就含有少量來自工業汙染的亞硝胺類物質。
如果你不想看上面一堆複雜的話,那麼只要記住一句就好了:
自來水的消毒過程中會產生一部分的亞硝胺類物質,是消毒的副產品。
那亞硝胺有高致癌風險嗎?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判定亞硝胺類化合物為 2 A 類致癌物,即「動物致癌證據明確,人類致癌證據不充分」。
目前大多數學者的觀點是,包括亞硝胺在內的自來水消毒副產物不會對健康產生明顯影響。WHO 的飲用水指南也持相同觀點。
雖然我們天天都喝水,但畢竟水中的亞硝胺濃度是比較低的。按照媒體報道的資料推算,就是你一輩子都只喝亞硝胺濃度「很高」的長三角的水,那麼你因為亞硝胺而得消化食道癌的機率也就只有十萬分之幾。
然而比起水中 20 ng/L 左右的亞硝胺的濃度,醃肉或者酸菜的亞硝胺含量可以達到 80000 ng/kg,是自來水中亞硝胺濃度的幾千倍。好啦,我知道你也不會一口氣吃這麼多醃肉醃菜,所以嘛,偶爾少吃點是可以的。
另外,一根混合型香菸的亞硝胺含量可以超過 3000 ng,如果再加上二手菸等因素,菸草導致的亞硝胺暴露量也是驚人的。
所以可以這麼總結一下:
我們的周圍充滿了「致癌因素」,有的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比如菸酒;有的是難以控制的,比如陽光中的紫外線,只能儘可能防護;有的是可以控制,但要考慮能否承擔控制所需的代價的,比如食物中的汙染物。只說「或致癌」,不討論風險大小和降低風險所需代價的,都是空談。
--- 我知道你們還有疑問分割線 ---
對廣大民眾來說,以上的科普是無法消除心中被莫名點燃的恐懼的。
對於致癌物質最好還是「寧可錯殺一萬不可放過一個」,畢竟幾十萬分之一的致癌機率他也是致癌機率啊。有什麼徹底消除自來水中亞硝胺消毒副產品的辦法嗎?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因為氯是最廉價且相對安全的消毒手段,且全世界各國多年來始終找不到可以替代的更好方法,所以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自來水中含有亞硝胺消毒副產品的問題在全世界都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但是,如果你看了那篇新聞就不假思索地認為:
既然必然會產生消毒副產物,那麼不給自來水消毒不就可以了嗎?
那麼我只能說:
--- 最後打個預防針 ---
掐指一算,應該有一大波淨水器能消除自來水中的亞硝胺的促銷廣告正在胡編亂造中。在他們編好以前,先來看看 WHO 的飲用水指南是怎麼說的吧:
消除水中 NDMA 的最佳方式應該是紫外照射,而且前提是水源並沒有被 NDMA 大量汙染。
NDMA 不能透過曝氣、活性炭吸附、反滲透或生物降解的方式去除。而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淨水產品的原理無非是吸附、離子交換(和亞硝胺根本沒關係)、反滲透。
如果你看到一款打著可以消除水中亞硝胺旗號的淨水器廣告時,那一定是忽悠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