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班8名同學報考醫學專業
武漢市第十一中學高三(1)班8名同學報考醫學專業,圖為學霸們和班主任李坤(右三)校園散步。
記者黃琪 攝
近日,不少大一新生踏上了大學報到的旅途。在武漢市第十一中學,今年的畢業班高三(1)班的35位同學中,有8位都報考學醫並被順利錄取,最近兩天紛紛到各自學校報到。
1. 多位同學父母都是一線醫生
在這8位同學中,有5位同學的父母是醫生,並且疫情防控期間奮戰在一線。在家中備考的學子耳濡目染,對“醫者仁心”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於是在高考放榜後選擇報考醫學。
女生樊意林以664分的高分被華中科技大學臨床醫學(本碩博貫通培養)專業錄取。她的母親是武漢同濟醫院婦產科的一名醫生,疫情防控期間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為產婦接生。“母親告訴我,一次手術中,她的護目鏡一個鏡片起霧了,同事也有一個鏡片起霧了,兩個人用兩隻眼做完了手術。”這件事讓樊意林印象深刻。
女生張可欣被華中科技大學預防醫學專業錄取。她的父親是武漢市一家醫院的醫生,在工作中感染了新冠肺炎。為了不傳染家人,父親單獨住一間房間。大年初五,父親被收治入院,張可欣才鬆了一口氣。後來,越來越多的援漢醫療隊趕來,像張可欣父親這樣的病人得到更好的救治。“我當時心裡很感激,更加堅定將來要做一名醫生。”張可欣說。
2. 疫情防控期間轉變志向決定學醫
該班男生邢李沛沛,以688分的好成績被清華大學協和醫學院臨床醫學(本碩博連讀)專業錄取。他的父親是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感染科的一名醫生,疫情防控期間在該院發熱門診工作,他的母親也是該院病理科的一線醫生。
以前,雖然父親一直希望他“傳承衣缽”,但他一心想當一名物理教師。經過“武漢戰疫”,他眼見父母奮戰在戰疫最前線,即使心裡害怕仍然不曾退縮。邢李沛沛第一次感受到,“原來醫生是這樣一個職業,當所有人都想躲的時候,他們挺身而出”。
今年高考,邢李沛沛超常發揮,摘取礄口區理科第一名桂冠,清華大學第一時間伸出橄欖枝。他在專業上有很多選擇,但毫不猶豫地報考了醫學。
3. “學醫會很苦,但我有心理準備”
高三(一)班班主任李坤老師說:“今年報考醫學的學生超過全班人數五分之一,這一比例大大高於往年,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可以說是時代在召喚。”
近年來,有醫學生調侃,選擇學醫這條路“投入產出比”低,想要成為大醫院的一名臨床醫生,一般要經過八年以上的學習,並且年輕醫生的收入並不高。
“母親跟我說過,選擇醫生這條路會很苦,工作忙壓力大,但如果真的熱愛這一行,仍會樂此不疲,我有心理準備。”男生喻凌峰報考的是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她的母親是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婦產科的一名醫生。在母親的影響下,他很早就樹立了當醫生的理想。“以前只知道當醫生辛苦,這次還知道當醫生要冒生命危險,這個職業在我心裡更神聖了。”經過疫情,更堅定了喻凌峰學醫的信念。
記者黃琪
來源:武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