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為何不提自己母親的真實名字?

主席為何不提自己母親的真實名字?

▲1919年春,毛澤東同母親文七妹、弟弟毛澤民(左二)、毛澤覃(左一)在長沙合影。

2005年夏天,我兩赴莫斯科,尋找到有關毛澤民的大部分檔案資料,其中有他本人撰寫的報告、彙報材料以及親筆填寫的個人簡歷材料等等。

拂去歷史的塵痕,從毛澤民親筆撰寫的這些材料中,有了令人驚奇、欣喜的新發現!

在代毛澤東填寫的履歷表裡,毛澤民填寫了母親的名字——文素勤。

在俄羅斯國家社會和政治歷史檔案館裡,我找到一份毛澤民代兄長毛澤東填寫的履歷表,長達數頁,洋洋31項。我驚奇地看到母親一欄中寫著一個極為陌生的名字——文素勤。

這是履歷表的第28項,要求填寫父母的姓名、出生時間和地點、有何不動產,何時、何地?革命前後從事何職業?現從事何職業?居住地詳細地址。毛澤民清清楚楚地填寫著:

父親:毛順生。生於1866年(應為1870年)湖南省湘潭縣西二區韶山南岸村。卅歲以前,專為耕種,卅歲後,耕種兼農村販賣商業。按中國蘇維埃階級分析,最後三年是富農。原有祖田十五畝半棟房屋,兩塊柴山,但負債很多,經勤苦努力,於1915年賣叔父七畝,但仍負債,1915-18年商業順利,得以走上富裕的中農,1928年被(國民黨)沒收。1919年去世。

母親:文素勤。生於1863年(應為1867年)的湖南省湘潭縣四都太坪土凹。是中農之家的子女,出嫁後,孃家即變為貧農,本人是極勤勞的鄉村勞動婦女。1919年8月去世。

在以往有關毛澤東的黨史資料和文學作品中,人們只看到“文七妹”這個名字。當年,毛澤東在韶山沖的時間並不長。他童年時代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外婆家度過的。直到8歲時,父母才把他接回韶山入私塾讀書。17歲時,他又離開家鄉外出求學。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說他不知道母親的真實名字,也是不足為怪的。

毛澤民則不同。他自幼生活在父母親身邊,一直在家鄉務農,照料父母,直到25歲時才走出韶山沖。特別是母親生病的那幾年,他陪母親到長沙去看醫生,經常為母親求方抓藥。相對於大哥毛澤東而言,他對這個家庭和父母的情況,更有時間、更有機會了解清楚。自然,他也最有可能得知母親的真實名字。

文七妹,一位勤勞、善良、品德高尚的女性。1867年,她出生於湖南湘鄉縣唐家坨(現名棠佳閣)的一個富裕農家,18歲的時候,她嫁到了僅一山之隔的韶山沖,成為農民毛貽昌的妻子,也成了這個家庭中最忙碌、最辛苦的人。1893年始,她相繼生下了毛澤東、毛澤民、毛澤覃……

文七妹沒念過書,但佛教思想對她的影響極深,忍耐、慈悲、佈施、平等,這些思想在她的身上有鮮活的反映。文七妹心地善良,對貧苦人富有同情心,經常瞞著丈夫接濟貧苦鄉親。饑荒年,窮人乞討,她更是多加布施。而丈夫是不贊成施捨的,家裡為了這種事情經常發生爭吵。毛澤東回憶往事的時候,曾風趣地說:“我家分成兩黨。一黨是我父親,是執政黨。反對黨由我、母親、弟弟組成,有時連僱工也包括在內。”毛澤東有個堂叔生活非常困難,父親毛貽昌想買下他的水田,這遭到了文七妹的堅決反對,她常帶著毛澤東偷偷地去接濟這位窮本家。母親的美德對毛澤東影響極深,耳濡目染,無聲無息地滲入他幼小的心靈,使毛澤東從小就對弱者極具同情心,並與母親一樣經常幫助別人。

毛澤東六七歲時開始到私塾讀書。一天,他向母親提出要帶著午飯到學校裡去吃。文七妹以為兒子是為了利用往返時間多讀點書,於是便同意了兒子的要求。可是在這以後的連續幾天內,文七妹發現兒子帶的午餐一次比一次量多,但是晚上放學回家後卻依舊顯得很飢餓。她擔心兒子是不是得了什麼怪病,便細細盤問。當她得知兒子帶飯是為了和窮苦的同學黑皮伢子一起吃的時候,文七妹不但沒有責備他,反而感到非常欣慰。

為了求學,為了實現人生理想,毛澤東早早地便離開了母親,只是在1919年春,毛澤東把患病的母親接到長沙醫院治病,母子才得以短聚。其間,毛澤東和毛澤民、毛澤覃攙扶著老母到照相館合影留念。這竟是他們最後的一次團聚,也是世上僅有的一張他們與母親的合影。

回到老家的文氏病情一天重似一天。1919年10月5日,這位操勞一生、勤儉一世的賢良女人,躺在病榻上,眼中充滿了思兒的淚水,在一聲聲“石三伢子”的呼喚聲中告別了人世。

毛澤東接到二弟毛澤民從韶山寄來的母親病危的特急家信後,便帶著在長沙讀書的小弟弟毛澤覃,連夜趕路,直奔韶山。然而,天不遂人願,當他們趕到家時,母親卻已經入棺兩天了。母親才52歲,不想一場小病竟奪走了她的生命。守在母親的靈前,對母親的思念最終化為一篇摧人淚下的《祭母文》:“吾母高風,首推博愛。遠近親疏,一皆覆載。”“病時攬手,酸心結腸。但呼兒輩,各務為良。”“養育深恩,春暉朝靄。報之何時,精禽大海。”“嗚呼吾母,母終未死。軀殼雖隳,靈則萬古。有生一日,皆報恩時。有生一日,皆伴親時……”

後來,毛澤東在給好友鄒蘊真寫的一封信中曾經這樣評價自己的母親:“世上共有三種人:損人利已的,利己不損人的,損己利人的。我的母親該屬最後一種人。”

從毛澤東寫的《祭母文》和信件中可以看出毛澤東對母親的眷戀和愛戴。正是文七妹那種忠厚賢慧、善良慷慨、勤勞簡樸的高尚品德深深地影響了毛澤東的思想和性格,“給了他一副眷愛天下窮苦人的心腸”,母親成了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引路人。中國解放後,毛澤東多次寄錢給生活困難的父老鄉親和師友,邀請他們到北京敘舊,設宴款待,贈送禮物。而他自己則吃穿都很普通,生活相當儉樸。母親的高尚情操讓毛澤東受益終生。

——《人民文摘》2007年第四期


作者:耘山 周燕
編輯:蔣楚婷
責任編輯:張裕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230 字。

轉載請註明: 主席為何不提自己母親的真實名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