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總是缺乏自控力,成績也是時好時壞,如何才能幫助孩子靜下心來學習?

由 完顏翠琴 釋出於 經典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靜心培養”這一話題,我在4月23日發表的文章《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中已寫到(以自己的實際工作經歷來談的)。今天我又重新整理一番再來回答這個問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定能生慧,靜納百川"。現在的很多學生學習時不能靜下心來,從而導致學習內容落實不到位,還易養成不良的習慣,影響學生的未來。因此,靜下心來學習就顯得非常重要。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想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生活環境,讓他們從中學會傾聽,學會思考,學會吸納,學會友好相處,學會生成一種良好的秩序,讓孩子們一生受益。我們都知道:靜心就能靜氣,這種美好的品質對學生獲得知識、擁有智慧來說,都是是非常重要的。

在實際的工作中,我著重從三方面來培養學生的靜心習慣:①、靜心閱讀;②、靜心做題;③、靜心思考。

靜心閱讀:重點培養學生們能讀進去,能和作者同呼吸共命運。本學期年級統一訂購了《城南舊事》,《水滸傳》這兩本書,在學部規定的閱讀時間裡讀這兩本書都要求孩子讀好書、靜靜地去讀,邊讀邊在書上做讀書筆記。因為一做筆記孩子們就不會走神,這樣孩子們就能讀進去了。

在做閱讀題時,要求孩子們至少讀兩遍短文。目的有二①第一次讀文後,一定要知道這篇文章寫了什麼,告訴了我們什麼,以此進行文章整體、中心的把握。新課標指出,小學高段中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是孩子們應慢慢具備的一種能力,這也是要訓練孩子們學習能力。②再帶著問題讀第二次文章,邊讀邊思考問題。這樣讀有些問題一讀就明白了,因為有些題的答案就在文中,孩子們帶著問題去讀就能讀進去。對於要感悟的具體句段要多讀。這是兩種閱讀策略。這樣做下來,越來越多的學生就會知道怎樣做閱讀題了。雖然孩子們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較難做到,但常要求引導,適時強化,堅持不懈,一定會有成效。

靜心做題:重點培養孩子們審題,答題和檢查的習慣。在做題時,引導孩子們不著急,一個字一個字地去讀題,看清有幾道題,問題是什麼,一題中有幾個問;寫題時一定要想好了再下筆,要寫清楚,把語句寫通順,問答題要寫出幾個答題點,可看分值答題,不能在幾行答題線上只寫幾個詞或一個短句。寫完了還有時間一定要逐題檢查。這樣強化下來,孩子們就會很少丟題,不會有不審題、亂寫的現象了。

靜心思考:學而不思則罔。首先不思考,不發言。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要有一個思考的過程,想好了,再舉手發言,絕不允許沒想好就張口來說 ;其次不思考,不動筆。想好了再寫,不能沒想就寫。生活中,引導孩子靜下心來解決問題,不要衝動,要冷靜、理智。

這些靜心品質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經過長期訓練、強化,才能讓孩子們養成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