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南斯拉夫比蘇聯還發達,為什麼也消亡了

由 哈愛朵 釋出於 經典

俄羅斯世界盃對球迷來說,最大的收穫可能是克羅埃西亞,他們的拼勁兒和頑強,迅速圈粉了我這種中立球迷。儘管最終克羅埃西亞沒有奪得世界盃冠軍,但他們贏得了人們的尊重,這是一支偉大的球隊,這是一個偉大的國度。
克羅埃西亞作為南斯拉夫的成員國,能有今天在足球上的業績,其實不奇怪。前南的足球本來就搞的很不錯,不僅足球不錯,其他體育專案也都槓槓的。
南斯拉夫地處於歐洲火藥桶,巴爾幹半島,這裡是歐亞大陸的交匯處,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民族的複雜性和不同的宗教信仰,是造成這裡自古以來戰爭、動盪的基本因素。

1914年,奧匈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在巴爾幹半島的薩拉熱窩遇刺身亡,這成為一戰導火索。最終一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同盟國這邊損失最大的要數奧匈帝國,直接就崩潰了,國家不復存在。
協約國這邊,法國是最不願意看到一個強大的德國在他旁邊,造成威脅。在法國的強烈運作下,戰勝國們決定在巴爾幹南部的斯拉夫地區,組成一個強大的國家,想以此牽制住德國。

於是,1918年“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王國”應運而生了,史稱第一南斯拉夫,他是後來真正南斯拉夫的一個雛形,面積有25萬平方公里,是當時巴爾幹半島上最大的一個國家。
這完全是按照法國人的意願,將不同民族硬生生攢在一起的,組成一個所謂的強大的斯拉夫國家。從這個王國冗長而拗口的名字上,就讓人隱約感覺到一種不安,心中充滿了疑問——幾個並不友好的不同的民族,他們能過到一起嗎?
1929年的時候,可能他們也覺得這個名字太過冗長拗口,就改名為“南斯拉夫王國”。
1941年納粹德國劍指南斯拉夫王國,僅僅十天,南斯拉夫王國政府就在投降書上簽字。可能連希特勒也沒想到他們投降那麼快。
但有一個人對這種投降行為堅決說不,他就是約瑟普.布羅茲.鐵托!

鐵托是克羅埃西亞人,年輕時在奧匈帝國軍隊服役。一戰中與沙俄軍隊打仗,結果被俘虜到了俄國。後來,隨著十月革命的成功,作為俘虜的鐵托受到了共產主義思想的洗禮,他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目標。
1920年,鐵托帶著俄國妻子回到克羅埃西亞,不久之後即加入了南共。南斯拉夫王國當局宣佈南共為非法組織,鐵托也被捕入獄。

1925年鐵托被放出來,之後的幾年卻成了監獄常客,經常被當局抓起來關一下,因為鐵托此時已成為了南共的骨幹。一般坐過牢放出來,都會受到尊敬,也會更加得到組織的信賴。
到1937年時,鐵托就開始成為南共的核心領導人之一了,1940年當選為南共zongshuji。
南斯拉夫王國10天就向希特勒投降,鐵托堅決不答應。他領導著南斯拉夫人民,與納粹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
他們挺過來了,二戰勝利了。
在鐵托的領導下建立了“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又改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史稱“第二南斯拉夫”,我們平常所指的南斯拉夫就是這個“第二南斯拉夫”。

這樣一個經歷了血與火磨礪的國家,貌似看起來更強了,但其國情卻變得更加複雜:一個國家說著三種官方語言,有五個主體民族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馬其頓、黑山。有四種不同宗教,東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猶太教。
這大概就為後來南斯拉夫的分裂埋下了伏筆。
當然,南斯拉夫這個國家在鐵托的領導下,還是有一段巔峰期的。從60年代開始,南斯拉夫的經濟飛速發展,很快成為社會主義陣營中最發達的國家,遠超蘇聯。

他們人人享有免費教育和醫療,也有比較可觀的退休金。南斯拉夫老百姓人均住房面積達18平方米,平均每8人中就有一輛汽車。國家擁有寬闊的高速公路,一棟棟小別墅拔地而起……城市裡到處都是百貨商店,商品琳琅滿目,十分豐富。當時我們中國同志去了南斯拉夫,都無不感到羨慕,將南斯拉夫看成我的發展榜樣。
在經濟發達的背後,依然無法掩蓋南斯拉夫存在問題。不同的民族成分,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導致這個國家的向心力一直都不強,僅僅是一種行政上的統一。塞爾維亞人不認為克羅埃西亞人跟他們親密而友好,克羅埃西亞人也會認為黑山人跟他們親密而友好。

鐵托在這方面也有所失誤,他下放了太多的權力到各個共和國,中央政府幾乎只剩下外交和國防的權力,長期以來各共和國、各民族擁有較高獨立自主權,各自為政。
鐵托在世時,憑藉他在南斯拉夫各民族間的威望尚能統一著國家,當他去世之後國家就散了,人心也散了。這就像老祖母去世之後,兒孫們來往就不會那麼多了,都各有各的家,那一個大家庭就不復存在。

鐵托此人不懂經濟,總想對各個共和國一碗水端平。比如這個共和國要建一個鋼鐵廠,那麼其他幾個共和國也要建一個鋼鐵廠,全然不顧這個地方是否適合建鋼鐵廠,有沒有經濟效益。看似是一種公平的行為,其實陷入了無休止的內耗中,典型的為了建廠而建廠,一種政治行為的建廠。這樣做的結果不僅沒有使各共和國感覺公平,反倒無處不在充滿這攀比,稍有不公平就怨聲載道。
1980鐵托去世,南斯拉夫的諸多問題便開始浮出了水面。首先經濟就不斷惡化,一發而不可收拾,這時又受到西方“民主化”浪潮的衝擊,南斯拉夫終於被推倒了懸崖邊。全國冒出了1000多個政黨,南共和中央政府被架空。
到1991年,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馬其頓、波黑四大共和國,受國際大環境的影響,宣佈獨立。南斯拉夫的六大共和國就獨立出去了四個,要玩不下去了。剩下的塞爾維亞和黑山在1992年宣佈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就是我們所說的南聯盟,史稱“第三南斯拉夫”。
但分裂並沒有停止下來。南聯盟的一個地區科索沃,其主體民族是阿爾巴尼亞人,佔到90?上,他們要求獨立出去,南聯盟當然不會允許。然後科索沃的獨立武裝就和南聯盟軍隊開始作戰,北約便以此為藉口進行武裝干涉。

2003年,南聯盟改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分裂卻還在繼續下去,2006年黑山又宣佈獨立。當初的南斯拉夫共和國中只剩下了塞爾維亞。只剩一個國家,已不可能再繼承任何與南斯拉夫有關的東西了。
2008年,科索沃正式從塞爾維亞獨立出去,目前已得到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承認。
我們不知道這種分裂還會不會持續下去,巴爾幹半島紛繁複雜的政治問題到今天依然存在,民族矛盾也沒有和解的跡象。

今天我們回過頭去看, 南斯拉夫為什麼會存在,有三個重要原因,一是因為有鐵托,二是因為有南共,三是有統一的軍隊。鐵托去世,第一個多米諾骨牌倒下了,南共逐漸被架空,軍隊也就各為逐漸的民族了。
應該說,南斯拉夫的消亡史,值得我們很多多民族國家仔細研究琢磨,以防止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