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朋友與我探討育兒經,她一臉苦相的告訴我:
“我覺得我家孩子有拖延症,不管幹什麼事情,總是磨磨唧唧,就算我一再地要求他立刻去做,他也會說‘一會兒就去’。
我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不能去打他罵他吧!
他才上小學做事情就這麼拖拖拉拉,那以後能有什麼出息吶!”
我問她:“孩子是不管任何事情都會拖沓嗎?看電視玩遊戲這種事情也會嗎?”
朋友立馬回答:“那玩遊戲當然立馬就去玩了啊,哪個孩子不喜歡玩遊戲。”
果然,
所以關鍵不在於孩子有什麼問題,而是家長提的要求不是孩子喜歡的
。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和這位朋友相似的經歷。
讓孩子去掃掃地啊、收拾玩具啊、寫作業啊,孩子就是不去,總說‘等一會、一會就去’。
但是如果說讓孩子出去玩、打遊戲、看電視,那孩子可能就會立刻起身了。
其實這樣的拖延,並不是什麼病症,而是以一種社會可接受的方式去表達“我並不想做這件事情”。
很多孩子並不會以直接的方式去反抗父母的命令。
比如,媽媽讓孩子去掃地,孩子並不會立刻就說“我不去”或者“我不願意去”、“我不喜歡掃地”等類似的話語。
因為這樣的表達是不被社會所允許的,會被認為這個孩子不懂事、不聽話,會被批評、被指責。
所以孩子們就會換一種方式去表達,不去行動,或者用“等一會兒再去”這樣的方式不斷地拖延時間。
這是一種被動表達自己的方式。
其實這個問題不難理解,想想在我們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也有很多拖延的時候?
比如,老闆讓你在休息日趕一個方案出來,明明只有兩天時間,卻還是一直拖到最後半天才開始做。
因為我們的內心不想做這件事情,但是我們必須去做,不然可能就被扣工資了。
也就是說,
當我們意識到某件別人要求的事情,我們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的時候,就會開始拖延。
這其實也是一種逃避困難的方式,因為我們在內心深處會認為,如果等待足夠長的時間,這件不喜歡的事情可能就會消失。
拖延,如果任其發展的話,就會成為一種持續的習慣。
比如說,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對孩子提出要求,孩子會拖延。
如果這個時候,媽媽就不讓孩子去做這件事情,或者媽媽等不及自己去做了,那就很容易讓孩子養成拖延的習慣。
因為這樣的逃避方式起到作用了,這件不喜歡的事情消失了。
所以家長們對孩子拖延的問題
要怎麼應對呢
01
對於孩子生活中需要自己去做
的常規事件
例如,準時起床,洗澡,吃飯,做作業。在和孩子討論之後,你可以列一張日常行為的清單,標出段和應該做的事情,並嚴格遵循這個清單。
非常重要的前提是,這個清單是和孩子一起制定的,裡面的內容是孩子同意的。
這樣的話就不會讓孩子覺得這件事情是別人的要求自己去做。
02
讓孩子體驗到拖延帶來的後果
比如,沒有按時起床,上學就會遲到,可能會罰站;
作業沒有按時完成,可能會受到老師批評;
沒有按時吃飯,就會餓肚子等等。
如果孩子忘記及時做一件事情,或者拖延了,然後又對所造成的後果感到生氣。
家長只需要傾聽,並理解他的感受,但不要替他解決問題。
很多孩子只有在自己體驗到後果時,才能夠從中學習到應該怎樣去做。
03
如果一件事情家長明顯感到孩子是不願意做才拖延,那家長可以問一問孩子原因是什麼
是不是對孩子來說這件事比較困難,那家長可以幫助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
04
轉換自己的表達方式
很多時候家長們都是以發號施令的方式去要求孩子做什麼事情,對於這樣的語言,我們天生就會有一種牴觸,所以不願意去做。
家長們可以試著換一下語言表達的方式,把一些命令式的語言,以表達期望的方式去說。
比如,我希望寶寶能夠在媽媽累了的時候媽倒一杯水;我希望寶寶能夠在休息時幫助媽媽一起打掃房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