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孩子行為,思想的初步形成環境,孩子如同一張白紙,取決於家長的教育,家中的經濟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學習社交等方面。
網友是一名幼兒園的老師,班級中有這麼一名孩子,經常穿著名牌衣服和鞋子前來上課。同時家長打扮的是優雅,在和其他小朋友的日常聊天當中。
孩子經常講著自己遠在國外的親戚,帶來了各種各樣,好玩好吃的東西,引來了其他孩子的羨慕目光。但是這名幼兒園老師明白,孩子其實家境普通,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富有。
原因是,雖然孩子雖然穿著名牌前來上學,但是孩子午睡時候,脫下的外套,內在的衣服,卻是普通且質量差,存在有脫線和破損的現象。
後來在一次瞭解中才得知,原來孩子的舅舅遠在國外發展,發展不錯,經常給孩子帶來衣服,因為國外的名牌比較便宜,希望能夠給孩子打扮得光鮮亮麗,但是孩子的家庭其實一般,只是普通的工薪階層。
我的一個英語老師就說過人才並不一定是富人家的孩子這樣類似的話,有的富人家的孩子仗著自己家有錢就不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選擇不同,結果也就不同,沒人可以選擇自己出生在哪,自己生活的家庭好不好,但唯一可以改變的就是透過自己努力去主宰自己的命運。”
那麼孩子的家庭情況好壞,可以從這麼特徵瞭解,
第一點, 可以從孩子的衣服著裝上檢視
如果學生家庭經濟情況比較差,那麼著裝的衣服和比較單一和老舊,因為父母沒有能夠擁有足夠的經濟能力,經常給孩子購置新衣服。受到經濟方面原因的影響,因為家長需要忙於工作,賺取金錢,沒有時間幫助孩子打理外貌,因此孩子在外面會表現比較邋遢。
第二點, 透過行為可以得知
常言道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在家庭經濟情況不好的情況下,窮人家的孩子需要從小幫忙料理家務,那麼孩子的心理成熟程度會高於其他同齡孩子,承受度比較高。
所以在平常和同學的交往過程中,發現孩子的思想,比較成熟,做事沉穩,那麼有可能家境不是特別的好。一個人的談吐,和見識經歷息息相關,雖然孩子年齡差不多,但是可以從談吐中透露得知孩子所經歷的事情,如果孩子能夠經常透露一些新鮮的見解和事情,那麼說明孩子的家境會比較好。
第三點, 透過孩子的花錢表現可以得知
孩子如果家境較好,那麼在花錢上會顯得大方,不會斤斤計較,懂得花錢有規劃。那麼如果家境較差的孩子嚴格,孩子經常被家長教育,賺錢不容易,家境不好要省著點花,家境好的孩子會花錢在自己的精神投資上,而家境比較不好的孩子更注重將錢花在吃穿上。
第四點, 在孩子的社交方面得到體現。
窮人家的孩子在思想上的不同,也會給孩子帶來自卑的心理,他們會想極力的隱藏自己的家庭情況,不願意被他人察覺,因此有時候會說大話,或是減少社交活動等。
家境好的孩子往往更有想法,個性更加積極和主動,得到家長更好的教育,擁有不同的技能,會更加願意表現自己,這樣的人是策劃者或是領導者。家境一般的孩子特別少。因為沒有錢報很多特長班,因此表現不怎麼突出。
所以,無論家境好,還是不好,都需要保護孩子的夢想,讓孩子能夠獲得對生活的信心,讓孩子明白價值和金錢毫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