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學習的競爭壓力,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在這一年,家長要選好學區房,找對好的小學,為孩子投資至少9年的教育輔導。可是進了好的小學,真的就能高枕無憂了嗎?還有小升初這道門檻,初中雖然依然可以上對口的中學,但是對於大部分成績好的學生,他們的家長還是希望搏一搏。比如透過小升初考試,去上本市最好的中學。可是家長付出了,孩子也非常拼,卻在小升初的時候,沒考上重點中學,家長會疑惑: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每一年小升初、中考、高考,我們都在看,學霸家長的成長教育經驗分享,那些喜笑顏開的家長說:我沒有怎麼輔導,也沒有成功的經驗,就是孩子很自律,他都是自己學的。很多家長會覺得這樣的說辭,顯得太虛偽。但是真實的學習歷程就是這樣的,優秀的小學生,不光是在成績的表現上,他們各個方面都非常優異,透過小升初考上重點中學靠的不光是自己的實力,還有家長的努力。
大家一定都聽多了那些逆襲的經驗分享,小學成績不好,最後一年奮起追上實現逆襲,讓不少家長都覺得孩子還是有希望拼一拼。但實際上,我們更應該聽到的,學習到的是一些失敗的教育輔導經驗,家長努力了,孩子拼搏了,沒有考上重點中學,這其中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這3個失敗的經驗,大家一定要吸取。
1、失敗經驗一:目標沒有要提前定好
想考重點中學的家長,基本上都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孩子的學習成績本身不差,也有比較好的對口中學。那麼有了更多的學習選擇,家長就會有一種反正試試看,考上了更好。抱著這種心態去考重點中學,基本上都是靠運氣。想要去考重點中學,一定是要提前定好這個目標。而不是到了五年級,看到孩子成績還不錯,家長才來做小升初的打算,我們需要在一年級就應該和孩子樹立好這個學習目標。
小學的學習基本上都是以基礎為主,家長需要更關注的是孩子的學習習慣。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不是靠1-2年的時間就能培養好的。家長必須先建立這個培養的意識,才能有目標和方向地來輔導孩子。而且每一年小升初的政策都不一樣,家長更需要提前去了解,為孩子的學習之路做好鋪墊。沒有考重點中學的家長,在進行反思後,其實都會懊悔,本身孩子學習實力還是很不錯的,就是因為準備晚了,這裡的準備晚了,其實就是因為目標設定得晚。
2、失敗經驗二:學習是很辛苦的,家長沒有找對方法
不管是否考重點中學,我們的家長都必須明確一件事:學習的過程是很辛苦的,家長要找對方法。也就是家長的努力是需要孩子和老師的一起配合,家長安排好了一切,但是孩子沒有配合,可能老師教得也不好,多種因素,造成孩子並不具備考重點中學的實力,卻被家長強行要求去考重點中學。很多家長在孩子小升初失利後,都會懊惱,還是尖子生太多,自己家孩子就適合對口的中學。離家近,再給孩子輔導一下,爭取中考考出好成績。
其實很多家長對學習的過程都是不清晰的,沒有吃苦的準備。尤其是沒有找對學習的方法,想要成績有進步,方法一定是要用對。家長們在五六年級才開始重視學習方法的使用,就有些晚了。為了考上重點中學的教學目標,在一年級開始,就需要重視學習方法的建立,到了五六年級是最佳化學習方法,也就是在五年級以前,你就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五六年級開始小升初備考,就要最佳化你的學習方案,進入一個備考狀態,才能考上理想的中學。
3、失敗經驗三:靠刷題升入重點中學還不夠
小學階段家長抓得緊,靠刷題考上重點中學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還不夠,這一類學生到了尖子生眾多的學校,首先遭遇的就是學習自信的打擊,他們會發現,曾經學習成績優異的自己,顯得非常普通,而且不管自己如何苦下功夫,就是沒有更優秀的同學會做題。其次,因為刷題刷的是技巧和解題思路,讓自己的大腦形成了定式思維,來不及去發散思維去思考,這個解題的方向到底是什麼。
最後,明明學習實力相當,但就是因為學生的特質沒有培養好,導致中考失敗的情況其實有很多。家長必須明確一點:我們對孩子的學習培養是一貫的過程,每個階段是有其特質的,並不是我按照一個方法,去對孩子進行模式化的培優就能達到考學目標,明確孩子的學習實力,瞭解自己的輔導能力,才能在考試中“百戰百勝”。關於小升初沒考上重點中學,你有什麼失敗的教育經驗分享給大家嗎?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