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 城市戰爭作者:孫不熟
如何判斷一所大學的含金量?網上有很多排行榜可以參考,但我一直認為,最實際的還是錄取分數線排行榜,這是考生用腳投票選出來的“大學報考難易度排名”,相當於市場選擇的結果,比任何大學排名都更具說服力。
近日,華東師範大學鄺春偉副教授領銜的Gloscan(環球掃描)團隊正式推出了2020版的中國大學錄取分數排行榜,這也是Gloscan團隊連續9年推出大學錄取分數排行榜。這份榜單為反映高校近十年生源質量提供了重要參考。
該榜單完全基於各大高校在過去10年(2008-2017)間,在各省本科第一批錄取的文理科分數及人數的指標資料,透過統計分析後轉換編輯完成的。
由於採集2018年資料的工作量極大,該榜單目前未完全獲取 2018年的資料,因此本排行榜未使用2018年的資料。但根據過去7次釋出的排行榜資料來看,這種情況影響很小。基於十年資料的分析結果相對是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
話不多說,先來看看過去10年中國最難考的20所高校排名:
資料與表格來自“青塔”
再來看看21到50名的情況:
資料與表格來自“青塔”
看了這個排名,能發現什麼問題?
01.
資料顯示,中國最難考的大學前10名分別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從區域上看,北京和長三角各佔5所,其中北京五所,上海2所,杭州、南京、合肥各1所,長三角這五所高校一般被稱為華東五校(簡稱“華五”)。
值得一說的是,位於合肥的中科大,是中西部地區唯一一個位列TOP10的高校。而廣深所在的珠三角城市群, 至今沒有一所大學入列TOP10。
第11名到第20名的學校分別是上海財經大學、同濟大學、南開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山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從前20名的學校來看,北京佔了9所,上海佔了5所,南京、杭州、廣州、天津、西安各佔一所。
對比往年資料,廣州的中山大學為首次進入前20名,同時也是廣東唯一一個進入前20名的大學。
西安交大位居西部地區榜首,科教重鎮武漢暫無高校上榜,C9聯盟中,唯有哈工大沒有進入Top20。
總體來說,報考難度受到大學聲譽和城市地位兩個因素的共同影響。
02.
有些大學僅看學術排名,算不上很拔尖,比如上海財經大學,並非985高校,但報考難度儼然和C9聯盟有得一拼,輕鬆超過哈工大、西安交大、中山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老牌985高校。
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上海這座城市的賦能。有人說,如果想去陸家嘴的金融公司工作,上海財經大學的牌子比絕大部分985高校更管用。
另外幾所熱門的財經類大學和外國語大學,也非常難考,比如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這幾所大學在學術上的排名,不如武大、華科、中大這類老牌名校,但報考難度,居然超過了它們。
和財經類、外國語、理工類大學相比,師範、石油、地礦類大學就顯得冷清多了,即使學術排名高,但報考難度並不高。
03.
當然,也有一些很好的大學,報考難度低,就要歸因於城市因素,比如貴為C9聯盟的哈工大、西安交大,排名都沒有進入前10。
其中,西安交大相比去年的排名,也下降了2名。哈工大甚至排到了第30名,相比去年的榜單也下降了2名。
另外,位列985陣營的蘭州大學,也只排到第87名,相比去年上升了9名。
整體來看,被城市因素拖累的大學,主要是西北地區和東北地區,但中部地區的大學還好,比如武漢、長沙、成都、重慶的好大學,在爭奪生源方面,還是可以的。
至於廣州、深圳這兩個一線城市,對當地大學的賦能效應並不明顯,中山大學、深圳大學的報考難度,在同級別高校中一直都不算高。例如,廣州的經濟實力雖然強於天津和南京,但中山大學的報考難度就比同級別的南京大學、南開大學要低。
總體來說,一所大學是不是受考生追捧,主要受三個因素的綜合影響,一是大學本身的學術聲譽,二是大學所在城市的地位,三是專業的熱門度。
一所大學,如果本身的實力足夠強,再加上學校自己重視人才引進,受城市因素的影響不會太大,比如中科大和廈門大學,所在的城市能級都不高,但並不影響它們的辦學質量。
04.
如果統計“中國最難考的前100名大學”,又能發現什麼呢?
北京佔了24所,上海佔了12所,江蘇佔了11所,廣東佔了8所,湖北佔了5所,四川佔了4所,浙江和陝西各佔3所,
從這個資料來看,廣東上榜高校能夠超過湖北、陝西和浙江等教育大省,殊為不易。
對比往年資料來看,廣東不少高校這幾年的報考難度在增加。例如,中山大學今年首次晉級TOP20,相比去年上升了5位。華南理工大學位居第33,相比去年的排名上升了9位。暨南大學位居第43,相比去年上升了19名。
另外,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南方醫科大學的報考難度均有大幅上升,但深圳大學的報考難度有所下降。
05.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排名均只能反映一所大學的受追捧程度,或者說報考難易度,或者說在就業市場的認可度,並不能真實反映高校綜合實力的強弱。
如果你讀大學的目標是從事學術研究,那麼本文的榜單僅供參考,應該多看看那些嚴肅的學術類榜單,比如教育部發布的學科評估結果、雙一流大學排名等等。
以下是更多大學的報考難度排名:
資料與表格來自“青塔”
【來源:中國質量萬里行】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