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寶媽可能都聽過一個故事,美國的一個媽媽把幼兒園給告了。原因是孩子去幼兒園上學後,認識字母“o”了。美國媽媽說,這是剝奪了孩子的想象力。
本來這個圈圈在孩子眼裡有無限可能,有可能是雞蛋,有可能是披薩,還有可能是太陽或是汽球。那現在孩子上學後,這個圈圈只能是字母o了。
最後這位媽媽勝出,法院判幼兒園賠錢。
媽媽肯定都被這故事給嚇倒了,是呀,不能讓孩子過早認字了。
那我們看看歷史上名人,他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識字的呢?
德國教育家卡爾·威特,4歲就能閱讀,
文壇巨匠歌德,也4歲就能識字讀書,
怪才梁啟超,4歲精讀四書了。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 ,3歲就開始識字讀詩文,
氣象家竺可楨,2歲就識字
.....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些學習特別好的孩子,也是早早就會會認字了。
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大放異彩的武亦姝,她父母在她上幼兒園的時候,就為她制定了“家教方針”,每天放學回家後,會讓她開始認字,看書。
以713分獲得山東省理科狀元的張聖一,他 幼兒園階段就認識了小學階段的所有漢字,具備獨立看書的能力 。
我們會發現,這些學霸們,其實他們早早就開始識字學文了。
著名的早教教育家瑪利婭蒙特梭利,她就鼓勵要早一點讓孩子學會識字,這樣孩子可能透過自己閱讀,去發現更多豐富的世界。
其實在美國,他們的孩子在幼兒也是開始分級閱讀了。
美國從克林頓時期就開展了“閱讀挑戰”的教育活動,全民大開方便之門幫助兒童學會閱讀。包括請志願者做圖書館閱讀引導人,開闢專門的幼兒閱讀專區,舉辦各種活動鼓勵孩子閱讀。
美國許多公立圖書館有“Story time on laps”即專為18個月以上幼兒舉行的講故事活動。
在中國,其實家裡有上小學的家長就很清楚,閱讀真的太重要了。到了二年級後,孩子閱讀量的要求是大增,我在網上看到一個調查,上面講通常來講一二年級的孩子閱讀量需達到100萬字。這個如果孩子沒有很好的識字量,一般是很難做到的。
在家長群裡,有的家長會說自己家的孩子不喜歡閱讀。這裡面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可能孩子的識字量不夠,家長又沒有時間陪同閱讀,孩子自然對看書閱讀不感興趣了。
魯迅說過:要採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孩子閱讀多了,看得多了,讀得多了,才可能學好。
閱讀的基礎就是識字。早早的給孩子打下基礎,這樣孩子上小學後,閱讀才不會吃力。