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爭到底讓中國損失了多少人口?
五胡亂華是漢族的一場災難,在中國歷史中也是一個極為混亂的時期,在這一百多年時間裡,漢族人民慘遭屠殺。五胡字面意思是五個少數民族,以匈奴,羯,鮮卑,羌,氐五個民族代表的眾多遊牧民族,其中也不乏一些生存環境惡劣的遊牧民族。在自然災害和一些歷史原因的推動下,對中原發動了迅猛的攻勢,而這時統治中原的晉朝剛發生過八王之亂,國力迅速衰弱,統治搖搖欲墜,以五胡為首的遊牧民族便大舉進攻中原地區,五胡亂華的黑暗時期由此就開始了。他們先後在中原地區建立了多個非漢族政權,漢族從黃河流域進入長江和珠江流域後,多次嘗試收復中原地區,漢民族文明遭到了極大的破壞。
“五胡亂華”也就是“永嘉之亂”,後世都統稱為五胡亂華。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就其數量來說並不只有五個,實際上,當初趁虛而入的少數民族一共有10多個,只是這5個在當時對中原的威脅更大,就以中原王朝在當時的處境來看,西晉發生了八王之亂就是這場事件的導火索,給了胡人向中原發起進攻的機會,但這僅是一部分原因,在歷史的年輪轉動到西晉末年時,由於北方日漸寒冷的天氣使得居住在長城以北的遊牧民族不得不盡快南下,這也為他們日後的入侵中原奠定了基礎。
其次,之前中原王朝從未卸下對北方遊牧的防備之心,不論是提出和親還是選擇修長城,再到遷徙地的選擇,和提出相應的管制政策,使得胡人的野心在這段時間裡不斷增加,北方遊牧在近百年裡都從未發動過戰爭,一直在默默的等待著合適的時機,實力也是突飛猛進,雖然西晉王朝每況愈下,但他們知道自己同西晉王朝在戰鬥實力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也不敢輕易發起進攻,等到八王之亂時,北方遊牧知道他們一直在等待的機會終於來了,但也正是八王之亂直接預兆了不久後晉王朝的亡國。
一種只可能出現在遠古食人部落中的事件——人吃人,也曾發生在中華大地上。晉惠帝時期,胡人借八王之亂,國力凋敝之機大舉進攻中原地區,並在中原地區建立了一個個非漢族政權。恰逢中原北方地區瘟疫盛行導致民生凋敝,再加上自然災害,因此中原北部地區的糧食產量也大大減少。由於種種原因,胡人大軍沒有攜帶軍糧的習慣,於是便搶奪臨時駐軍所在地的食物,若是臨時停留的區域沒有足夠的食物,就把當時俘虜來的漢人納入了軍糧中,於是就發生了大規模的食人事件, “兩腳羊”這一說法也是這時候產生的,而且就像日軍進村那樣搶殺掠奪,壞事幹盡。《晉陽秋》也告訴今天的人們,羯族的惡劣事件之一,數十萬漢族百姓在屠殺中死去,這足以顯示這些胡人之惡,也已經說明五代十六國時代漢人艱難的生存環境。
中國是世界上的第一人口大國,據統計,我國現在的人口總數約為14億,這也是讓中國實現快速發展的一大因素,研究中國歷史就可以發現,我國的人口數量並不是一直都處於這麼高的位置, 是清朝的腐敗統治結束後人口才開始進行增長, 在西漢的王朝結束以後,全國的人口並未呈增長趨勢,而是慢慢的在下降,國家興盛則人口增多,國家衰敗則人口減少,反反覆覆。因為中國長達幾千年的封閉的經濟發展體系和不斷戰亂髮生王朝換代,致使人口始終無法達到穩定增長的地步。自西漢末年開始直至明末清初這段時間,我國的人口的增長趨勢始終處於一種動盪的狀態,人口總數一直控制在6000萬—8000萬之間,但是在西晉動盪的那一個朝代裡,由於五胡亂華的這一侵華事件,導致當時的人口呈現急劇下滑的趨勢。
漢朝是漢族的起源。在漢朝建立之前,比較普遍的說法是,漢族人是黃帝和炎帝的後裔,這就是為什麼直到現在我們還被稱為炎黃子孫。後來漢朝湮滅,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漢人數因為五胡亂華的原因大大減少,據記載,北方總人口在這段時期減少了1500萬以上,1500萬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這段時期,漢人遭受的災難可想而知,五胡亂華發生之後,使當時的漢人口總數達到了一個最低峰值,明面上大概只剩下400萬,漢族人口的大幅度減少,使得中國不僅在政治和軍事上蒙受了損失,甚至還給哲學、文學、史學、藝術等諸多方面,都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在這個時期,古代中原文明差點完全消失。
據史料顯示,西晉末期以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少數民族主導的北方遊牧民族大肆屠殺漢人。這也是當時中原人口數量驟降的最主要原因,五胡亂華時期有詳細登記的漢族人僅剩400萬。那麼此前的中原總人口為多少呢?實際上,在歷朝歷代中中原人口數量一直都有較大起伏,人口數量長期受瘟疫疾病、地震天災、饑荒戰亂等限制,不增反降。以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為例,人口整體上都呈減少趨勢,在東漢的末代君主漢獻帝統治時期,這個國家的總人口少到只有1500萬,大概有300萬個家庭。
誠然,在西漢逐漸進入衰亡之前的一段時間裡,人口數量也呈上升趨勢,在漢元帝掌權下的西漢,全國有1200萬餘戶人家,人口總數為五千九百多萬餘,其中在秦末楚漢戰爭時期產生的“黑戶”還沒有算在內。在進入五胡亂華時期之前,全國人口也有377萬戶,總人數大概為2380萬。這足以顯示中原地區的發展受到了五胡亂華事件的極大限制和阻礙。可以知道五胡亂華是中原人口減少的最大禍首。
社會不安定的話人口統計就會存在很大的誤差。晉代的時候有大量的奴隸,這些奴隸為豪門貴族服務,他們沒有自由,沒有人權,統治階級的眼中他們就是牲口,因此他們是否是合法公民根本沒有人在意,在這樣的情況下,晉代有很多人都沒有準確的身份,因而人口的統計是十分困難的事情,人口統計根本就不精確。再加上北方遊牧民族進攻中原,在大亂鬥中,死去的人口更是無數,但是在封建社會里,統治階層是不會在意某個人的生死的,胡人就更不會我去在意人口的多少,雖然統計上說的是漢族人口從1000萬減少到400萬,但是這並不是準確的數字,而且這個數字是不能得到的。
在歷經了五胡亂華的洗禮以後,雖然也曾湧現出了很多文才武略樣樣精通的君主帝王,但他們也難以改變北方的形勢。要說到真正影響了中華大地北方局勢的,還是要數前秦與前燕。曾經的前燕聯合另外兩國將北方的後趙取而代之,直到後來前燕又消滅了另兩國,自己稱王稱霸。至此華北地區分別被前秦與前燕各自佔據。可惜好景不長,常言道,天下之事,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曾經的和諧局面存在沒有多久,便被打破,公元370年,前秦吞併了前燕,華北地區的所有政權都僅由前秦控制,五胡十六國存在時,這一難得的繁華盛世。百姓終於才暫時免於了戰亂的侵襲,但世事無常,北方被再次分裂。
中華大地在進入五胡亂華這一黑暗時期後,在漢族與遊牧民族之間、各少數民族之間連連發生戰爭,使得中原大地遍地都是戰死的屍首,人民深受其害。伴隨著北方遊牧民族的侵略,滄桑不已的中原大地的發展進入了停滯階段甚至發生了倒退。這些遊牧民族走到哪裡就被毀滅和破壞帶到哪裡,中原經濟在這種情況下難以發展,不少蘊含了優秀的漢族文明精華的文物遺產也被胡人大肆破壞。但辯證的來看待事物發展,以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為首的北方遊牧民族大肆進攻中原地區,漢族人為了避難,大舉進入長江和珠江流域,使得南方經濟飛速發展,使得漢族和南方的百越、三苗族裔聯絡更加緊密。除此之外,在五胡十六國時代,胡人文明和中原文明其實也在互相影響,這兩種文化的交融,使得隋唐出現了繁榮的盛世景象。
五胡亂華給漢族人民帶來的更多是傷害和很多的負面影響,連綿不斷的戰亂,致使民生經濟遭受嚴重的破壞,成為了中華文明歷史上的一次大倒退,但中國的佛教文化卻成為了一個例外,在這一時期快速發展起來,逐漸從一個小教迅速發展成為了後來的三教之一,這也向人們展示出了當時人們內心對於和平安寧生活的追求和夙願,但卻只能寄託於佛祖,如今中國擁有著五十六個民族,民族團結已經被我們實現,但各民族之間卻能非常友好的相處,就是一家人,這是因為有了如今這樣一個民族相互團結的局面,中國才能在這麼些年來,在經濟政治文化軍事和科技等方面有了迅速的發展,綜合國力顯著提升,說明了各族人民團結一心的重要性,在這樣一個狀態下的中國,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