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6年一般被稱為無夏之年(在歐洲則稱為乞丐年),並不是說沒有夏天。而是因為1816年印度尼西亞的坦博拉火山大爆發對北半球的氣候產生了極其重大影響,使得北半球很多地方原本炎熱的夏季,下起了冰雪。可以說坦博拉火山的大爆發改變了19世紀初的人類歷史。
為何一次火山噴發有如此巨大的影響呢?
坦博拉火山位於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從人類記事以來它都是處於休眠狀態。1815年4月5日當人們還沉浸在睡夢中的時候,它開始噴發了,它噴發的規模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
整個火山噴出來的熔岩,留到40公里以外。濃煙遍佈一百多萬平方公里,數十億的粉塵飄向空中。它的噴發不僅導致了超強地震,還引發了致命的海嘯。坦博拉火山原本的海拔為4100米,經歷了這次噴發後海拔僅剩2851米,火山的高度硬生生被削去大約三分之一。
而它的影響不僅僅是如此!“蝴蝶效應”大家都知道的吧?大致意思是一隻小小的蝴蝶扇動翅膀造成的氣流,在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下,就有可能會引發一場大的風暴。
是的,坦博拉火山的噴發不僅僅只是影響到印尼當地。最為致命的是這次火山噴發出的數量巨大的氣體穿透高空,進入到了平流層。進而融入到全球氣流系統中,擾亂了整個地球的正常溫度和降水模式。這次火山噴發導致當時全球平均氣溫下降了1.5攝氏度。這點溫度看起來有點微不足道,但由此引發的一些極端天氣,比如低溫、洪水、乾旱、暴風雨等,給地球上的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1816年,火山噴發後的一年。遠在美洲的美國出現了7月飛雪的異常天氣,伴隨而來的極端低溫造成糧食銳減,餓死了一大片人,最終導致了美國的西進運動。而在歐洲,英國從6月開始連續下了三個月的冰雹,德國也遭遇了全國性的饑荒,人們衣食無著落,社會秩序不安定,由此拉開了歐洲長期的動盪和變革。而在整個北半球,因天氣的影響出現了世界範圍內的糧食欠收、牲畜死亡,出現了19世紀最嚴重的饑荒。這也是1816年被稱為了“無夏之年”的由來。
1816年,一個沒有夏天的年份,也是人類離世界末日最近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